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產學研醫界 3D列印醫材挺進世界盃!

Facebook

【新唐人2016年09月20日訊】台灣醫療器材產業歷經多年發展,成為生技產業中發展最快速的領域,搭上3D列印醫材,受到各界矚目。今天(20日) 國研院舉辦3D列印醫材挺進世界盃點亮聖火儀式,並宣布國際認證的3D金屬列印人工關節,結合產學研醫界,挺進世界盃。

司儀:「3D列印挺世界盃,今天正式開始。」

在國研院協助催生下,台灣金屬粉末商鑫科材料、設備製造商東台精機及醫療器材商聯合骨科,共同合作3D列印醫材,並通過ISO-10993生物相容性國際法規驗證,全台首次的3D金屬列印人工關節,宣告進軍國際市場。

鑫科材料董事長李至隆:「長久以來,有做了很多的這個所謂的鈷鉻鉬合金,這樣子的一個研究,那把這個材料剛剛好,可以用到我們這個3D列印,然後生物醫療的這個植入件方面。這個整合行動,也為我們台灣這個醫療器械,加上3D這樣的一個產業,跨出了一大步。」

東台精機董事長嚴瑞雄:「一個人工關節,你用傳統製程你是一個實心的,的一個零件,可是我用3D列印我可以,達到同樣一個強度,但是我可以減重。」

國研院儀科中心副主任高健薰:「幫我們國內,先把醫材產生一個產業鏈,當只有形成產業鏈,才能真正的創造它,實際上應該要有的價值。」

像是牙冠模型、髖臼杯、膝關節甚至到下顎,都是金屬粉末與3D列印技術結合的醫材,較傳統人工醫材重量輕、縮短等候時間及客製化等優勢。根據統計,2015年全球醫療器材市場規模為3239億美元,2018年上看3825億美元,加上3D列印技術運用廣泛,兩者結合,產值持續攀升。

聯合骨科董事長林延生:「第一步是以客製化為主,那將來隨著3D列印技術的進步的話,可能將來很多的生產,也可以用3D列印來代替,表示傳統的製程方式,將來很有機會因為3D列印,而做些改變。」

生策會會長張善政:「業者結合起來,有點一條龍的味道,已經把這個產業鏈,做了一個雛形了,所以說這個產業鏈能夠串的很好,下一步就是要做人體試驗,那醫院也都願意了,所以如果人體試驗順利的話,其實這個發展是指日可待。」

3D列印醫材將朝向人體試驗階段,申請美國FDA上市許可,也同時響應政府生技醫療與智慧製造產業結合,組國家隊,打世界盃。

新唐人亞太電視陳輝模、李晶晶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