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中共黑手操控港府單方面撕毀契約,無理取消新唐人古典舞大賽場地事件被曝光。一石激起千層浪,香港文化界、政界名流,乃至美國政界均表示強烈關注,各界人士發聲譴責港府干預民間活動,紛紛公開呼籲,支持舞蹈大賽在香港舉辦。據悉,大賽香港初賽將更換場地,以保證賽程順利進行。此事讓全世界目光聚焦在香港到底能否維持一國兩制、香港人民能否保持文化交流和藝術創作的自由的層面上。
舞蹈大賽原場地被取消卻對港人是更深一步的警醒。縱觀香港近年的文藝活動,港府對於各類藝術活動和文藝創作的干預,早已悄悄展開。僅今年香港就發生一系列扼殺言論自由、箝制新聞藝術創作空間的事件。
如年初,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刪去舞台劇場刊中「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的「國立」二字,態度粗暴而惡劣;獨立電影《十年》在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上獲最佳電影獎,香港電影商協會卻商討要求金像獎董事局檢討評審機制,更考慮以退出頒獎禮施壓;6月初,江派媒體《環球時報》批香港藝人何韻詩引發的「蘭蔻事件」,等等,都引發人們對「一國兩制名存實亡」的關切。
香港做為世界金融中心,其繁榮穩定和民主自由在國際上舉足輕重。同時,香港的經濟文化領域直接反映中共大陸的經貿與政治發展走向。港府公署一系列趨附中共操控打壓文藝自由的舉動,使香港自治權的尊嚴在全世界矚目中一步步淪喪,這不得不說令所有人遺憾而嘆息。
自由市場經濟制度中,最重要的是契約精神。契約精神正是香港法治制度的根本基礎。在香港百年自治歷史的這塊土地上發生了阻撓舞蹈大賽事件,直接映射出當下政治最高層面的碰撞。正如舉辦方新唐人電視台明確表示:「鑒於香港特首梁振英上任後對香港一國兩制的破壞及對香港文化創作的打壓,我們明白髮生的事情是香港政府內部一小部分人所為,主要責任不在劇場租藉機構方面,其實鄉議局亦是受害者之列,被迫違反契約精神。」
新唐人數年大賽歷程顯示,中國古典舞蹈大賽只有舞蹈的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不涉任何公開演出,也無所謂「政治內容」。歷年來,舞蹈大賽的參賽者通過對中國古典舞卓越的理解力和表現力,讓觀眾感受到什麼是純正的中華文化,什麼樣的人是真正的中國人。國際交流日益加深的今天,全世界上的人都想知道:中國人的文化、舞蹈、音樂,人的舉止、神態、言行到底是怎樣的,五千年文明的中華民族應該是什麼面貌?
中國正統文化教化出無數英傑人才、禮儀志士、儒雅俊豪,中華男兒質樸、陽剛、正氣、俠義、英姿勃勃;女兒純凈、柔美、賢惠、端莊、儀態萬方。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今天失去了內在的傳承,從根上都發生了變異。看到旅遊勝地街頭讓孩子大小便,國際航班中一些國人的撒潑醜態,網路上城管對婦孺拳腳相加的形象,文明世界人不由地目瞪口呆。久遠的記憶彷彿美好夢境,現實的冷漠無情又使人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中華文化迷失在何方?這就是為什麼,當觀眾們心底善良美好的記憶被新唐人舞蹈大賽的舞姿喚醒時,感動得淚眼婆娑。
這樣一場純技術性質的藝術活動,竟在自由民主的香港受到政府部門的騷擾干預。說明什麼?梁振英在台上表演,而幕後的中共政府仇視一個在海外弘揚純正中華傳統文化的演出,不惜利用國家資源,包括貿易關係、文化交流、外交資源、民間交流等來打壓破壞。在國際一波波譴責聲浪中,新唐人舉辦方已正式去函香港特首辦公室、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以及鄉議局,至今仍未得到任何回復。沉默是否意味著心虛?正義呼喊中卑劣行徑的肇事者是否在恐懼?明眼人一眼應該看穿。
為了維護香港的尊嚴,肇事者必須追究。除了香港本地立法局、立法會、各界議員的呼籲,調查取證之外,北京習近平當局想必也不會坐視不管。習近平上任以來在不同場合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外界看出,習近平頂著生死壓力拔除貪腐代表人物的同時,也希望看到恢復中華民族文化的榮耀,習曾表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並指「中華文化是我們民族的『根』和『魂』」。近年來江派人馬系列亂港行為都是針對習近平的改革政策,香港彈丸之地成為習江搏擊的戰場,從大局著眼,懲惡揚善是當務之急。
香港新唐人電視台呼籲調查事件真相,懲辦干擾古典舞大賽的肇事者和黑手。他們已經給北京政府中央及駐港的紀律部門發信,表示追查到底。依法維權,伸張正義,正邪較量的展開中,越來越多的人會擦亮雙眼,在現實中辨識真假、善惡、美醜。相信破壞香港舞蹈大賽的黑手在眾目睽睽中被法辦之時,就是香港特區順應歷史潮流,為捍衛自由民主打開新局面之日。
梁振英還要執迷不悟下去嗎?七月一日,11萬港人大遊行,發出「決戰689、團結一致守護香港」的決心與訴求。民眾要求梁振英儘快下台,說:「打倒中共走狗」,梁振英現任港府已經引發天怒人怨。
看看七月一日以來的網路熱傳視頻吧,一名11歲小學生吳同學平生自己一個人參加遊行。他神情認真,一字一句地對採訪鏡頭表示,梁振英應下台,「因為689嚴重不濟,垃圾『普選』都只是小圈子選舉,是絕對不能原諒的。梁振英一上台就把香港搞得很亂。」聽到小孩子真摯的心聲,更多人感到香港的正義與自由之路,任重道遠。#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