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子:蔡英文就職演講大破中共「九二共識」陷阱

Facebook

據新唐人媒體報導,中華民國新任總統蔡英文於5月20日宣誓就職,在就職演說中提及經濟結構的轉型、強化社會安全網、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區域的和平穩定發展及兩岸關係、外交與全球性議題。該報導同時全文發表了蔡英文就職演講。

眾所周知,中共邪惡勢力一直逼迫蔡英文承認它們給台灣設定的所謂「九二共識」答案,並威脅稱「蔡英文若不明確表態,就是破壞台海和平穩定現狀。」而且以武力相威脅,意圖逼迫蔡英文就範。這是中共邪惡勢力給台灣設下的政治陷阱,其目地就是逼迫蔡英文承認「一個中國」就是所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它這個陷阱是這樣的,它首先讓你承認兩岸同屬一中,然後再讓你接受這個「一中」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筆者在先前的評論中已經指出,所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二」,它不是「一」,它是西方邪惡勢力「馬克思主義」對中國大陸實施武裝佔領的結果,它不代表中國,它代表的是「馬克思主義」。對此,海外流亡的中國歷史學家辛灝年先生的研究結論也是這個結果。這些歷史真相是兩岸政壇當局者都心知肚明的,但是,中共邪惡勢力偏偏還是要干它們想乾的壞事,故意給世人下迷魂藥。

筆者看到,蔡英文在就職演講中,她非常智慧的破除了中共給她設計的「九二共識」陷阱。她在演講中說:「兩岸之間的對話與溝通,我們也將努力維持現有的機制。1992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商,達成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我尊重這個歷史事實。92年之後,20多年來雙方交流、協商所累積形成的現狀與成果,兩岸都應該共同珍惜與維護,並在這個既有的事實與政治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新政府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兩岸的兩個執政黨應該要放下歷史包袱,展開良性對話,造福兩岸人民。」她對此解釋到:「我所講的既有政治基礎,包含幾個關鍵元素,第一,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與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這是歷史事實;第二,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第三,兩岸過去20多年來協商和交流互動的成果;第四,台灣民主原則及普遍民意。」蔡英文這個講話不僅第一次以最權威的方式證實了相關的歷史事實,也明確的指出了歷史上的相關事件中,兩岸建立的政治基礎是對「歷史事實與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而不是中共單方面聲稱的所謂「九二共識」。

什麼叫做「共同認知」呢?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是全世界都共同認知的,根本就不用再與誰「共識」了,更沒有必要通過談判認定。中國人與中國人之間需要談判認定對方是不是中國人嗎?只有「馬克思主義者」會這麼干,這些高等動物想讓中國人承認它是中國種,它當然就想到了這些非常惡劣的做法。可是,無論中共它怎麼折騰,全體中國人也不會接受它這個不是人的東西。「馬克思主義者」從來就沒有愛過中國,它的本性是「黨性」、是邪魔,而不是人性,它承認自己是「高等動物」、而不是人類,它的來源是西方邪惡勢力、而不是中華民族的血脈,它們要維護的是「共產黨」、而不是中國人的利益。如果說真要達成什麼共識的話,那麼全人類都認同「共產黨」不屬於中國,它認定的祖宗是西方邪惡勢力「馬克思主義」,台海兩岸中國人決不能認同它同屬一中!這才是所有中國人達成的共識。

觀察家們注意到,蔡英文在演講中證實,「1992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商,達成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我尊重這個歷史事實。」是兩岸兩會做了大量工作「達成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而不是中共聲稱的一個裝滿邪黨私貨、單一的所謂「共識」。也就是說,蔡英文完全肯定了兩岸兩會所作的一切工作。

而今,中共卻公開用自己單方面的說法否定所有雙方「達成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否定了兩岸兩會所作的大量工作,並且在馬英九執政時期一度矇混過關,把這大量的工作努力「達成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都違約變成所謂的「九二共識」。

在筆者看來,蔡英文女士就兩岸問題已經說的非常清楚明白了,而中共國台辦還要狡辯說蔡英文講的含糊。這是故意裝糊塗,它們非常清楚自己的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葯。可見,這些只對中國人喊打喊殺的傢伙都是惡棍,它們為什麼敢欺負中國人?卻不敢對那些真正侵吞中國領土領海主權的傢伙動武?誰是台海兩岸之間的不和平因素?這些都一目了然。

現在的球是飛向了大陸方面,就看大陸方面有沒有真正的好男人站出來接球。如果習近平先生真是全體中國人希望看到的好男人,那麼蔡英文才是與他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合作夥伴,她完全不同於馬英九的懦弱。

筆者認為,習近平先生如果真的要做中華民族的好男人,那麼,在台海問題上他就一定能看清誰才是他最希望看到的合作對手,誰才能讓他的才華盡展。

自古雄才多異能,睿智洞見善果來。在筆者看來,習近平先生是否雄才?要看他能否解體中共體制。蔡英文女士是否睿智?要看她能否堅守中華民國。兩岸能否結出善果?這非常值得觀察。

作者提供,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李明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