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認為資優生、有創意的孩子都是天生的,但是研究顯示,很多資優孩子在成長背景中,家庭教育和品格教育的養成是讓其優秀特質發光發亮的主因。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就是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上的利器。
好習慣應從小培養,但如何判斷什麼樣的習慣是好的?前世界資優兒童協會主席、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名譽教授吳武典指出,評判好習慣的標準,就是看對自己是否產生提升作用,以及對別人、對社會、對大自然有沒有好處。
家庭、環境與品格教育
那麼要如何真正實踐培養好習慣,進而培養好品格呢?吳武典提到要以人為鏡,注重環境教育、家庭教育。家庭是品格的搖籃,要教導孩子勤勞、有禮貌以及尊重別人,也培養孩子喜歡閱讀、節儉、愛乾淨的好習慣,大人便要起到示範作用,比如遵守交通規則、守法等。而習慣養成的關鍵就是反省和堅持原則;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有大作為!
家庭是品格的搖籃,要教導孩子勤勞、有禮貌以及尊重別人。(pixabay)
網路上有一則小故事:愛德華剛讀中學的那一年,他們全家在新罕布夏湖中島上的別墅裡度假。有一天,愛德華和父親扛起釣竿去釣魚。在那兒的鱸魚只有鱸魚節才允許垂釣。那天愛德華花了很多氣力本想放棄之餘,突然間一條超大鱸魚被釣了起來。但父親看看手錶,距離鱸魚節還有兩小時,「放回去,孩子!」父親不可違抗的命令著。愛德華滿心不願意,心想可能再也釣不到這麼大的鱸魚了,可是父親不理會他的吵鬧依舊堅持著。
二十年後,愛德華成為紐約著名的建築師。在建築設計上他拒絕取巧而備受同業讚譽,即使別人要向他透露股市內線時他也婉言謝絕。「放回去,孩子!」就從二十年前的那一刻起,即使沒人看見也要堅持對的事情,他走出了光明磊落的第一步。
吳武典表示,「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像是我們常說的芬蘭經驗,他們具有自動自發的閱讀環境和習慣。不過好習慣和壞習慣只有一線之隔,因此要不斷提升心靈的層次,不能囿於既定的習慣,盡力取得中庸之道,自信而不狂妄、謙卑而不自卑、知足而不故步自封。貫徹好習慣的訣竅就在於實踐體驗,從體驗中去學習,接受實務的磨鍊。比如大學生強調的服務學習,就是從做中學,同時反覆練習與應用,最後就會像每天早上起床刷牙洗臉一樣自然了。」
習慣的養成模式
吳武典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有一位列車長小姐,對乘客服務很用心、很客氣,對年紀大的人服務特別周到。一回很細心地把一位老人扶上車坐好之後,老人很高興又感動地對她說:「我一直在尋找一位好列車長,今天終於找到了。」於是拿出了一萬元的大紅包給她,並說:「妳一定要收,這是我的願望。」她只好收下了。
從此以後,這位列車長小姐就更貼心的服務老人,期待著下一個紅包的出現,不過這個紅包卻沒有再出現了。過一段時間之後,照理講她應該覺得灰心了,哪知她還是繼續對乘客很客氣、很熱心。為什麼呢?因為她發現,當她對別人好,別人也都會以感謝回報,所以她心中十分滿足。久而久之,就忘了紅包的事情了。」
吳武典表示,根據行為塑造理論,當增強物的增強不再出現的時候,行為就會減弱。不過故事中的列車長小姐卻因為自我得到滿足,而忘卻了獲利本身。「這被稱為是動機的功能獨立性作用,本來它是一個工具行為,也就是為了獲利而產生的行為,但後來行為本身就可以得到滿足。」
也就是說,習慣的養成,最初可能不是自發的,而是有目的的,因為獲得回饋或增強,而變得有所為而為。但最後若能昇華,便可以達到自動自發、無所為而為的境界,而成為一種習慣,所謂「習慣成自然」就是這個意思。
當然壞的行為也是如此,諸如說謊、偷竊和逃避壓力的行為,都有可能藉由這樣的模式形成習慣。因此大人給小孩的教育中,便要針對良好的行為給予鼓勵、獎勵,透過回饋強化其動機,最後內化成為一種品格——良好的人格特質。
從小訓練孩子適度地勞動,不僅可以鍛鍊身體,還可以讓孩子的心靈更為堅強。(pixabay)
習慣、心態昇華與修煉之道
吳武典認為,行為在體驗過程中會慢慢昇華,比如同理心是一件好事,那麼從一開始的技巧練習開始,慢慢的常常運用就變成了一種習慣,最終形成為特質,如影隨形,不假思索就能表現出來。而在心態動機方面,從一開始自己單純覺得好,而後可能透過別人的稱讚或利益的獲得而增強。不過最後慢慢的轉成自我回饋系統,能夠自得其樂、樂在其中,逐漸達到無所為而為的境界,獲得發自內心的快樂。
對孩子的教育而言,吳武典表示人格培養是重要的一環,而品格的修為來自於習慣的養成。不僅要培養好習慣,也要不斷的根除惡習。傚法古人自我反省的工夫,知錯、認錯、改錯,就像修道一樣,反觀自我,不斷自我提升。
而在訪問的最後,吳教授也開心的分享了自己所喜歡的一種為人處世的態度,來自《禮記》中所說的:「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這是一種中庸之道的美妙境界。他也期許著下一代,能透過習慣的養成與品格的修煉,體會到「人生的目的在付出」,進而達到儒家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淑世理想。
──轉自《新紀元週刊》有刪節
(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