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6年11月17日訊】川普未來的政策走向有可能大行保護主義,這引起了各方的關切。華爾街日報日前指出,美國科技業過去發展迅猛卻沒能帶動更多的就業人口,由此開始反思這波全球化浪潮。同時,台灣的學者專家則認為,未來美國的製造業回歸本土,這對台灣的科技業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無人倉儲,靠著機器人運送,亞馬遜無人機,Google搜尋服務、社群媒體臉書興起,稱霸當今科技世代。
不過,美國華爾街日報文章分析指出:過去15年,這場科技革命並未創造大量就業,生產率和工資增長放慢,收入差距擴大。知名共享服務Instagram被收購時只有13名員工,WhatsApp被臉書買下時,只有55名員工。川普試圖改變現況,喊話美國製造業回流政策,想促進本國就業,專家認為,這恰好成為台灣科技業的一大機會。
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理事長盧超群:「台灣的製造業,現在散佈在全球,我覺得對台灣來講是一個利多。因為台灣有一個很大的長處是代工,我們非常友善、非常合作,非常有服務, 所以任何國家說它自己要更大,對台灣只是更多的商機。」
有專家提出「新東向」,配合美國政策提前布局,台灣擅長的「模組化」製造,也有優勢,未來可以瞄準新經濟領域:包括大數據、物聯網、虛擬實境、人工智慧,利用台灣ICT優勢,站穩腳步。
研華科技總經理何春盛:「ICT的產業的基礎之下,我們不管是零組件,不管是模具,不管是製造,我們都有基礎。還可以有一些作為,因為物聯網的基礎就是電腦,就是工業電腦,我認為這是台灣的強項。」
美國製造業回流本土,肇因全球化政策引起反思,台灣既有優勢只要加以把握,或許不失為一項轉型契機。
新唐人亞太電視陳輝模、沈唯同台灣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