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提出的「仁義禮智信」 竟然和我們的身體都有對映

Facebook

【新唐人2016年05月19日訊】孔子中庸思想中提出的仁、義、禮、智、信在我們人的身體中都是有對映的:



仁:屬木,對映肝;

義:屬金,對映肺;

禮:屬火,對映心、血;

智:屬水,對映腎;

信:屬土,對映脾、胃。

推薦閱讀:談古論今話中醫

中醫講:人能活在世上,依靠的是先天之本-腎和後天之本-脾胃,腎為先天之本是無法用藥物來補救的,只能用節制色慾,守德修身保養,故而腎益養不益補。現代人貪慾放縱,用藥補腎培元是捨本逐末,越補越虧。脾胃為後天之本,全身所需的一切營養,皆由脾胃運化五穀來供養。

因此人在慾望方面若無節制、好色,就會傷害到先天之本-腎,腎水匱乏肝木枯死,人身所有臟腑器官都會衰竭。

那麼人若毫無信義可言,後天之本的脾胃必大受其損,倘若先天之本與後天之本都失去,這人其命不久矣。

人若無信則無義,何談感恩,相互戒備而敵視,人際關係緊張,所以說:信是構築人與人之間友誼的橋樑,是人們真誠共處的基石。

上面說的是人身之理,其實人的身體與外部環境及各層空間都有對映,一個國家,娼妓淫亂遍地,亂倫,而無信義、無道德,必國將不國,天災人禍不斷,生靈塗炭,則百姓無安樂也!

小時候聽一個故事叫《三千里不失信》,故事中的人名我不記得了。說有兩個朋友在春初的時候一起相會,臨別時,主人問朋友下次什麼時候再來。那朋友回答道,中秋節那天與您一起賞月。

到中秋節那天,主人在後花園擺上酒菜,不吃不喝等着朋友的到來。將近三更的時候,這位朋友果然來到後花園門外問道:現在未過三更吧?應該仍算八月十五吧。主人回答朋友說:未過,未過,當然算是八月十五了。我知道您一定會來的,因為您在我的記憶中從未失信過。請快進來與我一起飲酒賞月。主人說著就奔後花園門走去。朋友說:你不必過來了,因為特殊情況我不能按時與你相會,我曾聽人講過說人捨去肉身,元神在一刻可行千里的路,所以我在二更前自盡,捨去肉身,估計三千里的路程三更前(八月十五)可以到達,看來此言並不是虛傳,果然如此,但我與你已經是陰陽兩世的人了,只為不失信用特來告知。看來這位朋友把信用的重要看的超過了性命。《史記:季布欒布列傳》中記載:得千兩黃金,不如得季布一諾。後人說:「一諾千金」,比喻諾言的價值極高。

而今諾言一文不值,就是定下的合同都是假合同、假文書、假文憑、假證件到處都有。更可怕的是連中共制定的法律都是假的,製造出與憲法相違背的惡法,來維護自己的權錢而任意殘害百姓。

古人用詞多用信義,不但要為自己的言辭而終身踐行。而今確把信義多寫成信譽,這信譽與信義一字之差,可謬之千里,多為滿足自己的私慾而毫無道義可言。

──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張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