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2月03日訊】近日,中國大陸31個省市的GDP(國內生産總值)數據出爐。讓外界大跌眼鏡的是,近10年間經濟增速一直在10%以上天津GDP全國墊底。有分析指,素有「小林彪」之稱的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以「擁習」聞名,天津GDP增速3.6%,應是其揣摩上意後的結果。
日前,中共國家統計局公布2017年中國經濟增速為6.9%。隨後,大陸31個省市GDP也跟着出爐,廣東、江蘇及山東的GDP仍穩居全國前三名。
而北京、上海、天津、安徽、湖北、甘肅、內蒙古、西藏、河北、山東、重慶等多個省市自報的數據,都下調了的經濟增長目標。
其中天津市統計局公布2017年GDP增速,從2016年的9.1%大幅下滑至3.6%,僅為全國平均值的一半。
對此斷崖式下降,外界多將原因歸罪於此次天津濱海新區的主動擠掉水分。
繼遼寧經濟數據造假後,天津也被曝出GDP數據注水。對於這一「擠水」規模,天津廣播微博消息稱:擠掉水分後,濱海新區2016年GDP由10,002億下調為6,654億,這使天津最終GDP止步於1.86萬億元,從而遭遇罕見GDP增速滑坡。
而同樣遭遇GDP擠水的遼寧,2017年GDP增速從2016年的-2.5%觸底反彈至4.2%。儘管如此,東北三省GDP增速仍居中國31省(區、市)後列。
如今天津GDP增速墊底,在決策層和學界引發是否成為第二個中國東北的擔憂。比GDP增速斷崖式下滑更為本質的是,天津似乎遭遇了和中國東北經濟衰退十分類似的誘因。
對此,天津官方媒體解釋稱,經濟增速回落是主動作爲的結果,擠掉的是水分,壓實的是責任。
前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夏業良指,中國的GDP數據,基本上是政績宣傳並不科學。他說,統計數據造假由來已久,很多地方政府都是準備幾套GDP數據,至少要準備三套數據,看什麼樣情況下需要就用什麼樣的數據。
那麼天津為何自暴其短呢?自由亞洲認為,現任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在湖北主政時就以「看齊意識」、「擁護習核心」等政治表忠聞名,李鴻忠揣摩習近平的意圖之準確,又是其十九大能順利升遷的原因之一。
此次天津自揭GDP增速僅為3.6%,分析認為,應是李鴻忠揣摩上意之後,主動拿出的事先已經準備好的三套數據之中的其中一個數據。
從湖北省委書記調任天津市委書記的李鴻忠,身具濃厚江派色彩,有着「小林彪」之稱,被外界視為江派「反水」官員的代表,自十八大以來,頻頻向習近平表忠,是第一個喊出擁護「習核心」的官員。
1月3日至4日,李鴻忠在天津市舉行全市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下決心調整GDP數據,堅決不要徒有虛名、自欺欺人的「速」和「量」,「這筆大賬早算清、早主動」。
時政評論員陳思敏分析,這次天津濱海新區GDP爆跌,雖說是2016年的事,但面子上最難看的還不只是李鴻忠的前任黃興國,而是當年靠濱海新區「刷政績」的江派原黨委張高麗。
由於張高麗目前仍是「一帶一路」與「雄安新區」相關工作的負責人,因而也引議論,這次天津濱海新區自曝GDP大注水,李鴻忠不僅是為了自己當家的2017年「正增速」,還有可能是「奉令」。
其實,李鴻忠1月3日在天津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除了堅決不要自欺欺人的「速」和「量」,還有更值得他自己深思的。
她說,李鴻忠表示:「這筆大賬早算清、早主動」,雖然指的是經濟方面的數據,其實也是他作為天津市委書記,想甩掉前一任黃興國留下的的債務包袱,否則這些債務就會成為自己的,這表明李鴻忠能夠明白,不與之切割就要一概承受了。
1月11日,天津市濱海新區兩會首日,就已傳出天津GDP暴跌3成的消息。
據天津廣播微博透露:「濱海新區2016年的萬億地區生產總值調整為6,654億,2017年預計7,000億,同比增長6%。」對照同樣來源於官方的數據:「濱海新區2016年GDP為10002.31億元,同比增長10.8%」。全天津市2016年的GDP增速是9.1%的水平。
事實上,天津GDP數據造假只是中共經濟數據從中央到地方的一個範例而已,連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都承認中國各省GDP數據均造假。
大陸經濟學者鞏勝利曾表示,數據造假是中共各級官員顯示政績和「維穩」的一個重要工具。
大陸前媒體人、中國獨立中文筆會榮譽會員魏楨凌向大紀元記者表示,「以前地方政府造假,它可能還有一定收入,至少還能維持下去。現在幾年來看,一年比一年的經濟形勢惡化,地方政府日不敷出真的難以維繫。」
他進一步分析,中共政府的收入之一靠稅收,現在企業全部都虧損,稅收減少。另外收入之一房地產,現在很多地方房子賣不出去,變成死城,土地也拍賣不掉。這麼多年來可以盤剝的都差不多,能強拆的地方已經拆了,很難再找到油水。
他表示各省都在GDP上造假,整個中國的GDP數字水分大的驚人,GDP是世界第二也是不可信的。中國的經濟根本不像外面說的那樣好,中共在經濟上製造很成功的假象。
(記者李文馨報導/責任編輯: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