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慎坤:誰在煽動台海再打一場內戰

Facebook

《環球時報》2017年年會可謂火爆異常,話題涵蓋了中日韓關係、南海問題等多個領域。不過,最具煽動性的話題還是關於「台獨還能猖狂多久」?。在討論中,包括軍界人士和國台辦前高官以及臺灣來的學者,都在鼓吹和平統一臺灣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並且斷言:2020年前後台海必有一戰!

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王洪光中將斷言:「2020年前軍事衝突是肯定的,2020年前後要爆發台海戰爭,很可能一舉奪取臺灣。」王洪光中將還引用了一大串數據:稱《環球時報》的民調顯示:7億網民中有93%支持用武力解放臺灣。新加坡的《聯合早報》,這是個白領經常看的報紙,也有83%同意以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統一臺灣。

國台辦前副主任王在希表示「基本認同」王洪光的言論,認為「和平統一的可能性正在喪失」!打與不打「關鍵就看大陸的決心。」王在希認為:「台獨」分裂勢力在臺灣已經做大,現在臺灣島已經沒有其他的力量能夠遏制住「台獨」,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在臺灣「台獨」分裂可能已經走上不歸路。很清楚,原來遏制「台獨」主要是國民黨,現在國民黨已經不行了,他已經沒有遏制的能力了。王在希認為,解決臺灣問題不一定有時間表,但要有緊迫感。蔡英文上臺,表面上是形式變壞了,但有可能加速祖國統一的進程。中國強大了,一定會走向統一。

臺灣前「立法委員」、臺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邱毅先生認為,兩岸走到了關鍵時刻,存在武力統一、和平統一、在武統壓力下的和統、不統不和、獨立五種選擇。台獨是不是臺灣的主流民意?台獨在臺灣是政治正確,但有時候是鼓勵出來的。蘇琦的民調顯示,台獨是民意的假象。真正支持台獨的人沒有那麼多。特朗普和蔡英文的電話,對蔡英文來說是短多長空,蔡英文當然知道自己是棋子,棋子就有可能變棄子。特朗普會謀求臺灣軍購、讓臺灣進口美國豬肉,臺灣承受不了。所以通話之後蔡英文變得很低調,因為壓力變大了。潘多拉的盒子打開了,蔡英文現在內憂外患。

中華美國協會高級顧問彭光謙認為,台獨的喪鐘已經敲響了。猖狂了,末日就到了。現在看,我們的和平誠意已經表達得非常充分了,臺灣回歸祖國的時機正在成熟。島內的政治生態、社會基礎很難支持和平統一,外部力量也不會希望和平統一,特朗普已經打開了機遇之窗。

胡錫進認為,要重塑台海局勢,必要時軍機可以飛躍臺灣島,宣誓主權。

環球時報網羅一批利令智昏的重量級人物,公開煽動再打一場內戰,這意味著海峽兩岸同胞又要自相殘殺,中華民族或將付出不可預知的代價甚至是毀滅性的打擊。中國在其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史家公認的「五大盛世」加起來不足300年,而見諸史料記載的戰爭就有3800餘次。最慘烈的時候,幾乎把自己人殺光!這樣的慘劇遠的不說,隻說說上世紀發生的國共內戰。

自1927年到1949年間,國共之間發生過多次內戰。即使在抗日戰爭期間,內戰也沒有停止。1945年抗日戰爭取得勝利後,國共本可以共創和平,1945年8月,蔣介石在日軍投降前後三次發電邀請毛澤東到重慶商談,毛澤東同周恩來、王若飛前往重慶進行談判,並10月10日,國共簽訂《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雙方同意避免內戰,但彼此之間未能建立互信,也沒有達成和平共識。

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主張要在中國建立「消滅私有制」的社會主義國家,並且主張以武裝割據鬥爭的路線奪取政權。而領導國民政府、以蔣中正為首的中國國民黨則以共產主義是一種專政政體,國民的私有財產和經營權應受到保護,並要求毛澤東放棄軍權,實現國家統一。而以民盟為首的民主黨派主張雙方都交出軍隊,軍隊歸國家所有,建立多黨制的民主國家。

國、共雙方的矛盾愈發激化且難以調和,于是爆發了一場血腥的內戰,雙方傷亡人數超過千萬!在歷經了遼瀋、徐蚌(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後,中華民國軍隊節節敗退。1949年,解放軍渡過長江,佔領南京總統府,國民黨政權被迫逃離大陸退守臺灣。

對於現代戰爭的殘酷性,已經退役的劉源上將在2013年「兩會」上有過一番警示:「作為軍人我又特別需要和方方面面的人士特別是和老百姓說清楚,戰爭是什麼,因為和平時間很長了,這麼小的小孩不知道打仗是什麼樣,其實是很殘酷的,代價很大的。可以用別的方式解決的情況下,沒有必要用極端的暴力手段來解決。」

當年,國際問題專家張蘊嶺也認為,崛起的大國有兩個最大的風險,一是高估自己的實力,導致盲動;二是國家政策被極端勢力和輿論綁架。張蘊嶺對媒體報導和評論提出批評:「我們的媒體幾乎都是說對自己有利的理由。單向輿論引導,使大家走向單向方向,容易產生誤導。應該讓網民有綜合的評價能力。」現在的輿論導向讓人感覺就隻剩下「打」這一個辦法了,那麼,到最後,民眾可能會更失望。「如果你不打,說明你更軟。而簡單地去打,去奪島,可能也會達不到你想要達到的目標。」

張蘊嶺強調:「我覺得中國要冷靜、淡定和謹慎。」如果不謹慎處理引起了戰爭,就無法預料結果。可能會暫時取得領土上的勝利,但是會花費巨大的精力,投入巨大的資源,需要更長的時間去重新塑造一個有利於中國繼續發展的環境。

──轉自《作者博客》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