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7年07月27日訊】台灣富士康投資百億美金在美國建廠,開啟「美國製造」模式,同時也引發各界對「中國制造」生存環境的思考。
郭台銘:「老鷹起飛了。」
台灣電子科技製造龍頭富士康,確定未來4年,投資100億美元,在美國威斯康辛州建廠,主產LCD液晶面板。此舉有望降低富士康從亞洲工廠,運送大屏幕電視的物流和關稅成本,也給川普(特朗普)政府投下一張信心票。
美國總統川普:「這麼大的投資,郭總裁對美國未來的經濟有信心。」
台灣資深財經記者唐浩:「鴻海為了進軍美國市場,這幾年陸續在墨西哥和巴西等地投資布局,目的就是希望降低產品進入美國的關稅與運輸成本。現在川普要把企業的稅率調降到15%,而且川普對企業的態度相當友善,加上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所以對鴻海來說,現在就是轉移到美國投資的最佳時機。」
製造業巨頭琵琶別抱,大陸媒體去年底喊出,「別讓富士康跑了」,因為富士康上連頂級品牌,下接千萬中小企業,可提供150萬人就業,出口獨佔中國出口總額的5.8%。中國製造業的穩定或是創新升級,都需要這塊壓艙石。
大陸已經給富士康開出多種優惠,例如富士康鄭州廠,當地政府提供15億美元的基建設施,還有各種配套優惠。
不過,川普上台後,推動振興「美國製造」,美中雙方就像磁石的兩極,隔空較量吸引力。
唐靖遠:「川普有利於製造業的政策,美國穩定的經濟預期,和美聯儲加息等動作,形同對全球資本的「吸金術」。相較而言,中國的問題就比較多,人口紅利消失,稅率居高不下,融資成本和能源成本都比美國高,兌匯管制越來越嚴,還有特有的行政腐敗成本,這些都是中共體制製造的劣勢。從宏觀層面講,大陸政治環境不穩定,經濟中債務過高等定時炸彈還未排除,這些風險面,導致外企、甚至本土製造業都在想退路。」
能享有富士康等級優惠的企業寥寥無幾,因此高端製造業流向美國,低端製造業去往東南亞,成為大陸製造業逃生方向。去年,大陸玻璃大王曹德旺,也豪撒10億美元在美國建廠。
憂心忡忡的北京,日前宣稱將改善外資投資環境,也試圖引導大陸製造業升級轉型。不過,能否改變中共體制不正常的政經結構,或許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新唐人記者林瀾紐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