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抗戰真相:東北抗聯是蘇聯任意驅使的棋子(下)

Facebook

【新唐人2017年01月12日訊】1932年至1933年期間,東北的游擊隊在中共極左路線的指引下,奉行「實行土地革命,創造蘇維埃政權,武裝保衛蘇聯」的宗旨,一邊與日軍打游擊,一邊又大搞所謂「打土豪、分田地」,與東北地區的地主武裝開戰,結果民心盡失,部隊損傷嚴重,眼看就要全軍覆沒,中共首腦們才意識到在東北繼續執行這樣的政策是死路一條,決定轉而搞所謂「統一戰線」。

中共在東北打着「一致抗日」幌子併吞其他抗日武裝力量

1933年1月中共發出《一•二六指示信》,要求東北游擊隊停止「土地革命」和「建立蘇維埃」的做法,將工農紅軍改為「人民革命軍」,並和其他反日武裝建立所謂「反日統一戰線」。

1933年5月,中共把自己掌握的東北武裝力量全部集合起來,成立了「東北人民革命軍」,當時的總人數不足1萬人。

1934年,駐共產國際中共代表團曾向中共滿洲省委指示:在和非黨的抗日武裝搞統一戰線時,重點要對他們的部隊中下層首領進行抗日宣傳教育,「並在條件成熟時,把一部分隊伍拉出來,吸收他們參加到黨的隊伍中來。」

從「東北抗日聯軍」到蘇聯紅軍第八十八旅

1936年2月,「東北人民革命軍」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在一致抗日的幌子下,中共在東北陸續收編了東北軍的一些舊部和一些佔山為王的綠林武裝、鬍子(土匪)部隊,並聯合了「東北抗日義勇軍」、「東北民眾救國軍」、「中國自衛軍吉林混成旅」等自發組織的抗日隊伍。

到1937年12月,「東北抗日聯軍」共編成11個軍,人數最多時達到3萬人。其中第1至第7軍是中共黨組織直接領導武裝,第8、9、10、11軍是統戰性質的非黨抗日武裝。

1937年「七七事變」後,「東北抗日聯軍」曾積極配合關內的抗日軍隊作戰,但很快就陷入日本關東軍的重重包圍之中。

從1938年到1940年期間,由於日寇的經濟封鎖和毀滅性「掃蕩」,東北抗日聯軍的軍隊補給日益困難,東北抗聯損失極大。一些堅決抗日的聯軍將領戰死後,抗聯軍內大批將領帶領手下的人馬投靠了日軍,也有不少將領是戰敗被俘後變節投日,成為出產漢奸最多的軍隊。

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中共滿州省委的軍委代理書記楊靖宇,就是在部隊被日本關東軍打散後遭內姦出賣而戰死。

中共喉舌媒體人民網2012年10月18發表的《楊靖宇抗聯部隊為何多出叛徒:三大原因揭秘》一文中就曾提到,東北抗聯一師師長程斌叛變時,不僅帶走了104人去投日,而且還帶領日軍「討伐隊」抄了楊靖宇的後路,把楊靖宇的抗聯部隊逼上了絕路。

這篇文章還專門討論了「抗聯部隊怎麼出了那麼多叛徒?」的問題。文章解釋稱,造成這種局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抗聯的部隊成分複雜,「魚龍混雜」,容易出現「倒戈」、「嘩變」;二是抗聯的生存條件惡劣,一旦部隊物資斷絕,食不果腹,一些為了不餓死才來當兵的人就會動搖。

在此期間,陸續有被日軍打散的東北抗聯軍隊請求進入蘇聯境內整休。而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爆發,正在西線與德軍作戰的蘇聯與日本簽訂了互不侵犯的中立條約。因而,對於過境的東北抗聯軍人,蘇聯都是先要求他們交出武器,然後把將領和士兵分離。再把將領扣押起來,監禁一段時間後再設法遣返中國。士兵們則直接就被蘇軍送到火車站,從新疆遣返回中國。

1941年春至1942年夏之間,東北抗聯主力部隊隻剩下約1000人,被迫再次退入蘇聯境內「整訓」。這次抗聯的軍隊進入蘇聯後即被改編為蘇聯紅軍第八十八旅,被禁閉在伯力東北七十公里的深山密林黑龍江邊的費士克,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二十六公里處分別建立了南北兩個野營。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後,這支部隊才又跟隨蘇聯軍隊殺回東北,搶佔東北的戰略重鎮,接受日本軍隊的投降。

東北抗聯是蘇聯可任意驅使的棋子

知名學者張宏傑2016年9月18日發表了一篇題為《說東北抗聯是為「武裝保衛蘇聯」而戰過於簡單化》的博文,引述谷麗娟編著的《中共黨史若干理論研究》中的材料指出:當年「九•一八」事變的發生讓蘇聯感到了威脅,于是斯大林把中國東北抗聯當作了「武裝保衛蘇聯」戰略棋盤上的一個可任意驅使的棋子。

據該文介紹,當時共產國際將東北抗日聯軍置於自己的直接領導之下。「東北地區的政治路線、組織路線、游擊戰爭的戰略、東北黨組織機構的設置及主要負責人的任免去留的決定,都由莫斯科做出。」

文章稱,在蘇日關係緊張時,蘇聯就希望抗聯力量發展壯大,以便拖住日本,減少日本進攻蘇聯的可能性,同時讓東北抗聯為蘇聯收集日軍的情報;而在蘇日關係好的時候,蘇聯就把抗聯的存在當作影響日蘇關係的負擔,常常做出削弱抗聯力量的行為。

例如:蘇聯1935年低價把「中東路」「讓售」給日本後,蘇日關係曾一度變得熱起來。于是蘇聯將抗聯第十一軍軍長祁致中,北滿抗聯總司令、第三軍軍長趙尚志和抗聯第六軍軍長戴鴻濱逮捕並關押在蘇聯,直到諾門坎事件發生,日蘇關係又趨緊張時,才將這三位抗聯的負責人釋放回國。

1941年蘇聯與日本簽訂《日蘇中立條約》,蘇聯承認「滿洲國」領土完整、不可侵犯,日本承認蒙古獨立與完整。此後,蘇聯立即不讓抗聯在東北開展游擊活動。

香港開放雜誌刊發的《中俄怎樣插手東北抗日?》一文評論說,因為「東北抗聯」聽命於中共和共產國際(蘇聯),就獲得了中共半個世紀的宣傳與教科書記載,被中共標榜為「在白山黑水間英勇抗日」的代表。而大批艱苦抗日的可歌可泣的義勇軍,因為不歸中共領導,僅被中共的宣傳作為「陪襯」提及。以致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只知道有東北抗日聯軍,不知道有東北抗日義勇軍。

(唐迪總編/責任編輯:明軒)

相關鏈接: 14年抗战真相:〝九一八〞后谁在东北抗日(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