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4萬人大閱兵 列強讚譽駭倒日本將軍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09月25日訊】閱兵歷來被認為是展國威、揚軍威的最佳方式。更是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1906年10月,當時八國聯軍已入侵北京四五年,慈禧太后為了扳回顏面,在河南彰德(今河南安陽)舉辦了一次四萬多人的大閱兵。

這次閱兵清政府還特意邀請了各大列強出席,當天,清軍穿戴軍禮衣,軍容壯盛,雄赳赳地進行閱兵典禮,獲得各國讚譽,更駭倒日本將軍。

據清史記載,清朝末年發生的這場閱兵,史稱「彰德秋操」。慈禧任命袁世凱為練兵大臣,全力籌辦此事。大閱兵共為期五天,前四天為軍事演習,最終一天進行閱兵典禮。

據悉,中國古時的閱兵原本叫做「搜」,如果是五年一次的大閱兵,就叫「大搜」。這種叫法一直延用到漢朝時期。之後才被「閱兵」一詞替代,而且加入了演習的成分。

慈禧舉辦的這次閱兵,入選的軍隊是當時配備最好、素質最高的北洋新軍、湖北新軍和河南新軍。北洋新軍以段祺瑞為總統官,共16,172人構成北軍;湖北新軍1鎮和河南軍總統官是湖廣總督張之洞的手下張彪,共17,786人。

據後來發現,當時參加閱兵的人員有未來的5位總統、十幾位內閣總理,至於名將軍閥更是數不勝數,與其說是清朝軍事演習,倒不如說是民國政府提前舉辦的政壇檢閱歷禮。



慈禧舉辦4萬人大閱兵 。(網絡圖片)



清朝末年發生的這場閱兵,史稱「彰德秋操」。(網絡圖片)



這次閱兵邀請了30多個外賓。據記載,英、美、俄、法、德、意、奧、荷、日本等國均派出了武官前往觀摩。(網絡圖片)

慈禧終身熱愛講排場,這次大閱兵也不例外,並完成了中國史上幾個第一:

第一次大規模約請外賓,邀請了30多個外賓。據記載,英、美、俄、法、德、意、奧、荷、日本等國均派出了武官前往觀摩。

此外,國際聞名報刊,如英國的《泰晤士報》、德國的《營報》、美國的《月報》、俄國的《警衛報》、日本的《時事新聞報》和《每日新聞報》紛紛派記者前來採訪。據統計,觀摩這次會操的中外各界人士合計478人。令當時住宿都成了一大問題。

第一次得到了西方列強的稱讚。一些觀摩會操的俄國武官認為,清政府的陸軍現已可以與當時的日本匹敵。就連到會的日軍顧問本部松川少將也讚不絕口,說:我國的軍事力量照如今的開展情況看,他日必有起色;假如我國全國都以這次大演習作為模範,進行擴軍備戰練兵強國,作用將是不得了的。

第一次用紀律獲得了人民的好評,當時的軍隊紀律給老百姓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因為一旦軍隊有動向,老百姓們就知道大難臨頭,不得不流離失所。而此次演戲讓老百姓們重新認識了清軍的紀律。

1906年10月19日,大閱兵正式開始。第一天的演習內容是騎兵衝擊戰。右南軍騎兵率先行動,北上發起進犯。由於指揮失誤,南軍錯把閱兵大臣衛隊當成了北軍。領隊氣得把他們罵了個出言不遜。快到11點時才發現北軍。北軍以逸待勞,而南軍馬力疲憊不堪,首日演習的結果是北軍取勝。

第二天的演習內容是主力遭遇戰,這次兩邊打成平手,互有得失。第三天演練攻防大戰。兩軍悉數出動,戰役頗為劇烈,北軍最終略佔優勢。

悉數演習完畢後,袁世凱和另一位大臣鐵良在彰德府郊外的小張村,舉辦了盛大的閱兵式。慈禧、光緒攜文武大臣參與,現場審閱。

當天,南北兩軍穿戴軍禮衣,雄赳赳氣昂昂地齊集閱兵場,舉辦了分列式。四萬多人的部隊步驟規整,軍容壯盛,很是招引洋人的眼球,也讓國內參觀者嘖嘖稱奇。

此次閱兵也得到了日本大將的高度讚賞,慈禧太后可謂是在世界列強賺足了面子。

(責任編輯:唐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