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川普與普京的「雙普會」落幕後,美國泛左派媒體對川普發起新一輪的猛烈輿論攻擊,甚至試圖將川普扣上「叛國」大帽。但最新民調顯示,川普的民意支持度反而上升到45%。
媒體的輿論攻擊,對川普似乎無效,川普彷彿是穿了防彈衣的「防彈總統」。
[接上文:川普民調不降反升 媒體砲轟為何失效(上)]
五、直接與民眾溝通 真誠坦率不官腔
川普能言善道,卻又真誠直率,說話沒有傳統政治人物「模稜兩可」、「瞻前顧後」、「實問虛答」的官腔官調習氣,幾乎都是有話直說、直白明瞭。
並且,川普非常喜歡直接與民眾溝通對話,不論是每天透過社交網站推特發言,還是前往全國各地舉行演講活動,川普樂於直接面對選民,向民眾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解釋自己的政策,傾聽民眾的聲音,還可以避免新聞媒體的過濾審查。
這些與眾不同的平民化作風,不僅讓民眾清楚看到川普與其他老派政客的不同,看見川普與普通人一樣有血有肉,也因而更願意信任川普,因為他是一位「有話直說」、「與民溝通」的總統。
I use Social Media not because I like to, but because it is the only way to fight a VERY dishonest and unfair “press,” now often referred to as Fake News Media. Phony and non-existent “sources” are being used more often than ever. Many stories & reports a pure fiction!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2017年12月30日
六、反對政治正確 找回言論自由
政治正確,是美國社會當前最無聲、卻最具破壞力的「左派消音器」。
根據美國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調查,高達71%的美國民眾認為,政治正確已經讓美國各項需要商討的話題「消音無聲」;58%的民眾因為考慮到政治正確,而不敢表達自己的內心觀點。
「我認為政治正確是這個國家面臨的大問題,我被很多人指責過這一點,但坦白說我沒有時間去搞政治正確,……這個國家也同樣沒有時間搞這些。」
川普曾經直白地針對「政治正確」這個問題表達自己的看法,他相當不喜歡左派人士創造各式各樣的政治正確語言,表面上說是用來維護少數群體的權益,但實際上卻是藉此放大不同群體間的差異、挑動矛盾衝突,同時進一步壓迫、限縮其他群體的言論自由。
儘管在泛左派媒體當道的今天,川普的「政治不正確」經常引來媒體窮追猛打,但川普絲毫不為所動,堅持依循傳統的言論自由去說該說的話,不被左派意識形態影響或制約。
川普親身力行,反對政治正確,也鼓舞了許多長期遭到政治正確「壓抑」的美國人,讓他們找回更多的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
七、恢復傳統 主流社會認同
「本質上,我是個保守派。」川普曾說,「我是代表著傳統的保守價值。」
出身上層社會的川普,從小接受著傳統家庭教育的薰陶,深信父母親教給他的「辛勤工作」、「自食其力」、「重視家庭」、「對神崇信」等美國傳統價值。
但這些傳統價值,卻自60年代的「反文化運動」興起以及左派勢力滲透社會後,漸漸被遺忘拋棄,社會的失序亂象也蔓延叢生。
因此,川普就任後,努力提倡傳統價值,揚棄變異的左派社會主義或進步主義價值觀,試圖恢復傳統社會,以此復興社會規範與道德倫理。
而蓋洛普(Gallup)公司去年10月民調也發現,45%的美國民眾認同政府應該推廣傳統價值。顯然,川普恢復傳統的施政理念,獲得相當程度的民眾支持與認可。
八、改革政府體制 整頓華府「政治沼澤」
「抽乾沼澤(Drain the Swamp)!」是川普的主要競選口號之一,意味著他如果當選,將要改革華府政治圈「光說不練」的陳腐習氣,修正「遠離民意」的菁英政治,整頓「辦事拖沓」的政府官僚體制。
川普,說到做到。
川普上任第一年,取消或推遲了超過1500項政府管制規定,並簽署行政命令,大幅提昇政府行政效能,並鬆綁開除聯邦政府員工的規定,逐步提升政府機器的運作效率。
In 1960, there were approximately 20,000 pages in the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 Today there are over 185,000 pages, as seen in the Roosevelt Room.
Today, we CUT THE RED TAPE! It is time to SET FREE OUR DREAMS and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pic.twitter.com/teAVNzjvcx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2017年12月14日
同時,川普也在全國各地的競選活動中,遴選與他志同道合、支持傳統理念、願意為民眾紮實做事的政治人物,川普不但在推特上為他們助選拉票,還親自前往選區為這些候選人站台,幫助他們獲得黨內提名資格或者勝選。
川普雖然並非政治出身,但卻相當懂得運用自己的高人氣,向選民推薦真正有助於國家發展的實幹人才,並藉此汰換掉那些盤踞權位、阻礙改革、抑或心不在民的老派政客,達成一步步清理「華府沼澤」的目標。
例如,本週共和黨在喬治亞州進行州長候選人的黨內初選,原本各界完全不看好州務卿肯普(Brian Kemp),但就在川普於推特上表態支持肯普後,選情出現大逆轉,肯普最終以69.5%的得票率,大勝對手,將代表共和黨角逐州長寶座。
儘管川普偶爾遇上權謀政客聯手左派媒體進行反擊、攻訐,但對川普幾乎都不起作用。相反,這些批評或反對川普的政客,不少人相繼落選,或者自知無法勝選而宣布不再連任,退出政壇,也進一步淨化了華府政治圈。
Someone incorrectly stated that the phrase “DRAIN THE SWAMP" was no longer being used by me. Actually, we will always be trying to DTS.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2016年12月22日
九、媒體老調重彈,民眾厭煩
自川普上任起,左派媒體便鋪天蓋地刊登所謂「通俄門」報導,試圖通過巨量而密集的新聞報導,建構出不利於川普的公眾形象,藉此配合國會內部的左派議員發起總統彈劾案,逼迫川普下台。
然而,「通俄門」調查一年多,卻始終查無實證。儘管左派媒體幾乎每天高喊「俄羅斯」、「通俄門」,但美國民眾已經看得乏味,甚至引起民眾對媒體產生質疑。
畢竟,在當今資訊科技高度發達的社會裡,任何人若真有跨國勾結、通敵、利益輸送等不法勾當,並不難被司法單位或情報機構查獲證據。何況,整個調查已經開展一年多,依然找不到任何「冒煙的槍」(smoking gun,英文裡意指「強有力的證據」)。
左派媒體也知道民眾對「通俄門」話題已經失去耐心,甚至心生質疑,因此媒體開始轉向挖掘其他與川普可能相關的八卦消息或瑣碎消息,或者從曾為川普工作的人下手,挖掘其負面消息,企圖藉此轉移焦點,轉移民眾對媒體的不滿及不耐。
但長期下來,許多人也觀察到,左派媒體似乎只能在「俄羅斯」與一、兩個八卦消息或者一、兩位前川普雇員上打轉而已。
是故,美國民眾逐漸看膩了這場「媒體馬戲團」戲碼,也逐漸明白到,媒體對川普的「通俄門」、「黑卷宗」等報導,很可能不是真的。而民眾對左派媒體的信任度,也一點一滴的流逝,漸漸的不再被媒體輕易帶動。
左派媒體與政客激進 反助川普
總結來說,至少有以上九大因素,讓川普深受民眾力挺,讓民眾對媒體感到疲乏,也使得左派媒體對川普發動的多次輿論戰幾乎無功而返。川普,彷彿是穿了防彈衣的總統。
甚至,媒體的瘋狂圍攻,反而幫助川普。
許多黨派立場不鮮明的「中間選民」,看到左派媒體與政客的不理性言論和激進攻擊後,反而心生反感,認為其背後必有某種政治動機與立場,因此轉而同情川普。
此外,左派媒體越猛烈攻擊川普,往往促使共和黨選民更加團結地支持川普。
泛左派媒體不捨晝夜地對一位愛國愛民、恢復傳統的國家元首進行凶猛攻擊、宛若惡虎,也讓更多過去在傳統美國社會成長的主流菁英、上層菁英感到反感,從而更願意支持川普——而這些上層菁英,不但任何民調都無法調查到他們,並且,他們對美國社會的影響力,也往往廣大得難以測量。
左派媒體、學者脫離主流民意
猛烈圍攻一年半,媒體始終打不動川普,反而助長川普支持度節節高昇。這個現象也讓多位左派媒體人士、學者相繼進行反思。
但,遺憾的是,他們的反思討論,多數聚焦在左派慣用的政治手段與操作戰略上,流於微觀的權力鬥爭,而非真正將立場、高度拉回到民主政治的「民有、民治、民享」、「以民為本」的宏觀本位。
因此,他們百思不解,為何川普打不倒?為何左派政客與華府權謀政客,其言行舉措都已經經過精心設計、算計與包裝,卻依然得不到選民認同,甚至只要川普一句表態,就會被打得潰不成軍?
其實,左派媒體、政客與學者已經和社會上的主流民意脫軌,漸行漸遠而不覺。他們汲汲營營於政治權鬥,忘卻了傳統為何物,不知傳統價值的重要性,也無心傾聽、了解民眾所思、所苦、所欲、所盼,自然也就無法得知支持川普的民意為何如此強大。
年底的中期選舉即將登場,儘管目前民調顯示共和黨支持度略微落後,但在過去幾個月內,已經步步追上,甚至或有機會後來居上。
「他(川普)的支持度每上升一個百分點,就代表眾議院(共和黨)在中期選舉失去的席位會更少一些。」美國知名政論雜誌《國家評論》(National Reivew)總編輯勞利(Rich Lowry)分析,川普獲得越多的民意支持,將同步讓共和黨的年底選情獲得更多支持。
川普,這位「防彈總統」,不僅讓左派媒體的一切攻擊失效,他還將媒體的攻擊化為助力,幫助自己推升民意信任度,也幫助美國人民推升未來的幸福高度。
──轉自《大紀元》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