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世界上不同地區的先哲都為後人留下了一些預言。幾乎所有的中外預言都預言到人類歷史上將會出現一位來自東方的救世聖人。尤其是中國歷史上的預言,對於此救世聖人從許多的角度,給予了相當細緻的描述,並且各種描述高度吻合。似乎留下這些預言的先哲們,在無法洩露天機的情況下,費盡了心思,想盡了辦法,希望後人能夠破解一點天機,得到關於這位聖人的信息。他們用心良苦這樣做,恐怕有難言之隱,原因重大。
本文選取中國歷史上流傳較為廣泛的一些預言,針對其中關於救世聖人的描述從五個方面給予解析:聖人特質,聖人屬相和姓氏,聖人出生地,聖人姓名,以及聖人救世及後記。
本文旨在尊重預言原意的基礎上,從其文字的字面意思上作出本文所認為的最為合理和符合邏輯的解釋。
一.聖人特質
在諸多預言中,關於聖人特質比較典型的描述出自於唐代袁天罡和李淳風所著的《推背圖》。在其第四十七圖中(人們普遍認為其圖順序已被後人打亂)有這樣的描述:
第四七象 庚戌 坎下乾上 訟
讖曰:
偃武修文
紫薇星明
匹夫有責
一言為君
頌曰:
無王無帝定乾坤
來自田間第一人
好把舊書多讀到
義言一出見英明
此象之中描述的、比較為人所公認的聖人特質包括三項:
特質一:「紫薇星」被古人認為是「帝星」,指聖人具有帝王之大德;然而卻是「匹夫有責」,「無王無帝」,及「來自田間」,即身為一介平民。(「田間人」還隱含聖人姓氏,後文將做解析。)
特質二:「偃武修文」的「文」指道德教化,「好把舊書多讀到」的「舊書」喻指傳統。這兩句指聖人以傳統道德教化人心。
特質三:「義言一出見英明」喻指聖人所言乃英明真理,「一言為君」,「定乾坤」指儘管聖人「無王無帝」,然而聖人能夠以其所言真理使天下安定。
民國時期的一位佚名易學家假託諸葛亮所作《武侯百年乩》,對聖人特質也有類似的描述:
偃武修文日月高
三教聖人同住世
…
田間再出華盛頓
造福人群是真命
此人原是紫微星
定國安民功德盛
執中守一定乾坤
巍巍蕩蕩希堯舜
即原本是「紫微星」的聖人從「田間出」,身為一介平民,「偃武修文」,「執中守一」,終使天下安定。
諸葛亮的《馬前課》描述聖人為「無名無德,光耀中華」。「無名無德」源自老子的《道德經》,這裡喻指超脫凡俗,謙卑無爭的聖人品德。還有其它預言也有類似於上述的說法。
北宋邵雍《梅花詩》的結尾:「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為家孰主賓」,描述了聖人的另一特質,即特質四:「四海為家」。
劉伯溫的《透天玄機》中亦有聖人於「孟家生趙家居」之說。「孟」在古文中通「氓」,意民眾,即平民,「孟家生」指聖人出身為一介平民;「趙」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趨趙也」,「趙」的本意為「快走」,引申為四處而走,「趙家居」喻指聖人四海為家。
朝鮮明朝學者南師古的《格庵遺錄》中,對於聖人的稱謂之一為「趙氏」聖人,亦指聖人是一位「四海為家」的聖人。
在中國歷史上於民間廣泛流傳的佛家預言《五公經》的諸多版本中也有描述:「欲知聖人出世處,海上尋波去」,「欲知明王真出處,海上將塵去萬里」等等,這裡的「出世處」及「出處」是指聖人將在人間顯現出世的地方,而非出生地。即指聖人的出世之處是萬里之遙的海外。
結合《武侯百年乩》中「田間再出華盛頓」,這是描述了聖人旅居國家之所在——美國。
除了以上所述之外,聖人最為引人矚目的特質是如《馬前課》所述特質五:「拯患救難,是唯聖人」,即聖人在人類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毀滅性大災難時拯救世人。
關於這場毀滅性大災難,除了劉伯溫的《燒餅歌》、《金陵塔碑文》和《透天玄機》,清朝高靜涵記述的《步虛大師預言》,以及《格庵遺錄》等預言中有一般性描述外,更有多個預言對其給予詳細描述,在歷史上廣泛流傳於民間,其中著名的有《陝西太白山劉伯溫碑記》,佛家預言《五公經》,以及道家預言《太上洞淵神咒經》等。
這些預言對於這場大災難在表現上和時間上的描述相當具體,有的甚至繞過中國傳統的干支生肖紀年方法,直接映射到具體西元年曆的時間。因為與本文話題無關,關於大災難的具體時間本文不做討論。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後人通過對這些預言中所描述的已經確認發生過的歷史事件,同預言中發生這場大災難的相對時間來做研究比較,比較普遍認可的說法是這場大災難將發生在不久之後的現今時代。
令人驚奇的是,佛家《五公經》和道家《太上洞淵神咒經》中對於這場大災難之表現的描述同西方預言《聖經.啟示錄》中的描述如出一轍:在持續多年的大災難中,世界充滿了戰亂、大旱、大水、天火、以及大瘟疫等,神施以各種災難只是來懲罰和淘汰不信者和惡人,而信者和善良之人因為一位聖人的出世而得到拯救。
其實,據傳《五公經》是記述五公菩薩之言,《太上洞淵神咒經》是記述太上道君之言,《聖經.啟示錄》是記述西方神之言,即這三部預言分別是佛、道、以及西方神所傳之言,也就是說,都是神仙為世人傳下來的預言,因此它們的高度一致也是必然。
《推背圖》、李淳風的《藏頭詩》,以及劉伯溫的《燒餅歌》等著名預言中,有關於聖人救世及其救世之後景象,以及聖人的一些非凡特質的描述,本文將在最後一節中給予詳細解析。
二.聖人屬相和姓氏
從各種預言來看,人們對於聖人的屬相有比較一致的認識-聖人屬兔:
(1)高靜涵的《步虛大師預言》在描述一場大災難時,稱聖人為「玉兔」:
四海水中皆赤色
白骨如丘滿崗陵
相將玉兔漸東升
(2)南師古的《格庵遺錄》多處使用「白兔」和「木兔」來描述聖人,比如「須從白兔走青林」,「木兔再生保惠士」等等。「木兔」指聖人出生於木兔之年,即辛卯年,且其姓氏含「木」。
(3)劉伯溫的《金陵塔碑文》在描述一場毀滅性大災難後,亦稱聖人為「木兔」:
萬物同遭劫 蟲蟻亦遭殃
…
能逢木兔方為壽
澤及群生樂且康
這裡「壽」喻指平安度過這場大災難。
(4)值得一提的是佛家預言《五公經》中使用中國古代象形文字,對聖人的屬相給予了描述:
花開不禁霜
初月但見次上
小月裡皎白
弓張無彈空自放
無鬥又無梁
「花」的古代象形文字「」是一「木」加上花枝。「花開不禁霜」指「花」被霜打凋零,只剩「木」。
「初月但見次上」:「初月」即「一月」,其次月為「二月」,農曆二月的紀月為「卯」。「卯」的古代象形文字(金文)是「」,一邊形似皎白小月,一邊形似無箭而張開的弓(「弓張無彈」);兩邊既不互相拼合(即「無鬥」),之間又沒有任何連結(即「無梁」)。
結合起來指聖人的屬相是「木卯」。因為「卯」所對應的生肖是「兔」,所以聖人屬相是「木兔」。
從中國歷史上的各種預言來看,人們對於聖人的姓氏也有比較一致的認識——聖人姓李,即「木子」,或「木人」:
(1)《格庵遺錄》第二十一篇「隱秘歌」中提到「世末聖君木人」。這裡「木人」有兩個含義:第一是指聖人的五行為「木」;第二,古人將「人」稱為「子」,如男子,女子,才子等。「木人」乃「木子」,指聖人姓氏為「李」。《格庵遺錄》其它多處也明示或暗指聖人姓氏為「木子」或「木人」,比如「木子論榮三聖安」,「一字縱橫木人姓」等等。
(2)《推背圖》的「來自田間第一人」,以及《武侯百年乩》的「田間再出華盛頓」,都喻指聖人為「田間人」。「田」的中間是一個「十」字,加上「人」成一「木」字。「田間人」即為「木人」,指聖人姓氏為「李」。
(3)很多其它預言中也描述聖人姓氏為「木子」,本文在後文中會反覆多次驗證這一事實。
在對聖人的稱謂中,有一個比較為人熟知,而又令人感到神秘的稱謂叫「雙木聖人」 或「兩木聖人」。這個稱謂源自於三個著名預言:
第一,劉伯溫《金陵塔碑文》在描述一場前所未有的毀滅性大災難後,說到:
「幸得大木兩條支大廈」
因此人們稱此拯救世界的「大木兩條」之人為「雙木聖人」。
第二,劉伯溫《透天玄機》提到了一位紫微聖人,拯救世人於「鬼神愁」的「八難」之中。紫微聖人被描述為「木虎身上生一果」。因為「果」乃「木之子」,有後人將此描述歸納為「木子姓,木虎身」之「雙木聖人」。
第三,《格庵遺錄》多處明示或暗指聖人為「雙木聖人」或「兩木聖人」,比如「巽雞震龍雙木運」,「震巽兩木末世聖」等等。
由此看來,對「雙木聖人」比較合理的解釋至少有兩個:
(1)劉伯溫《透天玄機》的紫微聖人,即是「木子姓,木虎身」之「雙木聖人」。劉伯溫《金陵塔碑文》中又提到了「大木兩條」之「雙木聖人」。後人經過研究發現,這兩者在兩個預言中所處的歷史時間和事件完全吻合,因此比較普遍的認識是這兩者為同一位聖人。
這裡「木虎身」的「身」指懷孕,引申為被孕育母身。所以「木子姓,木虎身」是指一位李姓,且虛歲始於木虎之年之人。
(2)《格庵遺錄》中使用八卦的「震巽」兩個卦名,及其相應的自然像徵(震為雷,巽為風)、動物(震為龍,巽為雞)和五行來描述聖人。「震」和「巽」都對應五行之「木」,因此稱為「雙木聖人」。
還有其它解釋,比如,聖人五行屬「木」,出生於東方,東方之五行亦屬「木」,因此「雙木」,等等。所有這些解釋都沒有任何矛盾。
綜上所述,預言中對於聖人屬相和姓氏的描述可以總結為:
聖人姓氏為「李」
出生於「木兔」(辛卯)之年
虛歲始於「木虎」(庚寅)之年。
在過去的100年中,「木兔」之年只有1951年和2011年,「木虎」之年只有1950年和2010年。
三.聖人出生地
在歷史上流傳廣泛的預言中,明確描述聖人出生地的預言不多。其中明示聖人出生地點最為具體的預言有兩個:《五公經》和《格庵遺錄》。
在《五公經》的一個版本中,指出「欲識聖人處,多應在東江」,即聖人的出生地在「東江」。從字面上解釋,「東江」是指一條名字由「東」字開頭的江河,同時聖人的出生地在該江河的東岸。
《格庵遺錄》寫到:
三神山人出生地
女姑老人草魚禾
艸來相望對坐地
這裡的「三神山人」是《格庵遺錄》對聖人的另一稱呼。「女姑老人」指老婦,「草魚禾」合成一「蘇」(正體)字,指復甦更生之意。老婦復甦更生,即成為「少女」。
「艸」字形似兩座山相對而坐。「艸來相望對坐地」是指一個字,其左右兩邊各是一個意思為「山」的字。
「艸」字形似兩座山相對而坐。「艸來相望對坐地」是指一個字,其左右兩邊各是一個意思為「山」的字。「Screen Shot 2016-05-12 at 9.08.36 AM」字其左為「山」,其右為「領」,「領」字古代同「嶺」字,意為「山」。因此「艸來相望對坐地」是「Screen Shot 2016-05-12 at 9.08.36 AM」字。而「Screen Shot 2016-05-12 at 9.08.36 AM」又是「嶺」字的異體字,所以這句是指「嶺」字。
也就是說,聖人出生地的另一個描述為「少女嶺」。
綜合以上兩個描述,聖人的出生地應該是一個叫「少女嶺」的地方,並且位於一條名字由「東」字開頭的江河的東岸。
四.聖人姓名
聖人的名字恐怕是最為隱密的天機之一。因此歷史上描述聖人名字的預言可說是鳳毛麟角。在所有的預言中,對於聖人姓名給予最為詳細描述的是佛家預言《五公經》。
根據現代學者的研究,《五公經》起始於一千多年以前唐末五代時期的《轉天圖經》,記述了天臺山五公菩薩預言將在末世發生的一場毀滅性大災難,對這場大災難的表現給予了詳細描述,並預言經此大難的天下由於一位救世聖人「明王」的出現而得安定,而後走入太平盛世。
《五公經》後來經過宋、元、明、清幾朝,出現了諸多名稱的不同版本,在民間廣為流傳。這些諸多版本除了在內容上高度吻合之外,最為與眾不同、引人矚目的是它們都對於救世聖人「明王」的姓和名給予了詳細但卻是不同的描述:每一個版本之內對於聖人的姓名給予了不同的描述,而且不同的版本之間又對於聖人的姓名給予了不同的描述。總體上,不同描述的數量超過十種。
然而,令人驚嘆的是所有的這些對於聖人姓名的不同描述都高度吻合,完全一致。留下這些預言的先哲們之所以這樣良苦用心有其原因:
因為聖人的名字恐怕是最為隱密的天機之一,不允許被洩露,也因為留下這預言的是五公菩薩(神仙),因此幾乎所有的這些對於聖人名字的描述中,都採用了隱密的中國古代象形文字,也就是中華神傳文字。
但是,這些先哲們煞費苦心,想盡辦法,還是希望人們能夠破解聖人之姓名,從而能夠平安度過這場毀滅性大災難。
為此,這些預言對於聖人的姓名給予了超過十種的不同描述,而且細緻到描述姓名中的每個字應該在哪個位置,這樣做的結果是避免了任何可能的歧義-因為對於一種、兩種描述有可能存在不同的解釋,但是同時滿足所有描述的解釋只能是唯一了。
本文在此對於其中流傳最為廣泛的十一種描述作出解析。
《五公經》流傳最為廣泛的版本之一,是一部於明朝年間由一位名為「虛空」之人記述,並於清朝年間開始流傳的經書。其中多處對於聖人的姓名給予了不同的描述:(以下引用的描述中省略了與聖人姓名無關的少部份文字,省略之處以「…」標記)
(1)「吾知聖人姓,土木連丁口,吾知聖人名,三丁及二丁,其更連一字,更向惱中生」(有的版本將「聖人」寫作「帝王」)
解:「土木連丁口」可以有不同解釋。然而,如果將其和此部經書中關於聖人姓的其它描述相比較,比如「到來木生家」,「直上十一連丁口」(也有作「直上木一連丁口」)等,那麼合理的解釋只有一種:「丁口」在古代有「壯年男子」之意,這裡指「子」字,「土木」取「木」,因此聖人姓「木子」李。這也與其它預言中的聖人姓氏相吻合。
「三丁及二丁」:「丁」在古文中同「釘」,「丁」的古代象形文字(金文)之一是「十」,有釘蓋向上突起之意。「丁及丁」即「十」加「十」,為「二十」,成一「廿」字。「三」是三點水,「二」是二點水(在底),合起來是一「洪」字。
「其更連一字」:「其」指前一句的「丁」,即「十」字。「十」再連上「一」字,成一「士」字。
「更向惱中生」:即「士」字再向「惱」所生之處的中間生。「惱」,其字的部首從「心」,即其字從「心」生;其意為「恨」或「撓心」,從心而生,即其意亦從「心」生。「士」再向「心」的中間生,成一「志」字。
(2)「帝姓木土連丁口,帝名三丁及二丁,…懸針更向惱中生」
解:「土木連丁口」和「三丁及二丁」已經解釋過。
「懸針更向惱中生」:「十」字的古代象形文字(甲骨文和金文)之一是「」,有多層含義,其中之一、也是為現代學者所認識到的,是古人以「針」的象形符號「」來記錄數字「十」。
這裡「針」即「十」字。「懸針」,即「十」懸在一物之上,成一「士」字。「士」字「更向惱中生」已經解釋過,成一「志」字。
(3)「直上十一連丁口,…前在三丁及二丁,直在坐朝庭,五公吐出聖人名」
解:「十一連丁口」:「木」字的古代象形文字(金文)之一是「,近似一「十」字加一「一」字。所以「十一」是「木」。還是「木子」李。
有的版本將「十一連丁口」變為「木一連丁口」,解釋更為顯而易見。
「直在坐朝庭」的「朝庭」指中央位置,這句喻指「三丁及二丁」所成之字(即「洪」字)是在聖人姓名的中央位置。
「五公吐出聖人名」:「名」有名字的意思,也有「稱呼」或「稱謂」的意思。這裡「名」是稱呼的意思,表示預言者以聖人姓名的中央字「洪」來稱呼聖人(聖人名)。
(4)「吾今吐出聖人名,…正是溪邊人耕田」
解:「田」指田地,在古代的田地是井田形狀,「井」形似「共」字的上半部,「人」(兩撇)是「共」的下半部,所以「人耕田」是指「共」字。加上「溪邊」的三點水,成一「洪」字。
「吾今吐出聖人名」表示預言者稱呼聖人(聖人名)為「洪」。
(5)「守真志滿在前唐,名在目中藏」
解:這句指聖人的姓和名全部在「守真志滿在前唐」一句中包藏:「前唐」為「李」家天下,指「李」姓;「滿」字中包藏一「洪」字(之筆畫);「志」字也出現在此句之中(「守真志滿」)。
本文以下將解析在一些不同版本的《五公經》中,流傳最為廣泛的對於聖人姓名的描述。解析中將省略上文中已經解釋過的字和意思。
(6)「真言一個連丁口,…向前三口共一丁,…懸針直向裡頭生」
解:「一個連丁口」:「個」(正體)在古文中同「個」。「一」和「個」中含「一」、「人」、「|」,合起來排布一下成一「木」字。所以還是「木子」李。
「向前三口共一丁」:「丁」有人口之意,「一丁」即為一「人」。「口」的古代象形文字「形似「廿」字。「三」點水,結合一「廿」(「口」之象形)在上,一「人」(兩撇)在下,成一「洪」字。「向前」指「洪」字位於聖人名之兩字中的前面一字,即為聖人姓名之三字中的中央字。
「懸針直向裡頭生」:「頭」是人思維的器官,古人以「心」為人思維的器官,比如古人用「心想」來描述思考。所以這裡「頭」同「心」,即「懸針直向裡心生」,成一「志」字。
(7)「真言一木連丁口,…三人同行並一人,直上帝王庭」
解:「三人同行並一人」:「口」作量詞時,「三人」意同「三口」。「三口同行並一人」即「三」點水,結合一「廿」(「口」之象形)在上,一「人」在下,成一「洪」字。
「直上帝王庭」:「帝王庭」即「朝廷」,指「洪」為聖人姓名的中央字。
(8)「帝姓本等連丁口,帝名三丁及二丁,…懸針更向腦中生」
解:「本等連丁口」:「等連」即「並連」。「本」字下面的一橫,同「子」字上面的一橫合併連接,成一「李」字。
「懸針更向腦中生」:「腦」同樣是人思維的器官,所以同「心」。即「懸針更向心中生」,成一「志」字。
(9)「直言一木連丁口,只在牛頭首,更有三人共兩丁,直上座朝廷,只是其中有一字,懸針直上月中心,凡人難悟清,他是聖人名,…若問此人是何姓,木下添吉口」
解:「只在牛頭首」:「牛」字的「頭」部為一撇一橫,似一「人」字,「牛頭首」即「人首」,喻指人之姓氏。指「一木連丁口」所成之字(即「李」字)為姓氏。
「三人共兩丁」:「丁」為「十」。「三」點水,結合「兩丁」(即「二十」)為「廿」在上,「人」在下,成一「洪」字。
「直上座朝廷」指「洪」為聖人姓名的中央(朝廷)字。
「懸針直上月中心」:在古代象形文字(金文和篆文)中,「月」同「肉」字幾乎一模一樣。因此,在漢字中「月」字旁幾乎都是「肉」的意思。這裡「月」同「肉」。即「懸針直上肉中心」,而肉中之心就是「心」。「懸針直上心」成一「志」字。
「木下添吉口」:「吉口」為兒子的意思,即「子」,還是「木子」姓。
(10)「欲識聖人姓,一木連丁口;欲識聖人名,三人共兩手」
解:「三人共兩手」指三人共兩雙手。一雙手有十個手指,表示「十」,「兩(雙)手」為「廿」。「三」點水,結合「廿」在上,「人」在下,成一「洪」字。
其實,現代學者(如郭沫若等)也認識到,「十」字的古代象形文字(甲骨文和金文)之一是「」,其中一層含義就是「」為雙手合十之形狀,雙手十指為「十」。
「欲識聖人名」表示預言者稱呼聖人為「洪」。
(11)「欲識聖人處,多應在東江;欲識聖人姓,草蓋水中央;真言向汝說,的須尋章句。」
解:前文已經討論過聖人的出生地「多應在東江」。
「欲識聖人姓,草蓋水中央」:這句是《五公經》中少有的沒用象形文字描述聖人姓名的例子,但是其難點不是在後半句,而是在前半句的「姓」的意思上。其實,「姓」有「姓氏」之意,在古文中也有「稱呼」的意思。這裡的「姓」是指「稱呼」之意。「草蓋水中央」指預言者稱呼聖人為「草蓋水」所成之字,而且此字是聖人姓名的「中央」之字。「草蓋」即「草頭」,指「共」字,「水」指三點水,合起來是一「洪」字。
「真言向汝說,的須尋章句」:向讀者(汝)說句實話,(如果想要懂得前句中的意思)實在須要尋找相關的文章字句來瞭解。
以上是對於流傳千年的《五公經》中,關於聖人「明王」姓名流傳最為廣泛的十一種描述而作出的解析。綜合所有的描述,如果要滿足所有的描述,聖人姓名毫無歧義地指向唯一一個姓名:李洪志。
在《推背圖》的另外一個流傳版本中,有一圖描述聖人為一位持戟而立的金甲將軍,其頌詞是:
三人共首吾之姓
水滿天下吾之名
民物好生歸有德
何須北戰與南征
這裡第一句的「姓」也是「稱呼」之意。「三人共首」是:「三」點水,結合「共」的上半部(即「共」之「首」)在上,「人」在下,成一「洪」字。「水滿天下」和「洪」是同樣意思,也指「洪」字。所以這頭兩句頌詞的意思是:「洪」是對我的稱呼,「洪」也是我的名(稱呼)。
其實,《推背圖》和《武侯百年乩》等預言都比喻聖人為「田間人」,「田」的中間是一個「十」字,隱指聖人的姓名中多有「十」字-姓名中每個字中都有一個或多個「十」。《格庵遺錄》中對聖人的稱謂之一是「十勝」,其中一個含義也是如此。
最後糾正一個歷史遺留下來的誤解。道教《太上洞淵神咒經》中描述:「真君者,木子弓口」,指聖人為「木子」李姓。但是,歷史上人們認為「弓口」隱指「弘」字,是聖人之名,其實是一個誤解。《太上洞淵神咒經》是由太上道君(神仙)所述,「弓口」也是象形。
據《格庵遺錄》的描述(比如其中的「弓弓歌」和「田田歌」),「弓」和「口」是兩個圖形,出現在聖人所傳道法之標誌圖中:「弓」形似組成道家太極圖「」的陰陽魚-太極圖「」由兩個「弓」組成;「口」形似組成佛家萬字符「卍」的圖形-萬字符「卍」由四個「口」組成。
這裡「弓口」喻指聖人所傳之道法,也指聖人所傳道法之標誌圖由多個「弓」和「口」組成。「真君者,木子弓口」是指傳「弓口」之道法的李氏聖人。
那麼,在當今的世界上有人符合以上所有的描述嗎?
將以上的描述同現實事實相比較,在當今世界上,有一人百分之百符合以上所有預言中關於「救世聖人」的已經出現或正在發生的所有描述:
李洪志(姓名)
法輪功創始人(特質「以傳統道德教化人心」)
身為平民(特質「一介平民」)
出生於1951年5月13日(「木兔」)
虛歲始於1950年(「木虎」)
出生地為吉林省公主嶺市(「少女嶺」),位於東遼河的東岸(「東江」)
現在旅居美國(特質「四海為家」)
法輪功的標誌法輪圖形由多個太極圖和萬字符組成(「木子弓口」)
五.聖人救世及後記
歷史上的絕大多數預言都從不同層面描述了世界經歷了大災難,聖人救世之後進入太平盛世的一些情況。比如:
《馬前課》中「陽復而治,晦極生明」,「賢不遺野,天下一家」;
《武侯百年乩》中「執中守一定乾坤,巍巍蕩蕩希堯舜」;
《格庵遺錄》中「四夷屈服萬邦和」;
《步虛大師預言》中「南朝金粉太平春,萬里山河處處青」,「天地復明,處置萬物,四海謳歌,蔭受其福」,等等。
本文這裡對其中三個比較受到世人矚目,而又晦澀難懂的預言給予解析。這三個預言分別來自於《推背圖》、李淳風的《藏頭詩》和劉伯溫的《燒餅歌》,它們都描述了聖人救世或其救世之後的一些景象。
這三個預言之所以「晦澀難懂」的主要原因是它們之中的一些描述不符合「常規邏輯」,因此從符合「常規邏輯」的角度來解釋,很難自圓其說,從而沒有漏洞。
其實,聖人救世時所將要面對的是一個將全人類和整個世界帶入毀滅性大災難的巨大的宇宙邪惡勢力,《聖經.啟示錄》中稱其為「撒旦」。這些預言描述的是聖人救世、掃除邪惡時所展現出來的令人震驚無比的輝煌神蹟,以及聖人的一些非凡特質。
這三個預言中描述的一些事件,包括聖人救世時展現的輝煌神蹟,同人們比較熟悉的《聖經.啟示錄》中的一些描述驚人相似。在以下的解析中,本文在相似之處將給以簡單解讀。
(一)第一個預言是《推背圖》的第四十四圖。
第四四象丁未坎下離上未濟
讖曰:
日月麗天
群陰懾服
百靈來朝
雙羽四足
頌曰:
而今中國有聖人
雖非豪傑也周成
四夷重譯稱天子
否極泰來九國春
日月麗天
群陰懾服
解:「日月麗天」原出自於《周易.離》的「日月麗乎天」。「麗」為附著之意,「麗天」是懸照或顯現於天空的意思。所以「日月麗天」的原意是太陽和月亮懸照於天空。
此處的「日月」為「明」,指聖人「明王」(如《五公經》所指)。「麗天」指顯現於天空的神蹟。
「明王」出世,顯現於天空,光耀天宇,威服掃除了所有造成人類和世界毀滅性巨大災難的邪惡勢力。
這兩句所描述的景象相似於《聖經.啟示錄》第十九章中的描述:「萬王之王,萬主之主」顯現於天空,「眼睛如火燄」,威服掃除邪惡勢力。
百靈來朝
解:「百靈」本意為各種神靈,喻指世界各國、各民族的百姓。「百靈來朝」喻指世界在歷經巨大災難後,被聖人拯救的世界各國、各民族的百姓從各地前來朝拜聖人。
《推背圖》這像所用的圖描述的是聖人端坐於「寶座」之上,一人背弓前來朝拜。「一人背弓」含「一」、「人」和「弓」字,合成為一「夷」字,喻指世界各國、各民族的百姓。此圖喻指從大災難中被拯救的世界各國、各民族的百姓從各地來到寶座上的聖人面前朝拜。
這一景象相似於《聖經.啟示錄》第七章中的描述:一位天使從「日出之地」出現,之後,從大災難中被拯救的世界各國、各民族的百姓從各地來到寶座上的主神面前朝拜。
雙羽四足
解:「士」字形似一個具有兩幅翅膀的飛翔之物,為「雙羽」;「心」似四點水,為「四足」。「雙羽四足」為一「志」字。指聖人的姓名中有一「志」字。
而今中國有聖人
雖非豪傑也周成
解:「豪傑」喻指利用政治或武力來進行統治的統治者。
「周成」出自於東漢班固的《東都賦》:「即土之中,有周成隆平之制焉」,指西周君主周成王。周成王在位期間,制定禮儀,譜制雅樂,社會安定,百姓和睦。
這兩句指聖人在救世之後,身處中國,雖然不用政治或武力,卻以傳統道德教化人心,「治理」全天下。使得天下安定,百姓和睦。這同《推背圖》第四十七圖中描述聖人「偃武修文」一脈相承。
四夷重譯稱天子
解:「四夷」喻指世界各民族。
這句字面的意思是世界各民族重新翻譯解釋「天子」的稱呼。喻指儘管聖人「治理」全天下,受到所有世人的敬仰,然而人們卻不能夠稱其為「天子」。
為甚麼呢?
有兩個原因:
第一,根據相關資料的解釋,「天子」是中國自周朝以來對最高君主的尊稱。其原意是君主即上天的兒子,認為君主權力受命於天。「天」在此意為「天帝」或「上帝」。
引申而言,「子」指兒子。只要是「子」,包括「天子」,都是被創造者。
然而,在《格庵遺錄》中卻稱聖人為「無父之子」,其意為聖人不是「被」創造者。
「無父之子」這一聖人非凡特質在下文的兩個預言《藏頭詩》和《燒餅歌》中得到反覆驗證。
這個描述相似於《聖經.啟示錄》的描述:「(主神說:)我是阿爾法,我是歐米迦;我是初,我是終。」(阿爾法、歐米迦是希利尼字母首末二字母)
第二,聖人以道德教化來治理全天下,但他是無冕而治,不是實際的行政統治者。
否極泰來九國春
解:「九國」這裡指全天下。在經歷了巨大災難之後,被聖人拯救的世人得以幸福安寧,全天下進入了太平盛世。
(二)第二個預言是唐朝李淳風的《藏頭詩》。
《藏頭詩》中預言了一位「文明」聖人將出現於我們這一時代。「文明」的「文」意同「偃武修文」之「文」,指道德教化;「明」指「明王」。
《藏頭詩》對於「文明」聖人的描述如下:
「此人頭頂一甕,兩手在天,兩足入地,腰縏九觔帶,身穿八丈衣,四海無內外,享福得安寧,秀士登紫殿,紅帽無一人。」
這段預言隱藏了兩個字。
第一,「頭頂一甕,兩手在天,兩足入地,腰縏九觔帶,身穿八丈衣」是一「奠」字。
「酉」的古代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是酒罈形,意指罈中有酒,這裡代表「一甕」。酉上兩點,似「兩手在天」,酉下一「大」,似「兩足入地」。「酉」字本意是酒,音同「九」;「酉」用以紀月,代表農曆「八」月;「酉」位於「奠」字的中間,即腰身部位,因此「腰縏九觔帶,身穿八丈衣」。
第二,「秀士登紫殿,紅帽無一人」是一「李」字。
「秀士」指德才出眾之人,「紫殿」指帝王宮殿。「秀士登紫殿」指進入科舉殿試的德才出眾之人(殿試是中國科舉制度中最高一級的考試),喻指有道德學問之人。古人對有道德學問之人的尊稱為「子」,比如「老子」、「孔子」等。所以「秀士登紫殿」指一「子」字。
「紅」色乃「朱」,「朱」的首部(帽)是一撇一橫,似一「人」字;去掉「人」,剩一「木」字。所以「紅帽無一人」指一「木」字。
合起來成木子「李」字。
「李」字代表聖人的姓氏,「奠」字則代表了聖人的兩個非凡特質。
「奠」字所代表聖人的第一個非凡特質即是預言中所描述的:「兩手在天,兩足入地,腰縏九觔帶,身穿八丈衣」:「觔」同「筋」,「九觔」喻指九州,「八丈」喻指八方,「九觔八丈」喻指天下。即指「天」、「地」、以及「九觔八丈」之天下都是聖人身體的一部份,喻指聖人為主掌天地之人。
「奠」字所代表聖人的第二個非凡特質來自於「奠」的字意:「奠」字的一個主要意思為「定」,即「定位」之意。用「奠」字描述聖人喻指聖人將是給眾生定位之人。《步虛大師預言》中也描述聖人將進行「蓋棺定,功罪分」。其意相似於《聖經.啟示錄》中的「大審判」。
需要指出的是,在古文中,「奠」的異體字是「鄭」。《格庵遺錄》中對聖人最為主要的稱謂之一是「鄭」聖人。比如:
「鄭本天上雲中王,再來今日鄭氏王」
「十八姓人鄭真人」(李姓)
「彌勒出世鄭氏運」
「世間再生鄭氏王,一字縱橫木人姓」(李姓)
「木兔再生鄭姓運」
「無極天上雲中王,太極再來鄭氏王」
「世人苦待救世真主,鄭氏出現不知」
等等。《格庵遺錄》的「鄭」聖人即是主掌天地、定位眾生之「奠」聖人李氏。
「四海無內外,享福得安寧」意同《推背圖》的第四十四圖,在經歷了巨大災難之後,被聖人拯救的世人得以幸福安寧,全天下進入了太平盛世。
(三)第三個預言是劉伯溫的《燒餅歌》。
《燒餅歌》中描述了一場巨大的「天火之災」:
火德星君來下界
金殿樓臺盡丙丁
「火德星君」指火神,「火德星君來下界」既比喻天火從天而降的景象,也比喻火神下界到世間施以火災;「丙丁」之五行屬火,「盡丙丁」比喻全部被吞噬於火海之中。
《五公經》亦有「天使魔王把火燒,一切萬民遭辛苦」和「天差使者來放火,燒毁州縣及鄉村」等描述,《太上洞淵神咒經》也有「鬼長三尺六寸,常持天火,燒人宅舍」等描述,是那場毀滅性災難的表現之一。這些描述相似於《聖經.啟示錄》中神懲罰撒但的士兵而施以天火之災,以及懲罰那些不信的、邪惡的或拜獸像者,而施以火災或扔入「火湖」的描述。
在描述這場災難之後,《燒餅歌》描述聖人出世:
一個鬍子大將軍
按劍馳馬察情形
除暴去患人多愛
永享九州金滿籯
一個鬍子大將軍
按劍馳馬察情形
解:「一個」的「個」(正體)在古文中同「個」。「一」和「個」中含「一」、「人」、「|」,合起來排布一下成一「木」字。
「鬍」字的本意是「牛頷垂」,即牛脖子(下巴)下之垂肉,這裡喻指「下垂」。
「木」字「下垂」一「子」,成一「李」子。指聖人姓李。
「大將軍」描述的是聖人出世時的形象,即為一將軍形象。
「按劍馳馬」似乎是一句不符合邏輯的描述:騎著馬能跑多快、跑多遠呢?用劍又怎麼能和邪惡勢力的現代甚至未來武器相匹敵呢?其實,這句不是在描述於世間地上「按劍馳馬」。
「大將軍」「按劍馳馬」,這一描述相似於《聖經.啟示錄》第十九章中的描述:天開了,「萬王之王,萬主之主」顯現於天空,身騎白馬,口出利劍,威服掃除邪惡勢力,並「用鐵杖轄管」列國。
《格庵遺錄》中對聖人也有「上慕劍旗,下察走馬」的描述。「大將軍按劍馳馬」其實是對聖人出世,威服掃除邪惡勢力,以及「治理」天下、歸正人心時的聖人所呈現的神蹟和形象的描述。
在中國預言中,聖人出世威服掃除邪惡勢力時所用的法器為「劍」(如《五公經》等所述),「治理」天下、歸正人心時所用的法器為「戟」或「金戈」(如《推背圖》等所述);《聖經.啟示錄》中「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出世威服掃除邪惡勢力時,「有利劍從他口中出來,可以擊殺列國」,轄管列國所用的則是「鐵杖」。
「察情形」喻指聖人對所有眾生的思想言行都明察秋毫,洞悉無漏,因此對於所有眾生的定位,以及「治理」天下、歸正人心時的作為都將公平正義。這相似於《武侯百年乩》中描述聖人「執中守一定乾坤,巍巍蕩蕩希堯舜」-「執中守一」的一個意思是公平正義;也相似於《聖經.啟示錄》描述萬王之王:「騎在馬上的稱為誠信真實,他審判,爭戰,都按著公義」。
除暴去患人多愛
解:聖人威服掃除了所有造成人類毀滅性巨大災難的邪惡勢力,並且消除了人間的暴虐和禍患,受到所有被拯救的天下百姓的敬仰愛戴。
永享九州金滿籯
解:這四句中最為令人費解,表面上也最不符合邏輯的就是「永享九州」:如果聖人是凡人,那麼凡人根本就不可能「永享九州」;如果聖人是神,「九州」這種世俗之地又有甚麼好享用的呢?
其實,「享」字的本意是「(貢)獻」,即「給予」之意,這裡引申為「恩賜給予」;「九州」喻指天下;「金滿籯」的原意為滿箱的金銀財寶,這裡喻指最為美好的一切。
「永享九州金滿籯」的字面意思是聖人永遠地恩賜給予「九州」以最為美好的一切。
歷經毀滅性巨大災難、滿目瘡痍的「九州」,如果要擁有最為美好的一切,最符合邏輯的解釋是聖人重造了嶄新的「九州」。
「永享九州金滿籯」即聖人重新創造了嶄新的「九州」,並永遠地恩賜給予其以最為美好的一切。
道家《太上洞淵神咒經》中,太上道君對於嶄新「九州」的美好景象作了以下描述:
「真君者,木子弓口,王治天下,天下大樂,一種九收,人更益壽三千歲,乃復更易,天地平整,日月光明,明於常時。」
《聖經.啟示錄》第二十一章中有這樣的描述:「坐寶座的(創世主神)說: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
以上本文從文字的字面意思上,對於中國歷史預言中關於「聖人」的描述,作出了本文所認為的最為合理和符合邏輯的解釋。所言虛實,留與歷史驗證與讀者評斷。
希望本文能夠給予讀者對於生命所尋求目地的思考有所幫助,也希望讀者得到幸福安寧的美好未來。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任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