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龍單騎救主 忠義不輸關羽張飛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4月17日訊】《三國演義》中劉備、關羽、張飛的桃園三結義令人動容,不過,劉備的另一員猛將,趙子龍單騎救主的忠肝義膽,也頗為蕩氣迴腸。

當時,劉備主臣從新野一路潰逃,欲往江陵避難。劉備因不忍舍棄數萬相隨的百姓,軍隊每日僅行十餘里,加之關羽、諸葛亮相繼趕往江夏劉琦處求救,劉備一行人的境況更顯危急。

一日行進間,忽遇飆風大作,塵土遮天蔽日。劉備的謀士為之占卜,竟是大凶之兆,就應在今夜,只有速速逃離才能化解。劉備安忍放棄追隨千里的百姓,果斷拒之。

時值秋末冬初,本就寒意透骨,大禍臨頭時,連風聲都好似鬼哭神嚎般淒厲。劉軍就近駐紮於當陽縣景山之上,四更時分便遇曹軍追襲,勢不可擋。劉備引兩千精兵死戰,幸得張飛殺開一條血路,往東脫身而走,卻與家小、百姓與一眾將士失散。

劉備淒惶苦楚之際,有人說:「趙子龍反投曹操去了也!」劉備當即斥責:「子龍是我故交,安肯反乎?」又說:「子龍從我於患難,心如鐵石,非富貴所能動搖也。」

這邊,曹軍來襲,趙雲奮戰至天明,與眾人失散。他本負責護衛主公家小,自覺失職,決心拚死尋出主母與幼主下落。他在亂軍中四方尋覓,但見人海茫茫,哭聲震天,負傷奔逃者不計其數。忽見一人臥於草中,原來是謀士簡雍墜馬,流落在此。他告訴趙雲,二夫人抱著阿鬥,混跡於百姓中逃難。



趙子龍
單騎救主的忠肝義膽,頗為蕩氣迴腸。(維基百科)

趙雲見他堂堂男兒都難免在戰亂中受重傷,何況兩位柔弱的夫人和襁褓中的嬰兒?他心一橫,將隨從之馬讓與簡雍,請他向劉備報信。

趙雲又至長阪坡,被護送劉備車仗的軍士喚住。此軍士受箭傷滯留於此,見趙雲風馳電掣而來,如同看到希望。趙雲從他口中得知,甘夫人披髮跣足,與一隊百姓往南逃去。他顧不得答話,立即縱馬向南,馳入一隊百姓中,高聲呼喊甘夫人之名,幸與她相見。

甘夫人見了趙雲立即放聲大哭,趙雲見之亦拜泣告罪:「使主母失散,雲之罪也!」甘夫人又告訴他,她與糜夫人走散,不知她與阿斗逃往何處。

說話間,一隊曹軍閃出,綁縛著糜竺準備解去邀功。趙雲大喝一聲,挺槍縱馬直取主將,一槍刺於馬下,救出糜竺。趙雲請求糜竺護送甘夫人與劉備團聚,自己又引數名隨從,馬不停蹄地尋找幼主。

行進中偏又撞上一路曹軍,為首者手提鐵槍,背懸長劍,正引兵搶奪擄掠。趙雲護民心切,隨即衝入敵陣將其一槍刺死,奪下寶劍,見其鋒利無比,靶上嵌有「青釭」二字,方知是曹操寶劍「青釭劍」也。

退敵後,趙雲環視,只剩下他孤身一人。他亦無半點退心,只策馬在百姓群中兜兜轉轉,逢人便問糜夫人消息。然而亂世之中,人人自保尚且不能,誰還會注意到一個抱著嬰兒的落魄婦人?

或許是精誠所至,終於有人指點他去處,原來糜夫人左腿中槍,無法行走,正躲在一處土牆下。趙雲聞訊,孤身找尋,在一家院牆內,見糜夫人抱著阿鬥,坐在牆下枯井旁啼哭。

糜夫人不顧自己性命安危,一心為阿斗請命,只要趙雲能把他帶到劉備身旁,她便死而無憾。面前是毫無戰鬥力的主母和幼主,前路尚有無數追兵,趙雲心裏只有肩負的使命,他先道:「夫人受難,雲之罪也。」便將坐騎借給糜夫人,自己願步行護駕,為這對母子死戰到底。

巾幗女子,亦有英雄般的深明大義,在生死一線間,她心心唸唸的只有夫君的大業與劉氏的未來。兵荒馬亂的境遇,趙雲的出現是阿斗獲救的唯一希望。她身受重傷,若貪生逃難,只能成為趙雲的拖累。因而,她執意拒絕上馬,催促趙雲立刻抱阿斗離開。幾番推讓,遠處喊殺聲起,曹軍將至。趙雲只得厲聲責問:「夫人不聽吾言,追軍若至,為之奈何?」

糜夫人亦不再爭論,默默放下阿鬥,自己翻身跳入枯井自盡。這個女子,決意用最慘烈的方式,去換劉氏血脈的生命。糜夫人的縱身一躍讓趙雲不再猶豫,他將土牆推倒,掩蓋古井下的屍身。

或許是糜夫人的大義激發了趙雲體內的戰魂,只見他從容而利落地解開勒絲絛,放下護心鏡,將阿斗抱護懷中,便綽槍上馬,迎接一場硬仗。

紅光罩體困龍飛

一路曹軍先至,領兵者持三尖兩刃刀直取趙雲。趙雲三招之內將其刺倒,殺出一條血路。前方、後方又閃出兩路曹軍,趙雲不敢戀戰,只一味奪路衝殺。

趙雲快馬加鞭,未注意腳下,忽然連人帶馬陷入土坑之內。曹軍趁機刺殺,誰料一道紅光從土坑中閃出,趙雲戰馬映著紅光憑空一躍,載趙雲二人跳出坑外。

既有蓋世英雄捨命救護,更有神光臨世遇難呈祥。阿斗雖是孱弱小兒,卻具非凡天命,即使身處絕境,依然能夠置之死地而後生。趙雲得神光加持,更顯神威,總有前後四將、千萬曹軍一擁而上,他卻拔出青釭劍,愈戰愈勇。只見他持劍一起一落,劃過曹軍衣甲,頓時血如泉湧。



趙雲堪為將帥之材,但更多的時候像個縱橫四海的俠客,常常在一人一騎的奔走往來之間,扭轉了乾坤。(大紀元)

曹操於高崗望見趙雲威不可當之勢,派人查問名姓,趙雲在激戰中,回答更是剛健有力:「吾乃常山趙子龍也!」令曹操頓起愛才之心:「真虎將也!吾當生致之。」下令不許放冷箭,務必生擒。

趙雲這場拚殺,先後砍倒兩面大旗,殺曹營名將五十餘人。他彷彿詩仙筆下「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勇毅與決絕,將一身武藝發揮到極致,最終懷抱幼主,順利脫難。這場得來不易的勝利,既是由於趙雲的英勇善戰,同樣得益於阿斗的厚福與曹操的一瞬仁念。

趙雲一路拍馬疾行,至長阪坡時已經人困馬乏,幸得張飛救援,他得意地親手將幼主交予劉備。主臣二人相對而泣,趙雲不顧一身疲憊,又伏地請罪:「趙雲之罪,萬死猶輕!」這是他第三次謝罪,為糜夫人之死而悵恨。

趙雲九死一生,於千軍萬馬中救出幼主,一路上又救下甘夫人等四人,自己卻毫髮無傷,這樣一位其勇、其膽幾近神明的大將,想得最多的,卻是救護不力的慚愧。

無怪乎劉備得知趙雲失蹤時,堅信他不會反叛;更不怪他見阿斗無恙,不喜反怒,將幼子擲於地:「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趙雲見狀,深感劉備愛將之心,慌忙抱起阿鬥,泣拜謝恩:「雲雖肝腦塗地,不能報也!」

演義中有首壯懷激烈的詩是送給趙雲的:「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從此,常山趙子龍名號遠播大江南北,成為忠義救主、所向披靡的化身。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唐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