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得伊尹
夏朝末年,夏王履癸,就是那個著名的夏桀並不知曉煌煌夏朝將天祿永終。
他說:「天之有日,猶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矣!」──天上有太陽,就如同我擁有萬民,太陽會死嗎?只有太陽死了,我的王朝才會死。
天下怨尤的百姓這麼問太陽:「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你幾時滅亡,我情願與你一起滅亡。
其實上天早已安排了一切,只是當時沒有誰想到過太陽下了山,明天再升起的時候,可以不是原先的那一個。
包括將要終結夏朝的商侯成湯,也還不知道。當然他很快要知道了。
商湯與友好鄰邦有莘氏聯姻,將有莘氏的公主娶進門來。後來成湯發現,他順便還得到了一個好廚師,這個廚師不僅能料理食材,還能料理國家。
這個人的名字叫伊摯。伊摯做的食物美味,跟他聊天也很有趣,他能從怎麼五味調和、怎麼葷素搭配,再談到四季植物,再引申到國家怎麼樣治理,說的頭頭是道。談天說地中,成湯感覺裨益良多。
《殷本紀》記載:「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湯而無由,乃為有莘氏媵臣,負鼎俎,以滋味說湯,致於王道。」
伊尹的另一個名字叫做阿衡。阿衡想親近成湯但沒有理由,於是他就充當了有莘氏陪嫁的奴僕,背著烹飪用具而來,用烹調食物的滋味做比喻,向成湯闡明治國之道。成湯先任命他為小官,讓他參與政務,伊摯輕輕鬆鬆就能把國務處理好,於是一步步被任命為大官,最後「舉任以國政」。
伊摯這個名字後來幾乎被世人忘記了,商朝建立後,商湯便封伊摯為尹。尹,正也。
人們都以伊尹稱呼他。《殷本紀》也把伊尹叫做阿衡,金文中稱伊尹為「伊小臣」,甲骨文中的稱呼又不一樣,夏商時期的文字還沒完全被破譯,官制也不太清楚,後世都稱他伊尹,那行文至此就開始叫他伊尹吧, 雖然他現在還不是。
《史記‧殷本紀》也記錄了另一個說法:另外也有人說,伊尹是個隱士,成湯聘請他出山,去了五次都無功而返,最後他才答應前往,向成湯講述古代帝王和九類國君的不同作為。成湯任用他主持國政。
現代出土的《清華簡》卻只支持前一種說法。
2008年,一個早年從清華大學畢業的華人,在香港買到一批古代的竹簡──刻在竹子上的書,將它們捐給了清華大學,人稱「清華簡」,上古的很多歷史因它而被解讀,它們證實成湯娶妻時也得到了一個自帶炊具的國師。
尹自天來
上古三代的歷史非常的有意思,與後面的朝代相比,上天的安排似乎更容易看出來。畢竟是「大道之行」的時代啊。國母或者說帝王后、妃的出產地也有準備,這個地方叫有莘國。
大禹的母親是有莘的,夏桀的寵妃妺喜是有莘的,商湯的妻子是有莘的;商朝的繼任者周朝,周文王的妻子也是有莘的女兒,就是後來大大有名的大(音太)姒。文王的兒子、接過父親未竟的重任建立西周的武王,也是從有莘娶的妻子。幾千甚至上萬個邦國並存中原,三朝幾個影響歷史的女性卻同出於一地,相生相剋的大道理在這個小地方演繹的也真的有點太戲劇化了。
不過歷史常常很奧妙,看似偶然,其實更多的是必然。
母儀天下是有後果的──朝代有別,世代不同,可君王或貴族都是有莘的外孫、重外孫、重重外孫、重重重外孫?中華民族的血脈追溯上去,越到源頭越發現,大家真是流著一樣的血啊。
伊尹也來自有莘國。
有一天,一個女子到桑樹林裡採桑葉,在一株空心的桑樹的樹洞裡發現了一個嬰兒。採桑女抱回了孩子獻給國王。有莘國國王讓他的廚師撫養這個孩子。並且派人調查這個孩子的來歷,得到了這樣的報告:其母居伊水之上,孕,夢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東走,毋顧。」明日,視臼出水,告其鄰,東走十里,而顧其邑盡為水,身因化為空桑。
──這個孩子的母親居住在伊河的上游,懷著孕的母親夢到一位神仙告訴她:「你看到石臼出水時,就往東跑,不要回頭看。」第二天,她看見石臼出水了,就將夢告訴了鄰居。她向東跑了十里地左右,忍不住回頭看了一下,只見居住的村子已被洪水淹沒了。因為她回頭看了,就再也跑不了了,身體化成了一棵空心的桑樹,這個孩子就是在那棵空心桑樹中得到的。
這件事記載在《呂氏春秋》裡,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伊尹身世的記載。這個來歷不凡的孩子,就這樣來了人間。
伊尹成人後,成為有莘國貴族子弟的家庭教師,當然他的烹調功夫也很了得。
成湯娶有莘國的公主為妃子,伊尹為了接近成湯,放棄他的老師職業,背著烹調的器具,作為公主陪嫁隊伍的一員,來到了商方國。
伊尹彩像,清人繪。(公有領域)
伊尹不是來做廚師的,他是來做國師的。成湯不知道伊尹沒關係,伊尹知道成湯。應了一句話:「師父找徒弟,不是徒弟找師父。」
周公說:「我聞在昔成湯既受命,時則有若伊尹,格於皇天」。──過去成湯得到上天的授命,適於其時者就有如此之人,就像伊尹,是皇天上帝安排來的。
上天降災警告夏桀,也降伊尹於下界,伊尹銜命而來,所以想辦法到了成湯的身邊。他說:「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此道覺此民也。非予覺之,而誰也?」
──上天生育此間的人民,讓先知先覺的人教導後知後覺的,叫較早明白的人開導較晚明白的人。我,是上天臣民中的先覺者,就應該以堯舜之道教這裡的人有所覺悟。如果我不去使他們有所覺悟,那麼又有誰去做此事呢?#
參考文獻:
1.《尚書正義》
2.《史記》
3. 《清華簡》
4《呂氏春秋》
5.《墨子》
6.《孟子‧萬章》
神傳文化之中國歷史研究組
反饋信箱:zglszs@feitiancollege.org
點閱《中國歷史正述》系列文章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王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