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輝: 九三學社和臺盟知名人士的難言人生(下)

Facebook

在中共的語境下,「民主黨派」指的是除中共以外八個參政的政黨的統稱,即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革)、中國民主同盟(民盟)、中國民主建國會(民建)、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中國農工民主黨(農工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和臺灣民主自治同盟(臺盟)。說好聽點的這八個參政黨,在中共一黨專制下,無疑只是花瓶而已,因此它們又被稱為「衛星黨」。

這些「衛星黨」在中共建政前後為中共實施統戰發揮了不小的作用。然而,它們雖然被中共稱為「肝膽相照」,雖然為中共立下了大功,但它們卻在中共掀起的政治風暴中,不能倖免。特別是在文革中,包括大批民主黨派高官、工商業者上層代表人物以及少數民族、宗教、華僑的頭麵人物,非黨高級知識份子等都被抄家、被揪鬥。

本系列將盤點一心追隨中共但被中共迫害的民主黨派高官和知名人士。本篇說的是九三學社和臺盟中央的高官和知名人士。

九三學社是抗日戰爭結束之後,於1946年5月4日正式成立的,其之所以稱為「九三學社」,是為了紀念中國戰區日本投降日。其成員以科技界高、中級知識份子為主,常見職業為教師、醫師、工程師等。從其成立之日起,就積極協助中共統戰,並在中共即將建政前,發表了擁護中共召開新政治協商會議宣言。

臺盟,全稱是「臺灣民主自治同盟」,1947年成立,成員主要是「居住在中國大陸的臺灣省人士」。

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常委陸侃如之死

1949年後任山東大學副校長的陸侃如和妻子馮沅君是北大的同班同學,馮沅君的二哥乃是北大哲學系知名教授馮友蘭。1931年,陸侃如和馮沅君合著六十萬字的《中國詩史》,有人認為這是「一部具有開拓意義的中國古典文學專著」。次年,他們又合著《中國文學史簡編》,此書被譯成多種文字。其後,他們一起赴法,就讀於巴黎大學研究院,並雙雙獲得文學博士學位。1947年,二人來到山東大學任教,此後創作頗豐。

1953年,陸侃如加入九三學社,成為九三學社山東地方組織創始人之一,歷任九三學社中央常委、青島分社主任委員、濟南分社籌委會主任等職。

1957年4月30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公開號召民主黨派討論「教授治校」問題,包括陸侃如在內的少數親歷見證過蔡元培時代的「教授治校」的高級知識份子,積極回應這一號召,結果被打成了「右派份子」。被打成「右派」之後,陸侃如當副校長時期情感出軌,與女下屬發生婚外戀情的個人私德也遭到公開揭發。在山東省委副書記夏征農到會參加的批鬥大會上,馮沅君公開表態說:「我大半生與『老虎』同衾共枕,竟無察覺,是得了神經麻痺症吧?」

這裡的「老虎」,是馮沅君對於丈夫陸侃如的昵稱。馮沅君還稱「在去年鳴放中,陸侃如暴露了他的反黨反人民反社會主義的醜惡面目,墮落為右派份子。在政治上是反動的人,他的學術思想不可能不是反動的」。夫妻之情在政治高壓下被撕裂如此。

不過,很快,馮沅君也遭到了同樣的厄運,1958年遭「拔白旗」,馮沅君不得不每日去千佛山砸礦石。1963年,馮沅君的命運有了轉機。她被任命為山東大學副校長。

文革爆發後,夫婦二人再遭厄運。陸侃如成了「死老虎」,馮沅君成了「反動學術權威」,屢遭批鬥,唯一的工作是掃學校的走廊和廁所。1967年,陸侃如被以政治反動和生活腐化的罪名收審關押。1968年,馮沅君提出離婚申請。1971年12月,山東省公安機關軍管會決定,對陸侃如「免予刑事處分」,建議原單位給予行政處分。山東大學給予陸侃如「撤銷教授職務」、工資降至高教九級的處分。

1974年6月17日,以教授二字為「罪惡標誌」的馮沅君,因直腸癌醫治無效離世。三年後,陸侃如亦去世。作為知識份子的他們,不僅經歷了一個又一個運動,而且可悲之處在於他們1949年後的創作全部打上了時代的烙印:比如在每個章節的結尾都大量引用毛的話,以證明中國文藝按毛思想發展前進的。這也使得他們的研究無論是在數量還是品質上,都無法與三四十年代相比。

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常委袁翰青去放牛

袁翰青是當代知名的有機化學家、化學史家和化學教育家,畢業於美國伊利諾大學,並獲博士學位。回國後,先是在南京中央大學教書,後任甘肅科技館館長。1944年,他參加九三學社的前身。中共建政後,先後任文化部科學普及局局長、商務印書館總編輯、中科院西北分院秘書長和中國科技情報研究所研究員。

1957年的反右運動中,袁翰青被打成「右派」;文革中他又頂著「反動學術權威」的帽子,被輪番批鬥、隔離審查,直至被送到河南勞動改造。根據他在干校的簡單日記,3年中他放牛、餵豬、挖塘泥、修田埂、插秧、撓秧、參加一天18個小時的割麥大會戰,同時還要寫交代材料,接受批判。一次放牛時,袁翰青差點兒被牛頂死。

據其女兒袁其採回憶,袁翰青非常喜歡蘇東坡的一句詩「事如春夢了無痕」,後來曾改為「事非春夢豈無痕」,使他這樣感觸的,主要還是政治風雲的變幻。

不過,樂觀的天性讓他終於捱過了文革。1994年袁翰青離世。

臺盟創始人謝雪紅慘遭多次批鬥

根據中共黨史,發生在臺灣1947年「二二八」事件中一個頗有影響的人物正是臺灣土生土長的謝雪紅。暴動失敗後,謝雪紅離開臺灣,前往香港、上海,並創辦了臺盟。

那麼,謝雪紅又是如何與共產黨產生瓜葛的呢?早在臺灣時,謝雪紅就受到共產思想影響,後來來到大陸,加入中共,1925年底去蘇聯留學。1928年,留學回來的謝雪紅等人在上海決定成立「臺灣共產黨」,旨在推動在臺灣的暴動,與中共一樣,臺共也接受共產國際領導。其曾先後兩次被捕。謝雪紅的丈夫楊克煌是中共黨員。

中共建政後,謝雪紅成為中共的座上賓,歷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政務院政法委員會委員、全國民主青年聯合會副主席、全國婦女聯合會執行委員、臺盟第一屆總部理事會主席等。

與其他民主黨派高官一樣,在毛和中共發起的一次次運動中,謝雪紅也難逃厄運。1957年反右運動中,她被打成「右派」。依據謝雪紅口述、楊克煌筆錄的傳記《我的半生記》中所附年表記載,謝在1966年文革爆發後,在1966年到1969年之間,曾多次被臺盟各派批鬥,其被批鬥記錄如下:1966年9月3日至14日,在永安裡住家總共有四次被抄家和批鬥;1967年4月14日,再被抄斗;1967年4月29日,在臺盟機關遭批鬥;1969年3月1日,遭開會批鬥……

在臺盟對謝雪紅的十次批鬥大會中,可以說是幾乎把1952年整風運動裡的「罪狀」重新又翻炒一次。北京的《光明日報》說:「謝雪紅在1947年混入共產黨,十年來她以『老革命』和『228女英雄』自居,目空一切唯我獨尊。」指其「放出許多毒箭」,向中共進攻。因此,謝雪紅頭頂的帽子有「反黨、反社會主義」,「共產黨叛徒,228的逃兵」等。

處於此種壓抑環境中的謝雪紅,很快得了肺癌,並於1970年11月5日離世,終年69歲。由於她的被批鬥的身份,她不是死在病房裡,而是死在醫院的走道上。

結語

除了上述這些人,遭到中共迫害乃至迫害致死的九三學社和臺盟成員還有不少,如九三學社中央主席許德珩,九三學社中央常委王家楫,九三學社中央委員劉錫瑛,九三學社青島分社主任委員張璽,臺盟福建省支部主任委員王天強等。歷史上的一件件血淋淋的迫害事實,不知可否讓仍沈迷於中共統戰糖心中的民主黨派人士清醒。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