定情信物(1):浪漫唯美 矢志不渝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8月06日訊】曹魏時期,曹操的祕書繁欽寫了一首樂府詩——《定情詩》。因其風格獨特,傳世至今,成為一段傳奇。

這首詩有一個特色,詩中描述了漢朝各種各樣的定情信物。其種類繁多,引人注目。通過詩中的敘述,讓千年以後的人們,得以一覽漢朝女子的定情信物,現在我們來看看詩中出現的定情物吧!

何以致拳拳?綰臂雙金環

我用什麼表達對你的眷戀,就用纏繞在我手臂上的金環吧。

「綰臂雙金環」是指臂釧,又稱纏臂金,用金條、銀帶盤繞成螺旋的圓環,套在手臂上,這是中國古代女子常用的臂飾。

以臂釧做定情信物,表達對心儀之人的情意,纏繞不盡,環環相連。

何以道殷勤?約指一雙銀

我用什麼表達對你的殷勤之意呢?就用我手指上的一雙銀戒,表達我的殷切之情吧。

約指,就是戒指的意思。民間的說法中,戒指有警戒、節制的含義,夫妻要永保同心,忠貞不變。

根據明朝《三才圖會》介紹,戒指最初作為禮物賜給有功的大臣。漢朝延光四年十月二十七日,宦官孫程與王康等十八人擁立濟陰王稱帝,即漢順帝。因他們擁立有功,順帝賜予他們金釧指環,作為獎勵。

在少數民族胡人的風俗中,娶妻之前,要向女方饋贈金質的同心指環,以此作為婚姻的憑證。這一習俗傳到中原後,漢人將戒指作為飾物,形成佩戴的風氣,也作為定情信物,表達愛慕之意。(《太平御覽》;《晉書》卷97《大宛國傳》)

何以致區區?耳中雙明珠

我用什麼表達心中的真情呢?就用戴在耳上的一對明珠吧。

《三國志》中,諸葛恪說:「穿耳貫珠,蓋古尚也。」佩戴耳飾,從上古時代就已經開始。《山海經》記載,天上的女神就佩戴耳環。

耳飾有多種,分為耳釘、耳璫、耳環、耳墜等,樣式很多。清朝李笠翁在《閒情偶記‧生容》中,將小巧簡潔的耳飾稱為「丁香」;將繁華富麗的耳飾稱為「絡索」。

對於古代女子,哪怕再小的首飾,一簪一珥都可以相伴一生。以耳飾作為定情信物,表達不離不棄、一生相隨,情深意濃,可穿透肌膚。所以耳環信物,往往透著矢志不渝的堅決之情。

何以致叩叩?香囊繫肘後

我用什麼表達心中的誠摯呢?就用繫在我肘後的香囊吧。

香囊,古時又稱荷包、香纓、香袋等等,造型多樣,可繁可簡。古時,以香囊盛放香料,可以驅除穢氣邪氣,也有養生功效。人們常以香囊作為隨身之物。

香囊可以作為禮物相互贈送。如果女子佩帶香囊,表示心意有所歸屬。如果妻子親手縫製香囊送給丈夫,表示夫妻恩愛、永不分離。

《晉書‧賈午傳》記載,青年才俊韓壽是權臣賈充的一位幕僚。一天,他到賈充家做客,和賈充的小女兒賈午一見鍾情,二人彼此愛慕。賈午和韓壽約會時,送給他一個香囊,裡面裝著名貴的西域香料,是皇帝司馬炎賜給賈充的。

韓壽上朝時,賈充無意中聞到他身上散發的香味,很像自家的西域香料。當初西域向皇帝司馬炎進貢奇香,司馬炎覺得香料很名貴,只賞賜給權臣賈充和大司馬陳騫。別的大臣根本不可能有這種奇香。

賈充心中猜到幾分,可能是女兒賈午有了愛慕之人,私自將香料饋贈他人。最終,如他所料,賈充得知實情後,將女兒嫁給韓壽為妻。(《晉書卷四十 列傳第十》)(本系列未完,待續)

──轉自《大紀元》有刪節

(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