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豐潤:中國簡化字解析

Facebook

或許您有生以來,學習和目睹到的,就都是那些被變革過了的簡化字,它們業已根深蒂固、深印於腦海了。假若重行習得正體字來,可會倍感艱難?

在神州大地,正體字被摧毀了,廢棄了,如同圓明園裡遍地倒塌了的廢墟殘片,盡失了當年的恢宏與燦爛,變得奄奄一息。留給人們的可是抱恨與喟嘆,這究竟是發生了什麼變故了呢?



中共文字的拼音化政策,曾受到了蘇俄源自於二十年代起的示意和主使,經過了上述文字改革政策的推行,結果受到了民情和技術的橫阻,文字拉丁化半途而廢,留下了個文字的爛攤子!合邏輯乎?八零年代既能廢止了更廣面的文字破壞行逕,持以相同的認知與考量,怎落下了先前被重創的正體文字沒有被撥亂反正的呢?子嗣們被這龐大無章,開時光倒車的荒謬文字所矇蔽,久矣!不諳自家擁有的豐盛燦爛的文化遺產!這些遵照破壞法則,冒將出來的文字,怎能令人信服?怎能做為國人奉行的標準國字?



簡化字的強制執行,對我固有文字的極不敬重,不在話下,筆劃的刻意減少,令習字者們也易產生對文字結構和字義講究的怠惰心態。而前人作品和書籍內的精心用字被更換,那是曾繫帶著作者靈魂深處依附於美麗傳承文明的深厚情感,文字殘破,指鹿為馬,則也就抹煞了作者和讀者雙向文化深層的心靈交會,這是何等的遺憾!豈止是妄自菲薄和削足適履。多少年來了,寧願自縛於一個低劣失去準繩的文字圈圈裡,瞑頑不靈的置人大恢復正體字的呼聲於不顧。

2013年中共國務院公布了《通用規範漢字表》,附件裡有3120個規範字與繁體字、異體字對照表。目的是為了方便古籍閱讀,促進兩岸及港澳地區的交流。能有這樣的認識覺醒是進步的。當大家熟稔了正體字,古籍可不用再換字,海內外統一用字,情感較能維繫。我們能不加速這進程?現今中華民族的文字何需用兩套規範字?累不?就是編製這《通用規範漢字表》就費時費力。簡化字終究是達不到傳承文字(正體字)的標竿的。它們的離譜,字典的部首排列,筆劃數目都翻了天。

細細靜心地瞧瞧正簡字對照表,字與字間的差異, 中華傳統文字都是由各個大大小小的積木,重復著不同的排列組合,如能按部就班地學來,不難。多少的百工技藝和功夫,不都是從幼兒時起練就的?文字也是一種藝術的呈現,心靈美的熏陶與撫慰。正體字形貌豐盈有規則,有深度,用於書籍,大眾傳播媒介兩千年來不曾輕意更動筆劃的。楷書毛筆字,尤為挺拔、工整、優美。如又能學會了行草書,往往少數幾筆,瀟灑而就。那需斤斤計較,執意使用這些沒意義且硬梆梆的殘體字的呢?





一,歸併字

1、異字歸併,用最左邊的字(簡化字或正體字)來廢除右邊的一個或多個的正體字,它們原來都各有其不同的字義。





















以上所列的文字組以及公布了的《通用規範漢字表》所附的規範字與繁體字、異體字對照表,其內的變異的文字,全都印證了當年文字改革工作的指導方針與所為。審視此文所列的文字組,主要是在明瞭簡化字的出處和它的原身。簡化字屬一字多義、張冠李戴、是新造出來的字、或是錯別字。所謂歸併、代替不都是同樣的意思?它們都嚴重地打擊、摧毀和廢除了傳統楷書字。全中國現今應如何整治這文字改革後的亂象?百姓們的認知,教育和大環境的改變,才能再行灌注兩千年來既有的文明。

不是所有的正體字都有它相對應的簡化字,所以學習正體字的能力是早就具備了的。聰慧有毅力恆心的朋友們,取一份正簡字對照表,從常用字開始,每天練習記憶一番,日積月累,必見其功。得使強力拯救出被埋葬的正體字來。

「難」從不曾掠過我們兒時的腦海。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常是年少時作文愛放的結語。

文改史實摘自: 汪學文著書《中共文字改革與漢字前途》1967年初版。

作者提供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李明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