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7年09月17日訊】提起劉文彩這個名字,很多中國人都知道他是所謂的四大地主之一,迫害窮人。但是重慶學者譚松經過七年多的實地調查採訪,卻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結論。劉文彩究竟是惡霸還是善人?是黑還是白?來看報導。
原重慶師範大學涉外商貿學院教授譚松:「任何人吃不起飯的,找他,他一定救贖,交不起租的,他就免了。而且對人很好,沒有一個負面的東西(評價),老百姓講的話。」
這是原重慶師範大學涉外商貿學院教授譚松,經過七年多實地調查採訪後得出的結論。如果不是特別說明,誰也不會想到,譚松所說的這個大好人,竟然是被當作地主惡霸典型寫入教科書的劉文彩。
紀錄片《收租院》:「冷月英,解放前因為欠四川西部有名的惡霸地主劉文彩五斗二升租子,就被押在水牢裡整整七天七夜。害的她骨斷筋折,家破人亡。」
1966年,這部宣傳劉文彩所謂「惡行」的紀錄片《收租院》在全國發行,以配合階級鬥爭的需要。此前當局還特別指示美院師生製作了大型泥塑「收租院」,114個泥人誇張的呈現着劉文彩小斗放貸,大斗收租;私設地牢;剝削雇工等所謂罪行。劉文彩的「惡行」隨後上了小學課本,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對他心存厭惡。
2008年,正在做汶川地震採訪的譚松,偶遇劉文彩的孫子劉小飛。當年60出頭的劉小飛已經孤軍奮戰多年,為祖父正名。而長期做歷史真相調查的譚松,也發現了劉文彩收租院的調查價值。
譚松:「其中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泥塑的收租院。為甚麼呢?因為這個泥塑的收租院恰好是我們重慶的『貢獻』。重慶那些年來,對全國(意識形態)有兩個重大『貢獻』,一個是小說《紅岩》,一個就是泥塑收租院。都產生了驚天動地的影響。結果深入調查就發現,這個收租院非常非常多的值得去挖掘的東西。」
譚松八次前往當地,採訪了所有在世的劉文彩的長工,佃戶,丫鬟,鄰居,包括四川美院創作收租院的主要雕塑者王官乙等,這些人的敘述顛覆了他從小被灌輸的觀念。
譚松:「甚至我採訪了當地那些小攤小販,普通市民我都採訪了,全部說劉文彩是個大善人。我遇到的所有他的長工,還有他的佃戶和鄰居,沒有一個說劉文彩的壞話。像他的廚師,我採訪之後幾個月他就死了。他說劉文彩根本就不是那種宣傳說的山珍海味,酒色淫靡,甚麼鮑魚,他就吃的很簡單,他喜歡吃的就是一個旗魚加豆腐。」
這些人的聲音,在劉文彩被樹立為惡霸典型的當年,沒有人能聽得到。而人們能聽到的,是冷月英自稱是劉文彩「水牢」的唯一倖存者。
譚松:「這個我直接採訪冷月英的兒子,他說當局要她這樣說的。當局寫的譜子,她去讀。我採訪到當地的人,他這樣說的。他說冷月英因為不識字,她的文化根本不行。她在上面講的時候桌子下面蹲一個人,布遮著,下面人說一句,她在上面說一句,到最後她就背下來了。」
前後七年多的調查,譚松得出了結論。
譚松:「收租院是從頭到尾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毛孔都是編造。甚麼老太太把老母親拿來抵債呀,諸如此類。它114個人物裡邊,除了劉文彩本人那個人物是真實的,有這個人以外,其他113個都是編造的。我覺得印象最深的就是,居然可以把一個白色的說成黑色的,剛好顛倒黑白。」
譚松將調查結果集結成《驚天動地收租院》一書,但目前還沒有出版。此前筆名笑蜀的評論家陳敏,在1999年發表了《劉文彩真相》一書,出版後不久就被封禁。
採訪/常春 編輯/尚燕 後製/李沛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