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而為痛悔遲2:守房守太微,天譴滅佛罪

Facebook

第二章 守房守太微,天譴滅佛罪

(接前文 逆天而為痛悔遲1:453-2018年天象揭祕 (點擊這裡)

上一章,我們講述了火星守氐的重要天象,展示了天象和人間「天人合一」的精妙對應。這一篇,開始揭示「五代第一明君」柴榮逆天而行,遭受天譴的教訓。

世人對歷史的認知,因為只侷限在事情的表面,看不到深層的因果關係,所以常常背離天道。本篇的主人公後周世宗柴榮,一直被認為是少有的明君,從古到今,人間一直為他的英年早逝惜憐嘆婉——但是在天道衡量,這卻是一位逆天的帝王,兩度凶險的天象,把柴榮逆天的大罪,刻寫在了天象之上。



圖2-1:954~955年凶險天象——熒惑守太微(後周世宗登基顯德元年~二年)

1. 熒惑守太微,預示滅佛罪

太微垣,在天象學上代表朝廷政府。火星熒惑是天罰,熒惑守太微,是天譴帝王,或帝王殞命、朝廷顛覆的預兆。

後周世宗柴榮954年初登基,當年漢歷年底(955年初),就出現了熒惑守太微的凶險天象,預兆著將有一場天譴的降臨。

955年夏五月,當火星走完了守太微的天象,再犯(經過)太微垣的時候,柴榮開始了全國滅佛,下詔大毀佛寺。境內佛法寺廟,除了有皇帝題字的可保留外,每縣只留一寺,其它盡毀。全國共拆寺院30360所,只保留2000餘所重點寺院,毀佛像鑄錢,逼近百萬僧尼還俗[1][2]。

滅佛可是天大的罪業。柴榮之前,有三位帝王滅佛,都是壯年暴死,禍及子孫。

北魏太武帝滅佛

北魏鮮卑族帝王拓跋燾戰功赫赫,親率鐵騎踏平四國,一統北方。他推崇道教,推動了「天師道」在北魏的傳播。但是31歲時,在漢人重臣崔浩的慫恿下,不顧自己的國師、「天師道」創始人寇謙之的反對,下詔令50歲以下僧侶還俗,以增加兵員、勞役、賦稅。39歲時下了最嚴厲的滅佛詔,在全國搗毀佛像、焚燒佛經、拆除寺院、活埋僧侶。道教因為無法普度眾生,興道的功德比興盛佛法的功德要小,所以抵不上滅佛的天大罪業。拓跋燾45歲時被宦官殺死,兩個兒子(太子和恭宗)也相繼死於宦官之手。

北周武帝滅佛

北周武帝宇文邕,也是戰功卓著,一統北方。他32歲佛道齊滅,奪寺4萬所,焚毀佛跡,強迫300萬僧尼還俗,使北方佛法幾乎滅跡。36歲正在春風得意、在京城集結大兵,準備御駕親征之際,暴病而亡。不久宇文皇族被楊堅殺絕,江山被隋朝取代。

儘管宇文邕生前揚言不怕下地獄,唐朝吏部尚書唐臨,卻在他的紀實筆記《冥報記》一書裡,記下了這樣一個故事: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御膳官拔彪,到隋文帝楊堅時還是御膳官。一日暴死,但胸口一直溫暖,家人不敢入殮。三日後拔彪醒來說:「帶我見皇上,周武帝傳話了。」他見楊堅後,說他到陰間見到周武帝受酷刑,如何如何,還請他帶話給隋文帝,說:「大隋天子以前曾是我的同事,如今的國庫,也都有我的積蓄。我生前滅佛,現受大苦,請他替我作功德。」於是楊堅通令天下,每家出一錢,為武帝超度。

唐武宗李炎

唐武宗李炎也有戰功,派兵平定藩鎮叛亂,擊敗回鶻,穩定了漠北。他篤信道教,但不信佛,26歲登基後就開始為難佛教。32歲正式下詔滅佛,明令拆除寺廟4600餘所,小寺院4萬餘所,每郡只留一寺,焚毀佛經,燒熔佛像鑄錢,強令26萬多僧尼還俗[3],史稱會昌滅佛。但是當時藩鎮勢力大,信佛的人很多,滅佛聖旨在一些地方受到抵制。第二年武宗暴死,年僅33歲。

柴榮不懂這些歷史教訓,強制推行滅佛,面對手下人敬天畏佛的心理,他甚至說:「佛是佛,像是像。佛連身上的肉、眼都能施捨,砸佛像鑄錢,佛也會同意的,如果我的身體可用來救濟民眾,我也在所不惜。」

柴榮下令毀天下佛像鑄錢,只要家中私藏五斤以上的銅佛像,不上繳即判死刑。一時天下佛像幾滅。鎮州(今河北石家莊正定縣)大悲寺有一尊銅製高大的觀音像極為靈驗,去砸佛像的人都折斷手腕而死,無人敢再動。柴榮「御駕親征」,自己上陣用大斧子砍毀菩薩胸部!親自推動滅佛運動。

滅佛4年,迎來了一個更凶險的天象。

2. 逆行守房,天責逆王



圖2-2: 西元959年天象圖——熒惑逆行守房宿,柴榮滅佛遭天責。


許多人知道「熒惑守心」是歷史上最凶險的天象,很少聽說「熒惑守房」。其實,《史記》是把「熒惑守心、守房」相提並論的。《史記‧天官書》上講:「(火)犯守房、心,王者惡之」。可見,熒惑守房,也是帝王的天難。

柴榮滅佛的第五年,959年夏四月,他親率大軍北伐契丹,欲收復幽雲十六州[4]。柴榮率軍兵不血刃,42天連收3關3州17縣,寧州(今天津靜海)、益津關、瓦橋關(今河北雄縣)、莫州(今河北任丘)、瀛州(今河北河間)守將王鳳而降,而後攻下了淤口關(今河北霸州東信安鎮),另有孫行友的獨立武裝攻克易州(今河北易縣)獻上。其中莫州、瀛州是後晉兒皇帝出賣給契丹的幽雲十六州中的兩州。

柴榮收復這些中原故土,是不朽的歷史功勳。在他春風得意,欲奪取幽州,登高台觀軍之時,聽說高台名叫「病龍台」,頓時無語,跑馬下台。當晚得了怪病,胸生惡瘡——這個位置,正是他用長斧砍觀音像的部位。

出乎所有人意料,在兵鋒正盛,士氣正旺之時,柴榮火速撤兵,並安排後事。此時已是959年漢歷夏五月,正是熒惑守房宿之時。

3.欲破預言,卻入天網

《宋史》記載:柴榮撤兵途中,得到一塊三尺長的木頭,上面寫著「點檢作天子」[5],大驚!以為這是讖語預言,預示著他身邊的點檢——張永德要篡位!這位張永德,是後周開國皇帝郭威的女婿,而柴榮是郭威的內侄、養子。五代時期,可是有過先帝女婿搶了先帝兒子皇位的事,23年前,石敬瑭就是這樣取代後唐,建立後晉王朝的。

柴榮一回到汴京,就解除殿前都點檢張永德的職務,把自己最忠實的大將趙匡胤升為殿前都點檢[5]。柴榮以為如此破掉「點檢作天子」的預言,卻恰恰走進了預言的天網。

柴榮去世後,幼子即位半年,次年正月初三,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就在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取代後周建立宋朝,實現了「點檢作天子」的預言。

4. 預言對天象,罪惡映天譴

王樸的預言

柴榮敬天、信神、信道教,但是不信佛,所以才能走上滅佛逆天之路。他很信命,曾經問精通術數的諫議大夫王樸:「朕的帝位有幾年?」王樸答道:「陛下用心以天下蒼生為念,天高聽卑,自當蒙福。臣固陋,輒以所學推之,三十年後非所知也。」柴榮大喜:「若如卿所言,朕當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柴榮帝位只有五年六個月,五六三十,正合讖語預言設迷的方式。史書認為這應該是王樸委婉的說辭。[6]

王樸懂天象,和司天監一起制定過新曆法,他不泄漏天機是隱諱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柴榮獨斷專行,殘暴寡恩,事無大小,百官都只有聽命的份[7],群臣辦事稍有不好,常被柴榮處以極刑,平素有才幹的也不例外[8]。難怪司天監用極為委婉的辭令回答柴榮,並在後來隱諱地記下了天譴天子的天象。

天兆大凶,人間異動

《舊五代史‧天文志》對柴榮生命最後一年的天象,有如下記載:

(1)顯德六年(959年)熒惑在心宿、房宿之間呈「勾」狀 「己」字形,歷時幾個月[9]——對照上面天象圖,就能看出這是「熒惑守房、天責逆王」的凶象。

(2)「火星與心宿經度重合、光芒相射」[9]——對照上面天象圖,就能看出這是7月23日「熒惑犯心、危及帝君」的凶象。

《史記‧天官書》早有記載:「(火)犯守房、心,王者惡之。」再看天象圖,熒惑犯心的7月23日,正是柴榮罷免了「殿前都點檢」張永德的兵權,把這個最重要的職位(相當於京城軍隊及禁軍的總司令),授予大將趙匡胤的日子[1],天人完全合一,一日不差!柴榮的努力,親手給趙匡胤取代後周建立北宋大開方便之門。人間的異動,和熒惑犯心的天象完全對應。熒惑犯心後柴榮病危,7月27日,火星凌犯心宿尚未離開的時候,柴榮斃命。

天象預示的人間事件,都是近期的,像這次熒惑守房犯心的精準,和上一章熒惑守氐天象那樣一日不差的,很少,一般都有提前或錯後。這是因為天子做了額外的大壞事或大好事,造成的減壽或延壽,一般不超過三年。因此,在唐朝著名天文學家李淳風的天象學專著《乙巳占》裡,常會看到「近期七日、近期一年、不出三年」之類的預測範圍。這種時間的錯動,正是天象對天子功德或罪惡的銘刻。

「英明蓋世」,罪惡彌天

柴榮被後世喻為「五代亂世第一明君」,他勤儉治國、全面改革、開疆擴土、戰功赫赫,卻壯年暴死,年僅39歲。後世一直在惋惜他的「英年早逝」,但是,都沒有探究他壯年暴死的原因——孤立地看個案,看不出根源,在歷史「共案」的對比中,就能看出答案。

歷史上把周世宗柴榮,和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相提並論,因為他們都滅佛謗法,史稱「三武一宗滅佛」,結局是驚人的雷同:壯年暴死、禍及子孫,滅佛甚者,江山易主。回顧柴榮掄起長斧當胸砍毀觀音像的猖狂,看看柴榮胸生惡瘡速死的絕望,955年、959年,兩度天象展現天譴,昭示著柴榮滅佛不思悔改的罪惡。歷史就是這樣一次次地強化著教訓,警醒後人。(未完,待續)

註釋:

[1]《舊五代史‧周書‧世宗紀》。

[2]《新五代史‧周本紀》。

[3]《舊唐書‧武宗本紀》。

[4]幽雲十六州,也叫幽薊十六州、燕雲十六州。936年,後唐王朝的大將石敬瑭,為奪皇位,出賣幽州(今北京市,金朝稱為燕京)、薊州(今天津薊州區)、瀛州(今河北河間)、莫州(今河北任丘)、涿州(今河北涿州)、檀州(今北京密雲)、順州(今北京順義)、新州(今河北涿鹿)、媯州(音歸,河北張家口懷來縣東)、儒州(今北京延慶)、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山西靈丘)、雲州(今山西大同)、應州(今山西應縣)、寰州(今山西朔州東馬邑縣)、朔州(今山西朔州),共十六州給契丹,並自稱兒國。十六州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從此中原門戶盡失。

而中原在五代時期丟失的不止16州。在石敬瑭建立後晉之前,後唐滅後梁之戰時,寧州(今遼寧大連瓦房店市)和營州(今遼寧省朝陽市)就被契丹趁機奪取。石敬瑭的岳父李嗣源統治的後唐王朝,又被契丹占據了平州(轄境今河北秦皇島市盧龍、撫寧、昌黎三縣及唐山市全境),契丹滅後晉時又占據了易州(今河北易縣)。

後晉開國兒皇帝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後,契丹把瀛洲、莫州東面的乾寧軍改建為寧州(今天津靜海),這個寧州不是幽雲十六州中的大州。後周世宗柴榮親自收復了三州,就是寧州、莫州、瀛州,親自收復了益津關、瓦橋關(今河北雄縣)、淤口關(今河北霸州東信安鎮),並改瓦橋關為雄州,改益津關為霸州。

[5]《宋史‧太祖本紀》:「世宗在道,閱四方文書,得韋囊,中有木三尺餘,題云『點檢作天子』,異之。時張德為點檢,世宗不豫,還京師,拜太祖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以代永德。」

[6]《五代史補‧卷四》。

[7]《資治通鑑‧後周紀》:「(954年即位之初)帝違眾議破北漢,自是政事無大小皆親決,百官受成於上而已。」

[8]《資治通鑑‧後周紀》:「然用法太嚴,君臣職事小有不舉,往往置之極刑,雖素有才幹聲明,無所開宥。」

[9]《舊五代史‧天文志》:「顯德六年(959年),六月庚子(8月3日),熒惑與心大星合度,光芒相射。先是,熒惑勾己於房、心間,凡數月,至是與心大星合度,是夜順行。」

對照上面天象圖,很容易明白上面說的是959年熒惑守房宿的軌跡,呈「勾」狀「己」字形,但是,火星走到與心宿經度相同的位置,是7月23日21時36分33秒。此時心宿心大星和火星的赤經同為16h29m25.11s(JD2000)。查方詩銘、方小芬著的《中國史曆日和中西曆日對照表》,7月23日是己丑日,可見史料的記錄,誤差11天,但是記錄的天象沒錯。

古代是肉眼觀天象,誤差難免;史料全憑手抄,傳抄中的訛誤並不少見。7月23日晚上九點多發生的「火心合度、同經輝映」,記錄成後半夜7月24日的庚寅日,是在肉眼觀測的誤差之內,而傳抄中把「庚寅」日抄成「庚子」日,這也不難理解。

同是 《舊五代史‧天文志》,記載的日食就很準確。其中說:周太祖廣順二年(952年),四月丙戌朔(4月27日)日食,經現代天文學驗證,在開封可以看到太陽帶食而出。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王馨宇)

相關鏈接: 逆天而為痛悔遲1:453-2018年天象揭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