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國留德女生遭性侵 難民犯案 政策成焦點

Facebook

【新唐人2016年12月08日訊】2名留學德國的中國女生先後在北威州波鴻市被同一名伊拉克籍的難民申請者強姦,連繫一名19歲德國少女日前被17歲阿富汗難民強姦後溺亡,導致德國難民政策成為社會輿論焦點。

兩名留德女生先後遭性侵 警方鎖定1嫌犯 確定為難民

週二(12月6日)中午,德國北威州波鴻市(Bochum)警察局舉辦新聞發布會,披露涉嫌2名中國女生遭強暴的犯罪細節。嫌犯週一(12月5日)已被逮捕。

嫌犯是一名31歲伊拉克難民申請者,於2015年12月攜帶妻子和兩個孩子來到德國,住在波鴻一個難民營里。嫌犯在今年8月6日企圖強姦並重傷一名21歲中國女生,事後警方已立案調查,未果。

11月16日,嫌犯再次下手,強姦一名27歲中國留學生。兩起案件均發生在難民營附近。警方根據受害者描述,模擬出嫌犯照片,並據此通緝嫌犯。據當時DNA測試,兩起案件為同一人所為。

警方表示,第96個線索使事件取得突破。幾天前,第二位受害人的男友在案發地點附近見到了一名男子,發現他與警方模擬出的嫌犯照片很相近,於是近距離用手機拍下照片,將其交給警方。警方很快追查到難民營,最後鎖定並逮捕嫌犯。

嫌犯受到的指控包括:試圖謀殺、傷害他人身體、強姦、搶劫。警方表示,嫌犯否認罪行。但檢察官表示,經DNA測定,該男子就是嫌犯。兩名受害人已經得知嫌犯被抓的信息。

新聞發布會曝光細節

在新聞發布會上,案件偵破組的組長Roland Wefelscheidt表示,對受害人在波鴻的遭遇感到很同情;他表示,在描述案件經過時,會「儘量少地」講述女學生們經歷的過程,並請求記者理解。

案件1發生在2016年8月6日19點15分左右:據21歲受害人描述,在波鴻自然保護區Königsbuscher Wäldchen附近,嫌犯潛伏在路上,看到受害人經過,從背後進行襲擊,將其拉入15米遠的樹叢里,對受害人脖子和頭部「實施猛烈的暴力」,造成受害人重傷。嫌犯還試圖多次強姦受害人。案發現場留下許多痕跡,警方保留現場原貌,並採得DNA。當時警方從資料庫中找不到匹配的嫌疑人,從民眾中搜集的線索也無法模擬嫌犯照片。

案件2發生在11月16日下午16點45左右:27歲受害者在Max-Imdahl-Strasse街道旁邊遭強姦。受害人從學校回宿舍,路上被嫌犯拖入樹叢。嫌犯對受害人頸部施暴,導致受害人「感到死亡的恐懼」。

在這起案件中,警方收集到一名男子的DNA,發現與案件1是同一個人。根據受害人描述,警方模擬出嫌犯照片,並從民眾中得到了110條線索。

警方表示,第二位受害人的男友看到嫌犯時,後者很可能正在等待下一個獵物。

在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嫌犯用什麼武器襲擊受害者。警方沒有透露,只回答「發現了一個危險的工具」。

警方目前正在調查,是否嫌犯還犯過其他案例。

嫌犯落網,讓民眾不安的心略有平服。波鴻大學發言人表示,之前通過社交網絡、通過學生會等向女學生提醒注意安全;學校保安也提供幫助,如夜晚陪伴女學生到達自己的小車。

第二個案件引發國際關注

11月16日,27歲中國留學生在距離宿舍不到200米的路上被拖入樹叢強姦並搶了錢。她曾試圖呼救,但立即被對方掐頸,她表示天色還亮著。她身上有胡椒噴霧,但未來得及使用。事後她第一時間去報了警,報告了使館,做了相關法醫鑑定。

受害者在社交網絡上披露了此事,但不願透露更多信息,犯案地點在哪裡,當事人是誰等都不清楚。中國駐杜塞道夫領事館證實,15日收到報案,並透露此事發生在德國西部。

11月18日、19日,這名受害者連續發了七篇微博,表示自己不會和家人說此事,「可能這輩子都不會」,她說,「警察們人都非常好,我和他們在一起感覺很有安全感」。

這件事引起華人的高度關注,有人在網上留言惡語相向,但大多數網友表示了對受害者的同情和關心,要求嚴懲罪犯,並提醒其他留學生注意人身安全。一位網友留言說:「妹子,這件事不是你的錯,希望所有同胞都平平安安的。」

受害女生還透露,案犯是難民,因為「此人聽不懂英語和德語,不是學生,大鬍子,中東臉」。她透露,宿舍附近一年內修了兩個大型難民營,並投入使用。

難民性侵事件再成焦點

最近幾日,關於難民性侵事件再次成為德國社會的焦點。就在幾天前,南部弗萊堡警方抓住了一名17歲阿富汗難民,他涉嫌強姦並殺害了一位名為Maria Ladenburg的19歲醫科大學生,她生前喜歡幫助難民,其父親是歐盟高級官員,積極推動給難民提供幫助的工作。

週一電視一台晚間新聞上,總理默克爾對德國女大學生遭姦殺之事表示,「這是一件令人難過的結果,必須查清楚,公開講。」如果凶手的確是阿富汗難民,默克爾表示必須將其身份講出來,「必須明確指出來」。同時她強調,這是一個個案,「不能以偏概全」。

《斯圖加特新聞報》發表了一位評論員Rainer Wehaus的文章,用詞激烈地批評了默克爾。上週默克爾在海德堡的基民盟(CDU)地區會議上抱了一位阿富汗難民男孩,Wehaus寫道,這是動人的一幕,表現的是德國難民政策的美好一面。但人們有這樣的感覺:對難民湧入帶來的陰暗面的關注被轉移了。弗萊堡女生被殺案就屬於負面的。

Wehaus還表示,大部分公民不是煽動、仇恨什麼,也不是仇視外國人,他們只是擔心安全狀況,這種擔憂不是沒有理由的。

Wehaus認為,德國社會因默克爾的難民政策而產生分裂。默克爾長期忽視了增長的難民潮,對於一個想四度成為總理的人而言,應該從這個錯誤中學到點什麼。

難民問題和歐盟命運緊密相連

難民問題和歐洲政治走向息息相關,6月份英國脫歐公投中最重要的一個話題就是難民。跟著歐盟走,就要接收大量難民;和歐盟一刀兩斷,就可以自己決定少接收難民:這成為當時很多英國人決定支持或反對脫歐的重要衡量標準。

英國人投票離開歐盟這條大船後,歐盟內部多個國家中極右翼黨派的反歐元或歐盟的聲音也大了不少。

奧地利上週日的總統大選也給歐洲極右翼反歐盟思潮打了一針強心針,只是劑量不太夠。反移民極右派敗選,但卻創下了二戰後的歷史最高紀錄:得票率將近50%,也就是贏得了將近一半的投票人的贊同。

而同一天意大利憲法改革公投失敗,這個結果雖然不能直接與脫歐掛鉤,不過很明顯的一點是,意大利民眾不買現任總理倫齊的賬,給了正在不斷崛起的「五星運動黨」一個發展的好機會,而這個黨派的主旨就是反歐洲一體化、反移民。今年早些時候,五星運動黨已經在地方選舉中拿下羅馬、都靈兩大重鎮,成為意大利最大的反對黨。

2017年,歐盟兩大國德國和法國將面臨大選,2018年歐元區重要國家意大利進行總統大選。難民,恐襲,經濟……幾乎所有問題都是不確定因素,幾乎所有問題都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最頂尖的專家也不敢下斷言歐盟的路在何方,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責任編輯:任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