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大學擴招改變底層孩子命運的迷思

Facebook

【新唐人2018年07月03日訊】中國自1999年開啟大學擴招以來,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大幅上升。不過,日前有文章指出,大學擴招看似給底層學生提供了向上流動的機會,但事實上,「知識改變命運」的理想,遠在天邊。

大陸網絡平台「土逗公社」日前一篇題為「考上了大學,離改變命運還有多遠?」的文章指出,2016年有近200萬中國高校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不過,對農村家長和考生來說,他們仍然相信,上大學能換來一個美好的未來,而把這個「希望」送到農村考生面前的,是教育市場化背景下的大學擴招政策。

中共國務院於1999年6月宣佈了高校擴招政策,並鼓勵「社會力量辦學」,各類民辦專科、三本大學應運而生,中國高等教育以驚人的速度進入大眾化階段。大學擴招被寄予了增加教育機會、促進社會流動的厚望,然而,大學看似近在咫尺,流動的可能性卻遠在天邊。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鄭也夫指出,擴招之前,考上本科就是優勝,擴招之後要考進一本,乃至考進「211」行列,才和擴招之前等值。另一方面,較多的人上了大學意味著實質的競爭被推遲到下一輪,大學學歷的含金量已經不足,要競爭研究生學歷了。

原首都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李元華:「大搞擴招,堆積下來,到現在都百分之幾十,多一半的人都在上大學了。它在發展高等教育的時候,並不是從整個社會的角度去想,沒有一個宏觀的把控。」

長安大學畢業生張先生:「本來大學生就不好找工作,現在還擴招,這就更造成了大學生就業的壓力,而且,上大學都是一種很大的負擔,農村裡的孩子上大學,對他們家庭是非常大的負擔。」

文章說,教育市場化帶來的軍備競賽,顯然更有利於家境殷實的中上層學子。學者楊東平的研究顯示,以湖北省為例,2002年到2007年5年間,考取專科的農村生源比例從39%提高到62%。而在重點高校,中產家庭、官員、公務員子女則是城鄉無業、失業人員子女的17倍。

來自北京二中的熊軒昂是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到高分秘訣時坦率表示,他來自中產階級家庭,衣食無憂,而且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資源上享受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者農村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

原首都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李元華:「其實底層的百姓真是沒有出路,你不上,肯定是沒有出路,你上了,有可能有出路,賭的那個有可能萬一萬一萬一呢,但實際上真是一萬裡面可能有一個人。」

文章指出,佔有經濟資源與文化資源的中上層家庭,不斷複製著「龍生龍,鳳生鳳」的故事,而窮孩子們的春天卻遲遲不來。

張先生:「讀書不一定能改變命運,像山裡面那些個孩子,他出來之後,如果說考到了一個一本或者更好的學校,還是可以改變他們原來的生活環境,考上個二本、三本,可以說沒有辦法改變命運,我認識的,考上的是二本學校,處於給人打工的狀態,上學出來之後給人家打工,一個月幾千塊錢。」

李元華:「你要想考好大學,你就要上好中學,好中學不在農村,它在縣城裡面,就縣城裡的好中學,他其實已經是上不起了。但因為擴招嘛,普通中學能考上也是一個三流的大學,那些學校畢業更沒有出路。它那個學費並不低,上完以後錢也花了。尤其是貧困地區、欠發達地區,那些家庭的孩子基本是一點希望都沒有。」

文章最後指出,大學擴招打著平等的幌子緩和各階層間的社會衝突,但並未改變不平等的現實;看起來在彌合不平等,事實上卻以這種方式將不平等合理化了。

採訪/陳漢 編輯/陳潔 後製/鐘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