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畢業生自傳網路走紅 詼諧調侃謀生路

Facebook

【新唐人2016年11月02日訊】畢業於大陸最鼎鼎大名的中國人民大學,求職超狼狽的名校高材生在網絡發佈一則《一名非典型985畢業生的大學簡史》,在網絡獲得熱傳。一起來看看。

10月15日,一名人民大學畢業生,以詼諧的筆調,以時間順序撰寫發表了一篇「自傳」,敘述自己考上大學時的意氣風發,就讀時的憤世嫉俗,以及畢業後找工作的困境、囊中羞澀的無奈。

此文章一出,便立刻走紅網絡,引發許多網民,尤其是剛畢業,或畢業多年大學生們的共鳴,當名校大學生高高在上的優越感,突然落到「人間」,才感受到現實的殘酷,謀生與夢想之間巨大的差距,讓驕子們不得不低頭。

除了引發共鳴之外,網上還出現一些批評的聲音,認為這些大學生因為「不接地氣」,自以為是,所以才有失落感。

也有評論認為愈發高漲的學費,與畢業後工資收入的差距,讓畢業生倍感失落、徬徨。如今許多家庭要用盡所有的積蓄才能培養出一個大學生,而這個大學生承付著全家人的寄託,也承擔著改變家庭命運的使命,但大學畢業後面臨失業、低工資、高額的房租等,讓原本充滿了幻想的學生們,感受到泡沫破碎後的失望。

大學擴招致使學費高漲

中國教育產業化和高等院校擴大招生,導致了學費暴漲、學歷貶值、就業艱難⋯⋯如今,對於中國大陸貧困家庭來說,「上大學」已經不是在爭取翻身的機會,而是一場能否改變命運的賭博。

1999年,當年大陸高校招生人數就增加了51.32萬人,招生總數達159.68萬人,增長速度達到史無前例的47.4%,而在1999年之前,高校招生年均增長都只在8.5%左右。之後2,000年的擴招幅度為38.16%,2001年為21.61%,2002年為19.46%,到2003年,中國普通高校本專科生在校人數超過了1,000萬。

學校擴大招生,但中共政府對教育的投入卻非常低,致使學費高漲。

根據聯合國的調查數據,中國每年的教育投入只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2%,遠遠低於聯合國建議的6%的標準。中國對教育的投資比例幾乎比任何一個實行義務教育政策的國家都低;即使是非洲的窮國烏干達,在確保人民受教育權利方面都比中國做得好。

在中國,政府只承擔了學校開支的53%,其餘的費用則轉嫁到學生頭上或學校的其它盈利項目上。

從1996年開始,特別是1999年中國教育產業化和高等院校擴大招生之後,學費大幅上漲。

大陸社科文獻出版社發布的《社會保障綠皮書: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報告(2012)》顯示,中國教育發展中公共教育投入偏低。綠皮書以高等教育為例,從1989年國家對高等教育進行收費開始到今天,中國大學的學費增長了至少25倍。

而同期城鎮居民人均年收入只增長了4倍,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3倍,大學學費的漲幅幾乎10倍於居民收入的增長。

高校文憑整體性「貶值」

從1999年以來,中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4%達到了22% (2006年數據)以上。而中國的GDP增長不到4倍,加上主導中國經濟增長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為大學畢業生提供的就業機會並不多,因此高校擴招的弊端逐漸顯現,高校文憑整體性「貶值」。

據麥可思研究院公布的《就業藍皮書:201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5屆中國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平均月收入為3726元,比前兩屆分別增長239元、476元。

媒體曾報導稱,中國大陸缺乏教育公平,使得學生找工作的難易程度、工資水平呈現兩極分化趨勢,而就業時講背景、講關係的不公更加劇了這種趨勢,由此才讓大學生感覺混得不如農民工,而升起 「幹嘛上大學」的疑問。

時事評論員顏丹在其評論文章《大學畢業生期待高薪資的無奈》認為,與其說大學生對自己的學識有所高估,不如說是對耗費大半青春來完成的學業內涵有所高估,對所謂的「211」、「985」的教育含金量有所高估。那些從支付了高昂學費的名牌大學、熱門學科畢業的大學生們,又有多少人當初不是抱著高期望值才蜂擁而至、接受這番教育的?

如今,孤注一擲之後,社會的反饋卻扔來一句「你想多了」、「你想的太美」,這又怎能不讓人感到心灰意冷?於是,已有新聞爆出,不少父母在孩子考上大學之後,卻最終選擇放棄讓他讀大學。

顏丹表示,「不得不說,中國教育的悲哀或許正體現於此,畢業即失業也不能怪學校、怪社會、怪政府,只能怪自己沒學好;想賺一份不那麼捉襟見肘的收入,也只會被視為是異想天開。那些有所期待的畢業生或許還不懂,在中國這樣一個仰賴特權,而非按照勞動回報、教育水平來界定一切的畸形社會,高薪資只能是官二代或富二代的專利。」

(責任編輯:任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