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徐福東渡日本之謎與漢帝賜印

Facebook

日本,作為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國,與中原有著數千年的交往史,最早在關於先秦的奇書《山海經》中出現過。其《海內北經》記載:「蓋國在巨燕南、倭北,倭屬燕。」倭,即古代日本的稱謂。既然有「倭」的記載,必定有來自「倭」的人,也有去「倭」而返回的人。這說明中日交往在先秦時就已經存在。據考證,最早的中日交往的踏板是朝鮮半島,從半島南部乘船依靠海流前往日本,或從日本到達半島,再從陸路去往中國的遼東。

徐福東渡日本

最遲從五代十國開始,許多中國人和日本人都認為日本人(至少一部份日本人)是徐福以及東渡時所帶領的男女的後裔。直到現在,日本的和歌山縣新宮市還有一座「徐福墓」,並按時舉行祭祀活動。徐福真的去了日本嗎?

說起徐福,這個人還真不簡單。他是齊地琅琊(今江蘇贛榆)人,秦朝的著名方士,曾拜戰國著名道家人物鬼谷子為師,因此博學多才,通曉醫學、天文、航海等知識,且樂於助人,在沿海一帶民眾中名望非常高。

為中華文明開創偉大基業的秦始皇,喜好求仙問道。據司馬遷的《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齊人徐福等上書,說海中有三座神山,名叫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福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徐福說的並不假,只是仙緣未到的徐福並沒有找到。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徐福再次求見秦始皇,稱「蓬萊藥可得,但是因為海中有大鮫魚,所以沒有辦法拿到。希望可以帶善於射箭之人一起去尋找,看見後用箭連續射它。」秦始皇同意了,徐福於是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弓弩手,攜帶「五穀子種」出海。

秦始皇沒有等到徐福歸來,就駕崩了,而《史記》中雖提到徐福入海,卻沒有提到他東渡日本以及他的下落。徐福去了哪裡?

魏晉時的《三國誌‧吳志》載:吳大帝黃龍二年(230年)春,派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士兵萬人在海上航行尋找夷洲和亶洲。亶洲在海上,傳言秦始皇派徐福等人尋找蓬萊仙山和仙藥,他們留在亶洲沒有返還,世代傳承已經有了數萬家,他們中的一些人有時會來到會稽(在今浙江)市場交易。會稽人入海時,也曾被風吹到亶洲。衛溫他們找了很久,因為亶洲太遠,無法到達。但他們找到了夷洲,得夷洲數千人回來了。根據所述,夷洲,就是台灣。而亶洲,則在會稽以東海裡很遠的地方。

唐代張守節在《史記正義》中認為,亶洲在東海中,洲上有數萬家,吳人《外國圖》說亶洲距離琅琊萬里。秦漢以後,今天的黃海、東海當時都被稱作「東海」,這個在東海中有數萬人口、距離山東萬里的亶洲,極有可能就是日本。

五代後周時,山東濟州開元寺義楚和尚寫了一本名叫《義楚六帖》的書,書中關於日本的章節提到:日本國又叫倭國,在東海中。秦朝時,徐福將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國,今人物一如長安⋯⋯東北千餘里,有山名叫「富士山」,亦名「蓬萊」⋯⋯徐福到了這個地方,稱其為「蓬萊」,他的子孫都姓「秦」。書中首次肯定了徐福東渡到達的就是日本,日本的秦氏就是他的後裔,他們保留了自己的風俗。

義楚和尚之所以闡述如此清楚,據說是後唐明宗時,日本僧人弘順大師來到中國(後死於中國),而他與義楚和尚相交甚密,可能是他向後者講述了日本的歷史,包括徐福之事。

到了宋代,徐福東渡日本的事情,人們已深信不疑了,不僅認定徐福是日本人的祖先,而且徐福東渡日本所帶去的先進的文化和技術,對其產生了巨大影響,使日本從沒有文字也沒有農耕的原始社會(繩文時代),忽然飛躍到會使用青銅的彌生時代。是以當今日本學界、考古界公認:彌生文化源於中國北方沿海文化。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奪得了天下。日本高僧絕海中津在拜見朱元璋時,賦了一首詩,第一句就說「熊野峰前徐福祠」,熊野正是在日本的和歌山縣,日本有徐福祠首次被證實。此後,中、日、朝三國史學家大多將徐福東渡日本作為信史寫入書中。

此外,在日本的傳說中,還將徐福視為日本人的國父,認為他就是日本的「神武天皇」。現代日本昭和天皇的弟弟三笠宮也贊同「徐福即神武天皇」的觀點。1980年4月29日,九州島佐賀縣在日本的「天皇誕生日」舉行了極其隆重的「徐福大祭」,祭歌中有這樣的歌詞:「兩千年悠久的歷史啊!歡欣慶祝神社的祭典,奉到秦皇的命令,率領童男童女,徐福一行在明海的寺井灣登陸,辟開茂密的蘆葦向前邁進。」

或許關於徐福東渡日本的爭論還會繼續,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先秦和秦朝時有不少中國人前往日本,並將燦爛的中華文化的種子撒播在日本列島,對日本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漢光武帝賜印

漢武帝時,中國已成為當時世界上了不起的大帝國,其影響波及亞洲和世界其它地區。此時處於彌生時代的日本也與漢帝國有了更多的交往。

《漢書‧地理志》記載:「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雲。」意思是說在公元一世紀,日本列島上出現了一百多個小國,他們每年定期與漢朝進行交往。日本考古學家曾在九州地區出土過大量西漢銅鏡、璧、玉等貴重物品,而這些應屬於上層人物所有,或許就是他們在與漢朝交往時收到的禮物。

另據《後漢書‧倭傳》記載,在漢武帝滅了朝鮮、設置四郡後,日本「派遣使者與漢朝相通的有三十多國。每個國家的首領都稱王,世世相傳。」

東漢建立後,日本列島諸國與中國的交往更加頻繁。《後漢書‧東夷傳》載,光武帝劉秀建武年間,東夷諸國都來進獻。在公元57年,光武帝去世前一個月,有來自日本南端的倭奴國進貢朝賀,使者自稱是「大夫」,光武帝賜以金印。這說明很早,日本列島就已經有國家向中國漢朝奉貢朝賀了,而光武帝賜給金印,是以諸侯王的規格相待,說明漢朝對於倭奴國遣使的高度重視,也就是說,對與日本列島交往十分重視。

公元1784年,清乾隆年間,日本九州北部曾出土「漢倭奴國王」金印,經考證,正是光武帝所賜之印。

在光武帝賜金印後,《後漢書‧倭傳》還記載了漢安帝時日本倭國遣使的情況:「安帝永初元年,倭國王帥升等獻生口百六十人,願請見。」永初元年,即107年,這與上次倭奴國遣使相距剛好50年。這裡所獻「生口」,被認為是派來學習的,近似於後來的遣隋使、遣唐使。一百六十人,顯然規模不小。

由以上史料來看,日本彌生時代,也就是中國漢朝時,日本遣使往來不但比較頻繁,而且規模也比較大。

來自中國的移民

如前所述,先秦和秦時,都應有中國人經過朝鮮移居日本,徐福和其率領的三千人可以算作代表。在漢武帝滅朝鮮衛氏設郡縣後,中國人逐漸多了起來。東漢後期,朝鮮半島的高句麗逐漸強大起來,郡縣不能抵禦,一部分中國人移居日本,並與當地人相融合。

移居的秦人和漢人對日本社會的貢獻是多方面的,特別是在養蠶絲織業方面。大概在公元前後,中國的養蠶和絲織技術傳入日本,當時日本北九州地區已出現養蠶業,還可以生產絲絹。漢人因為精於絲織技術,而在日語中被稱為「綾人」。

此外,中國的製造青銅器、鐵器的技術也被秦人、漢人帶入日本,漢字、儒、道、五行等思想的輸入也豐富了日本的文化。所以當時日本列島各國上層是非常歡迎來自中國的移民的。

無疑,在燦爛中華文明熏陶下的日本,在快速發展著自己的文化,秦漢如此,魏晉南北朝、隋唐至明亦是如此。五千年中華文化,照耀的又何止是神州大地?!@#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王馨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