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輝:習近平出訪 六中全會大勢或已定

Facebook

在海內外關注的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即將召開之際,10月10日,大陸官方媒體發佈消息稱,習近平將於13日至17日對柬埔寨、孟加拉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印度果阿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八次會晤。換言之,習近平在出訪回來後一個星期就將舉行六中全會。

顯然,如此安排出訪和開會時間,應是早就商議的結果,這表明習近平對於六中全會的進程,具有完全的掌控能力,並不擔憂自己出訪可能引發局勢的失控。

這樣的「自信」在去年五中全會召開前就曾有過。2015年10月19日至24日習近平對英國進行訪問,26日五中全會召開。

如果對比之前的一中到四中全會,就會發現情況並非如此。在2012年11月召開的一中全會、2013年2月底和11月中分別召開的二中和三中全會前,習近平沒有安排任何的出訪,因為彼時其所面臨的局勢異常嚴峻。官方資料顯示,2013年習近平的出訪安排主要在3月、5月、6月、9月和10月初。

四中全會於2014年10月20日召開,這一年習近平的出訪雖多,但安排在2月、3月、5月、7月、8月、9月和11月,也與會議召開間隔至少有一個月的時間。但從五中全會至六中全會,習近平打破慣例,在會議召開前幾日出訪,這說明其對局勢的掌控已無關其是否在國內,而其能有今日局面的背後是包括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薄熙來等江派眾多大馬仔的被拿下,軍隊、武警、政法、行政等的人事重新佈局,以及對江澤民父子和追隨他們的江派餘孽的不停敲打和警告。

沒有人否認,從一中全會到五中全會,習陣營與江派的博弈逐步升級。在一中、二中全會上,習近平與胡錦濤聯手,使李克強在新的政治局常委的排名中排在習近平之後,同時廢掉了劉雲山當上國家副主席的可能性,副主席1998年以來第一次由不具政治局常委身份的李源潮擔任。

在三中全會上,習近平決定廢止勞教制度。四中全會,習近平提出「依法治國」,這是因為自江澤民上臺迄今十幾年間,尤其是其掀起鎮壓法輪功的狂濤後,中國法制大倒退及至全面崩潰,社會亂象頻出,中共面臨垮臺的危機。無疑,習近平的這一主張與江澤民的「貪腐治國」互不相容,這也被視為是習陣營對江派發出的明確的清洗信號。

習、江陣營的激烈博弈在五中全會公報上亦有所折射。公報雖涉及了經濟、民生、教育、計生等多個方面,但備受外界關注的「重大人事變動」、「軍隊改革方案」均未在公報中顯現。然而,隨後澎湃新聞網發表的題為《國防和軍隊改革大幕開啟,習近平擔綱頂層設計師》一文,證實會議確實討論了國防和軍隊改革問題,以及作為軍委主席的習近平掌握了在部隊調動和佈局的最高權力。不久後,軍隊改革大幕拉開。

時隔近一年的六中全會將有怎樣的看點呢?在習近平出訪消息公布的當天,分析中共時局的微信公眾號政知局發文《中央政治局這次打破慣例了》。

文章稱中共政治局委員們在短短的12天內,進行了兩次學習,一次是9月27日,一次是10月9日。在文章看來,這顯然不同尋常,因為通常政治局是一個月集體學習一次(也有一些月份沒有安排),而且自2002年12月中央政治局首次開展集體學習以來,僅有兩個年份,即2004年和2010年,一個月內學習兩次,不過都相隔二十多天。而最近這兩次學習,相隔不到兩個星期。

文章還點出了另一個異常,那就是政治局集體學習與政治局會議大多在同一天進行。比如9月27日,除了學習外,政治局開會決定十八屆六中全會10月底舉行,而且包括2004年和2010年政治局一個月內兩度集體學習當天,也都舉行了會議。然而,央視在報導本屆政治局10月9日學習時,卻沒有報導開會的消息。

是沒開?還是刻意不報導?但為何政知局有意點出?筆者傾向認為,會議不僅召開了,而且涉及了敏感話題,或與六中全會的人事變局有關,或與近日香港《成報》炮轟張德江有關。由於過於敏感,或者留待六中全會揭曉,中共當局採取了低調處理但又想不為外界忽視的處理方式。不過,中共的「打破慣例」說法倒是讓人浮想聯翩。

根據官媒報導,六中全會將審議《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以下稱《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兩個黨內規章。值得注意的是,《準則》中含有這樣兩條:「建國以來的冤案、假案、錯案,不管是哪一級組織、哪一個領導人定的和批的,都要實事求是地糾正過來,一切不實之詞必須推倒」。「不容許有不受黨紀國法約束或凌駕於黨組織之上的特殊黨員」,「決不允許共產黨員利用職權謀取私利」。

出臺包含此內容的《準則》,是否昭示著現當局有勇氣將「六四」和法輪功這兩大冤案昭雪?是否在為未來佈局、抓捕江澤民埋伏筆?從此前的幾次全會結果看,這樣的推斷並非無根無據。

而就在六中全會召開前,江派的重要馬仔、雲南省原省委書記白恩培被判死緩,並成為首個被判終身監禁的官員。此外,江派的周本順、楊棟樑等官員或被提起公訴,或被逮捕。類似的情況在去年五中全會召開前也曾出現。這樣的鋪墊應是在呼應六中全會要審議的文件。是以,六中全會若再有打破慣例之舉,我們也不必奇怪。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