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了,這3月底商務部還宣布將降低汽車關稅與開放金融業,同時增加對美半導體的進口。當時這一系列動作在外界看來,應該是中美雙方達成共識了,要合作共贏,貿易戰也就此告一段落。
不料愚人節一過,中方就宣布擬對美128個產品加徵關稅,合計30億美元左右,意在報復美國加征的鋼鋁關稅。我一看,感覺不對,中美還得摩擦……
果然美國隔天就開出了一份針對中國500億美元商品的關稅清單。雖然中方也很強硬,緊跟著就砸出一份500億美元的報復性增稅清單,其中包含大豆,汽車,飛機等美方商品,讓愛國青年好好高潮了一把。
不想中方這一反制舉措似乎刺激到了特朗普,一份千億美金的「罰單」就開了出來,暫態讓中美摩擦達到了高潮。很顯然,中美貿易戰的首輪談判算是破裂了。
這無疑是一件傷感的事情,恰好這幾天我正沉浸在清明節的沉痛哀悼之中,停了幾天。不少讀者朋友私信問我對戰事升級的看法,這裡我就先從中美首輪談判緣何破裂開始。
在中國的商業文化內,談判時向來會有一個心理價位。比如我想將手頭的貨賣個500萬,但是我去談判之前,肯定會出一個高價,比如1,000萬,然後讓對方去刀。隨後雙方唇槍舌劍,你來我往,當最終談至500萬,雙方開始握手言和,對方買家覺得刀了一半,已經賺到了,而我也同樣賣出了心理價位,這就叫雙贏。
因此我猜想中美首輪談判破裂就源於中西文化的衝突,中方貿易代表多半是揣測了特朗普的心理價位。既然他說要減少中美千億逆差,那麼咱們就對半刀一下,還他個500億。降點汽車關稅,開放些金融業,然後移花接木,把日韓的半導體進口份額給美國,這樣東拼西湊下好事就成了。哪知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完全不一樣,老早就把底牌放推特上公示了,減少千億逆差,一分不少,也不多你一分。
談判估計就是這麼破裂的,至於戰事升級,我只能說,中美這對「夫妻」,終於到了要分手的時候。
前幾日前財政部長樓繼偉笑稱中美是命定的夫妻,後來我越往深裡想,就越感到後怕,尤其是中美的經濟格局,除了夫妻還真沒有更好的形容詞了。
首先,中美經濟交合從互換產業開始,美國剝離第二產業中的部分製造業給中國,因此讓中國獲取了一個發展契機。而作為回報,中方將第一產業逐漸甩給美國,幾乎20%的農產品都依賴進口。這相當於雙方交換定情信物,這才有了現在貿易戰時中方主打農產品,美國摔工業製造的趣事,相當於互退定情信物……
另外,這些年中國依靠第二產業繁榮,早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順差國,而美國則是全球最大的貿易逆差國,兩者之間相當於一個是攻(中國),一個是受(美國)。
攻的特點在於,一方面,他的貿易順差越大則付出的工作量就越大。另一面,順差越大,也說明佔有的海外消費市場也越大,相對的,國內消費就越窄。也就是說,攻的特點就是幹的活最多,花的錢卻最少。相反,美國做為受,一方面幹盡可能少的活,另一方面卻花盡可能多的錢。
如此,兩個國家的經濟都嚴重失衡,為使各自國內的經濟「攻受平衡」,美國的第三產業(服務業)自然而然走向繁榮,占比GDP將近80%左右。而中國,眾所周知,走上了房地產致富的特色道路。結果短短一二十年,就累積了巨額資產,以及債務……
高達30萬億美金的債務額,差不多冠絕全球了,同時也將實體經濟給掏了個空。幹最多的活,花最少的錢,卻欠下了最大的債務,中國人簡直活出了奇跡。
這個時候,美國「發動」貿易戰,實際上是想跟中國分手了,要結束這段不健康的夫妻關係。不管是不是體諒中國人太苦逼,總之美國要重新拾起第二產業,稅改就是為製造業回歸鋪路。而且效果非常不錯,非農資料顯示,美國的就業市場大熱,近幾個月一直處於充分就業狀態。
就業崗位增加,說明美國人開始多幹活了,那麼相應的商品會增加,它們又急需消費市場,要麼提高進口關稅,去替代海外商品(主要來自中國),要麼攻破其它國的貿易壁壘,讓剩餘商品出口到海外(同樣也是中國)。因此,分手就再所難免,美國拒絕中國,幾乎跟白富美拒絕窮屌絲一樣容易。
美國一旦撿起了第二產業,中國想維持這種「夫妻」關係,幾乎是不可能了。特朗普開出千億「罰單」,中方連拼都拼不出來。畢竟這是買方市場,無論大豆汽車還是飛機,這點份量根本威脅不了美國,提高關稅只會是增加民生負擔,等於搬起石頭砸老百姓的腳。
如果中國政府同意打開國門,讓美國商品進來,就等於在減少工作總量的同時,又增加消費。也就意味著中國人民幹的活將變少,同時用於消費的錢將變多,是天大的喜事。
但是這裡的障礙也不小,一是在海外商品的衝擊下,國內一些處於壟斷優勢的國營企業將失去壟斷市場的優勢,這是關鍵難點。其次,若要提高消費,中國政府勢必要大幅提高國民待遇,不僅要增加底層勞動者的收入,同時還要建設完善的福利機制去鼓勵國民消費。如此一來,又勢必對臃腫的體制造成巨大衝擊,大批的官老爺都得過艱苦樸素的日子,這是難中之難。
所以,中國政府面對美國的分手要求,可謂進退兩難。而且無論進退,順差優勢都將弱化,未來不得不面對外匯儲備的流失危機,這等於是逼迫中國去實行政治改革,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去化解危機。
未來可謂充滿了變數,而我卻無法平靜地拭目以待,因為從歷史角度去分析,中國每逢政體轉型,當局無不選擇了下下策。因為對老百姓的下下策,才是維護他們自身利益的最佳方式!#
——原載新世紀太陽雨:中美上演史上最虐分手戲
人氣: 709 【字號】 大 中 小
更新: 2018-04-10 3:58 PM 標籤: 中美貿易, 貿易戰, 關稅
【大紀元2018年04月10日訊】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了,這3月底商務部還宣布將降低汽車關稅與開放金融業,同時增加對美半導體的進口。當時這一系列動作在外界看來,應該是中美雙方達成共識了,要合作共贏,貿易戰也就此告一段落。
不料愚人節一過,中方就宣布擬對美128個產品加徵關稅,合計30億美元左右,意在報復美國加征的鋼鋁關稅。我一看,感覺不對,中美還得摩擦……
果然美國隔天就開出了一份針對中國500億美元商品的關稅清單。雖然中方也很強硬,緊跟著就砸出一份500億美元的報復性增稅清單,其中包含大豆,汽車,飛機等美方商品,讓愛國青年好好高潮了一把。
不想中方這一反制舉措似乎刺激到了特朗普,一份千億美金的「罰單」就開了出來,暫態讓中美摩擦達到了高潮。很顯然,中美貿易戰的首輪談判算是破裂了。
這無疑是一件傷感的事情,恰好這幾天我正沉浸在清明節的沉痛哀悼之中,停了幾天。不少讀者朋友私信問我對戰事升級的看法,這裡我就先從中美首輪談判緣何破裂開始。
在中國的商業文化內,談判時向來會有一個心理價位。比如我想將手頭的貨賣個500萬,但是我去談判之前,肯定會出一個高價,比如1,000萬,然後讓對方去刀。隨後雙方唇槍舌劍,你來我往,當最終談至500萬,雙方開始握手言和,對方買家覺得刀了一半,已經賺到了,而我也同樣賣出了心理價位,這就叫雙贏。
因此我猜想中美首輪談判破裂就源於中西文化的衝突,中方貿易代表多半是揣測了特朗普的心理價位。既然他說要減少中美千億逆差,那麼咱們就對半刀一下,還他個500億。降點汽車關稅,開放些金融業,然後移花接木,把日韓的半導體進口份額給美國,這樣東拼西湊下好事就成了。哪知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完全不一樣,老早就把底牌放推特上公示了,減少千億逆差,一分不少,也不多你一分。
談判估計就是這麼破裂的,至於戰事升級,我只能說,中美這對「夫妻」,終於到了要分手的時候。
前幾日前財政部長樓繼偉笑稱中美是命定的夫妻,後來我越往深裡想,就越感到後怕,尤其是中美的經濟格局,除了夫妻還真沒有更好的形容詞了。
首先,中美經濟交合從互換產業開始,美國剝離第二產業中的部分製造業給中國,因此讓中國獲取了一個發展契機。而作為回報,中方將第一產業逐漸甩給美國,幾乎20%的農產品都依賴進口。這相當於雙方交換定情信物,這才有了現在貿易戰時中方主打農產品,美國摔工業製造的趣事,相當於互退定情信物……
另外,這些年中國依靠第二產業繁榮,早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順差國,而美國則是全球最大的貿易逆差國,兩者之間相當於一個是攻(中國),一個是受(美國)。
攻的特點在於,一方面,他的貿易順差越大則付出的工作量就越大。另一面,順差越大,也說明佔有的海外消費市場也越大,相對的,國內消費就越窄。也就是說,攻的特點就是幹的活最多,花的錢卻最少。相反,美國做為受,一方面幹盡可能少的活,另一方面卻花盡可能多的錢。
如此,兩個國家的經濟都嚴重失衡,為使各自國內的經濟「攻受平衡」,美國的第三產業(服務業)自然而然走向繁榮,占比GDP將近80%左右。而中國,眾所周知,走上了房地產致富的特色道路。結果短短一二十年,就累積了巨額資產,以及債務……
高達30萬億美金的債務額,差不多冠絕全球了,同時也將實體經濟給掏了個空。幹最多的活,花最少的錢,卻欠下了最大的債務,中國人簡直活出了奇跡。
這個時候,美國「發動」貿易戰,實際上是想跟中國分手了,要結束這段不健康的夫妻關係。不管是不是體諒中國人太苦逼,總之美國要重新拾起第二產業,稅改就是為製造業回歸鋪路。而且效果非常不錯,非農資料顯示,美國的就業市場大熱,近幾個月一直處於充分就業狀態。
就業崗位增加,說明美國人開始多幹活了,那麼相應的商品會增加,它們又急需消費市場,要麼提高進口關稅,去替代海外商品(主要來自中國),要麼攻破其它國的貿易壁壘,讓剩餘商品出口到海外(同樣也是中國)。因此,分手就再所難免,美國拒絕中國,幾乎跟白富美拒絕窮屌絲一樣容易。
美國一旦撿起了第二產業,中國想維持這種「夫妻」關係,幾乎是不可能了。特朗普開出千億「罰單」,中方連拼都拼不出來。畢竟這是買方市場,無論大豆汽車還是飛機,這點份量根本威脅不了美國,提高關稅只會是增加民生負擔,等於搬起石頭砸老百姓的腳。
如果中國政府同意打開國門,讓美國商品進來,就等於在減少工作總量的同時,又增加消費。也就意味著中國人民幹的活將變少,同時用於消費的錢將變多,是天大的喜事。
但是這裡的障礙也不小,一是在海外商品的衝擊下,國內一些處於壟斷優勢的國營企業將失去壟斷市場的優勢,這是關鍵難點。其次,若要提高消費,中國政府勢必要大幅提高國民待遇,不僅要增加底層勞動者的收入,同時還要建設完善的福利機制去鼓勵國民消費。如此一來,又勢必對臃腫的體制造成巨大衝擊,大批的官老爺都得過艱苦樸素的日子,這是難中之難。
所以,中國政府面對美國的分手要求,可謂進退兩難。而且無論進退,順差優勢都將弱化,未來不得不面對外匯儲備的流失危機,這等於是逼迫中國去實行政治改革,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去化解危機。
未來可謂充滿了變數,而我卻無法平靜地拭目以待,因為從歷史角度去分析,中國每逢政體轉型,當局無不選擇了下下策。因為對老百姓的下下策,才是維護他們自身利益的最佳方式!#
──轉自《新世紀》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李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