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母教子(三篇)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3月09日訊】陶侃(259—334),字士行,原籍鄱陽郡(今江西鄱陽縣東北)人,後遷居廬江郡尋陽縣(今江西九江),東晉著名的軍事家。陶侃的母親湛氏,是中國古代「四大賢母」之一。

一、陶母教子千古傳名

陶侃出世不久,父親陶丹就去世了。陶丹家境貧寒,沒有什麼積蓄。陶母紡紗織布,洗衣做飯,照料孤兒,辛勤勞作後,還要擠時間教育兒子。她認為,孩子的品格,是從幼年形成的。課子不嚴,教子不緊,將會貽誤孩子的一生。她教育兒子崇尚勤勞,又教育孩子「結交勝己」,就是說要結交那些人品、學識勝於自己的人,向他們學習,不濫交朋友。更不能結交損友。

截髮延賓

陶母一個人撫養陶侃,日子過得十分清苦。有一天,陶侃的好友范逵等數人,路過陶侃家,正趕上天色將晚,冰雪封道,於是來陶侃家借宿。突然的來訪,讓本來十分貧寒的陶家,拿什麼來招待客人呢?陶侃一時手足無措,過意不去,范逵也顯得很尷尬。陶母見狀,連忙上前,熱情招呼客人,同時要陶侃和客人聊聊天、敘敘舊,她轉身便去安排食宿問題。

家中早已無錢買米,怎麼辦呢?陶母習慣地用手捋了下鬢角,頓時想出了辦法。她趁客人們閒坐寒暄之際,毫不猶豫地拿出剪刀。「咔嚓」一聲,將青絲剪下,編成假髮,旋即出門賣與鄰人,換回了米油酒菜。但還缺柴火、馬料,在這冰天雪地裡實難尋覓,陶母便撬下幾塊舊樓板當柴燒,把墊在床上的草蓆子,拿出來切碎餵馬。陶母通過努力,把客人款待得很好。

范逵等人,深為感動,連聲贊道:「非此母不生此子!」母親用自己的行動,教育著陶侃。「截髮延賓」的待人美德,深深銘刻在陶侃心上。陶侃為官以後,始終保持著「恭而好禮」,「引接疏遠,門無停客」的待人作風。

送子「三土」

陶侃在踏上仕途赴任之際,陶母把兒子叫到跟前,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你開始做事了,我很高興;但我希望你要做一個清正之人,不可誤國害民。」 陶侃說:「孩兒一定牢牢記住。」

陶母又說:「為母我,拿不出什麼東西為你餞行,就送你三件土物吧。」

「三件土物?」 陶侃疑惑不解。

「是的。」陶母拿出一個事先準備好的包袱,遞給陶侃說:「帶上它吧,到時你自會明白的。」來到官府後,陶侃打開包袱一看,只見裡麵包著一坯土塊、一隻土碗和一塊白色土布。他先是一怔,過了一會兒,才慢慢領悟到母親的用意:原來,一坯土塊,是教兒子永記家鄉故土;一隻土碗,是教兒子莫貪圖榮華富貴,要保持自家本色;一塊白色土布,是告訴兒子,為官要盡心恤民,廉潔奉公,清清白白,永不忘本!

母親的忠告,深深打動了陶侃的心。後來,陶侃在仕途中,果然沒有辜負陶母的期望。他正直為人,清白做官。

封壇退鮓

陶侃成人後,深知母親的艱辛,為了分擔母親身上的生活擔子,他在朋友的幫助下,在縣內找了一份「監魚梁」的差事。這是個管理漁業的職務。潯陽瀕臨長江與鄱陽湖,水產自是豐盛,陶侃是漁鄉人,對水產自然不覺陌生,加上母親的指點教育,他幹得頭頭是道,深得同事與上司的喜愛,因此人們喜歡與他交往。有一次,同事們見他生活儉樸,且工作認真,擔心他的身體健康,就悄悄地從魚庫裡取了些魚,做成糟魚,送給他吃。可孝順的陶侃,想到一生貧居鄉間的慈母,心中總覺歉疚不安。他捨不得自己吃,差人把這壇糟魚,送給母親。母親先是欣慰,待問清緣由,得知是官物時,臉色頓時變得陰沉起來。她把糟魚重新封好,又附上一封信,叫來人連同原物帶回。

陶侃一見,先是不解,待讀過母親的來信之後,才恍然大悟。是啊,母親說的可謂一針見血:「你身為官府的人,卻拿公物送我,以為我會為此而高興嗎?不!恰恰相反,我不僅不欣慰,相反,我還替你擔憂。你現在為監魚梁,就拿官府的魚送我;以後如果你為縣令或官位更高,管理府庫錢糧,豈不要把官府的錢糧往家裡搬……」陶侃收到母親退回的魚和回信,大為震動,愧疚萬分。他決心遵循母親的教導,清白做人,廉潔為官,勤於政事,多為國家做有益的工作。

陶母的高風亮節,千古傳頌;陶母的煌煌母教,萬世稱揚!

二、傳承絕學的一代賢母——宣文君

宣文君是「十六國時期」前秦女經學家。姓宋,名字失傳,人稱宋氏,後來被皇帝賜封為宣文君。

宋氏是韋逞之母。身世堪憐,幼年喪母,由其父撫養。父親看她從小就很聰明伶俐,好學善問,覺得是可塑之才,就親自向她傳授儒家經典《周官經》。

父親對宋氏說:「這部《周官經》是周公旦所編著,是一部闡述儒家理想官制的典籍,對歷代官制的建置,產生過深遠的影響。我們家傳祖學,世世代代都以研究、傳授《周官經》為業。到你這一代,人丁稀薄,只有你一個女孩。為了不使家業失傳,我決定把這些學問,傳授給你。你必須恭恭敬敬地學習,認認真真地鑽研。不然的話,《周官經》的學問,就要斷絕了。」宋氏特別珍惜這個機會,她把父親的教誨,深深地銘記在心中。

當時,連年戰火紛飛,社會動盪。就在這種情況下,宋氏照樣精研《周官經》,從不懈怠。

紀元334年至349年期間,後趙皇帝石虎,在位。他性同野獸,荒淫無恥,征伐不息,眾役繁興,徵調頻仍,刑罰嚴酷,人民的脂膏被剝削得乾乾淨淨,人口被餓死了十之六七。為了逃避苛政,人們紛紛離家遠走,出逃他國。

這時,宋氏已經結婚生子。為了躲避石虎的暴政,她身背父親傳給她的《周官經》,跟隨丈夫,攜帶兒子,徒步遷徙到山東。在那裡,他們得到膠東富人陳安壽的資助,勉強維生,但生活仍十分艱難困苦。

宋氏時刻都沒有忘記繼承父業,研究、弘揚《周官經》。生活的清貧,絲毫動搖不了她把《周官經》的學問 一代一代傳下去的決心。在兒子韋逞,長到十來歲的時候,就開始給他講解《周官經》。

白天,她要上山打柴,但不管有多勞累,晚上她都要堅持在昏暗的油燈底下,教兒子讀經。在兒子睡覺以後,她又操起紡車紡線,撫機織布,掙錢來供兒子求學讀書。在宋氏的親自指導下,子韋逞,對《周官經》也很有造詣,被任命為專門負責祭祀禮樂的太常官。

紀元357年,前秦國君苻堅即位。苻堅提倡漢文化,兼容各族,提倡儒學。於是,他大興學校,廣招精通並能傳授周官學問的人才。他把各位經學博士請來,詢問有沒有人能傳授《周官經》。博士們面面相覷,紛紛搖頭,說:「不能勝任。」

正在苻堅失望之際,一位叫盧壺的博士,走上前來,稟告國君說: 「現在,精通《周官經》的人,確實是鳳毛麟角。我聽說,太常韋逞的母親宋氏,深通儒家典籍,幼時即跟從父親研習《周官經》,很有造詣,她現在已年過八旬。不過,聽說她身體很好,耳不聾,眼不花,思維也很清楚。看來,只有這位老人,才能擔負起傳授《周官經》的重任。」

秦王苻堅聽了,又驚又喜,立即頒發詔旨,請宋氏來任教,並在都城設立《周官經》講學堂,親自招收了學生一百二十多人,由宋氏給學生講解《周官經》。

在宋氏的刻苦努力下,《周官經》之學,不僅得以保存,而且又使之流傳了下來。為表彰宋氏的功績,秦王苻堅賜她為「宣文君」。

在當時社會,像宣文君這樣有才華的女子,並不多見。為了繼承、保存祖國文化遺產,她在極為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刻苦鑽研,成為不可多得的專門人才。同樣也是為了繼承、保存祖國文化遺產,她還精心培養兒子韋逞,教授《周官經》,也把兒子培養、造就成為專門人才,使《周官經》的研究,後繼有人。

宣文君,不僅是一位了不起的母親,還是一位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繼往開來的經學家!

中華文化是神傳文化,源遠流長,萬古清芳!

三、李母教子:為官吏時,要圖清白!

唐朝初年,有個名叫李畲(讀奢)的河北高邑人,家境貧寒,父親因病早早地離開了人世,母親李夫人,含辛茹苦地把他拉扯大,並供他讀書,教育他要清清白白地做人。在母親的諄諄教誨下,聰明好學的李畲,在科舉考試中一舉成名。踏入仕途後,他牢記母親教誨,兩袖清風,一塵不染,深受百姓愛戴。由於他清正廉潔,政績卓著,武則天皇帝,將他調往京城任監察御史,主管考察官吏、巡視郡縣、檢查刑獄等。

一天,李畲在官邸審閱案卷,官倉小吏,奉命前來送廩米(薪俸)。家人量米時,發現比規定的數字多了三斛。李畲感到十分奇怪。小吏解釋說,這是多年沿襲下來的慣例,過去給歷任御史大人送米,也是如此。李畲正色說:「我是朝廷執掌考察百官的官員,豈能執法犯法?多收三斛,無功受祿,是不許可的。」要小吏速將多出的米帶走。小吏因奉上司之命到此,不敢擅自作主,婉言拒絕了李畲的要求,向他保證下不為例。

李畲見狀轉念一想,如今官場積習已久,頹風難改。況且三斛米和那些貪官污吏們搜刮的錢財相比,真是九牛一毛。於是便不再堅持自己的意見。正在這時,後院裡傳來母親的呼喚。李畲趕至後院,原來母親也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只見她神情嚴肅地說:「兒啊,這可千萬使不得。娘只吃你分內的廩米,這多餘的一粒也不能留!」

李畲自知有錯,但因已答應小吏「下不為例」,如今又要悔言,面子實在難捨。於是便對母親說: 「這次就算了,我已吩咐小吏,下次不要再多送。」

李母一聽大怒,聲色俱厲地說:「廩米是萬民血汗,怎能隨意多收?『下不為例』原是官場惡習!如何可以說出口? 你身為考察百官的官吏,自己卻不能遵紀守法,又如何去正人呢?」

李畲聽了,不覺愧疚難當,連連謝罪,並立即回到前廳,將多出的三斛米命小吏帶回,還付給小吏力資。小吏十分感動地說:「付力錢,朝廷雖有明文規定,可從來就是句空話。小的不知給朝廷御史官送過多少次廩米,可誰也不曾付過一次力錢。」

小吏走後,母親又語重心長地對兒子說: 「我早對你說過:處貧賤時,要有志氣;為官吏時,要圖清白!(這兩句話,精粹凝重!堪稱警言)三斛米雖然值不了多少錢,卻在官德上,塗下污點。你要記著:辦事要秉公,不畏權勢,不欺弱民。即使仕途不順,我寧願和你回河南老家,你種田,我打草鞋,照樣能過清白日子啊!」(李母的話,句句是金言!)

李畲聽了,心裡久久不能平靜,連夜寫出自劾狀紙,揭發廩官濫送廩米,討好官吏、糟蹋百姓血汗的罪行。迫使大小官吏,紛紛退回多收的廩米,付出該付的力錢。

李母不因為自己兒子已成功名、身居高位,而放鬆對他的嚴格要求。這對當今的父母教育子女,很有啟發。

(均據清代《淵鑒類函》)

──轉自《正見網》有刪節

(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