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還有多少?每天在消失!

Facebook

【新唐人2017年04月14日訊】中國傳統節在日漸消失,來看以下来自網絡的報導:

人日節

人日節,又稱「人勝節」、「人慶節」等,在農曆正月初七,是人類的生日。

「人日」源於古老的創世神話傳說。據《占書》記在: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

上巳節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論語》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就是寫的上巳節的情形。

花朝節

花朝節,俗稱「花神節」。南宋楊萬里的《誠齋詩話》謂「東京二月十二日為花朝」。

花朝節由來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書》中已有記載。節日期間,人們結伴到郊外遊覽賞花,稱為「踏青」。

天穿節

天穿節又叫補天節,為正月二十日(宋代以前為正月二十三日)。源於女媧補天的神話故事,形成於漢代,在東晉成俗,宋代盛行。

天貺節

天貺(kuàng)節,又稱「六月六」、「回娘家節」、「蟲王節」等,節日活動較少,主要是藏水、晒衣和曬經書,婦女回娘家,人畜洗浴,祈求晴天等活動。

天灸日

農曆八月初一為天灸日,這一天露水可療疾明目。

古人奉岐伯為醫神,民間祭祀之,故稱天灸日為「天醫節」。此外,天灸日民間忌諱下雨,所以有「八月初一下一陣,旱到來年五月盡」之諺。天灸日為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最好時機。

觀蓮節

傳說農曆六月廿四是荷花的生日。宋代已有此節。這一天有划船、觀蓮等活動。凡有池塘種荷花的人,用紙做燈,內放蠟燭,點亮後置於水面,任其飄去,表示慶祝。

寒衣節

寒衣節為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民間稱為鬼頭日,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三大「鬼節」。

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因此,十月初一,又稱為「燒衣節」。

尾牙節

傳說中,尾牙節是拜祭土地公的活動,這一節日主要流行於東南沿海,尤其是閩台地區。每年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稱為「做牙」。二月二日為最初的做牙,叫做「頭牙」;臘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後一個做牙,所以叫「尾牙」。

(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