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詩仙李白與道家的奇緣(下)

Facebook

【新唐人2016年05月17日訊】(接上文)

● 元丹道士認其為「異姓天倫」

李白著名詩作《將進酒》中的「岑夫子,丹丘生,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謂我傾耳聽」中的丹丘生,就是元丹丘,是李白早期在四川交往最密切的一名道士,史載,元丹丘是道士胡紫陽的弟子。從李白詩作中多達十幾首是與之酬贈的詩可以看出,他們的友誼確實非比尋常。如在《穎陽別元丹丘之淮陽》中,李白言「吾將元夫子,異姓為天倫」,意思是兩人的關係如同親兄弟一般。

在《元丹丘歌》中,則如此寫道:「元丹丘,愛神仙,朝飲穎川之清流,暮還嵩岑之紫煙,三十六峰常週旋;常週旋,躡星虹,身騎飛龍耳生風,橫河跨海與天通。」在《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中又說:「雲台閣道連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在李白眼中,元丹丘是個能跨海飛天而且長生不死的仙人。他們一起訪師學道:「吾與霞子元丹,煙子元演,氣激道合,結神仙交,殊身同心,誓老雲海,不可奪也。歷行天下,周求名山,入神農之故鄉,得胡公之精術。」(《送煙子元演隱仙城山序》)一起談玄悟道:「滅除昏疑盡,領略入精要。澄慮觀此身,因得通寂照。朗悟前後際,始知金仙妙。」(《與元丹丘方城寺談玄作》)一起在嵩山尋仙煉丹:「提攜訪神仙,從此煉金藥。」(《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並序》)

這樣的元丹丘對於李白的影響不可謂不大,而李白因此與其師父胡紫陽的關係也很密切。對於胡紫陽高深的道法丹術,李白在《漢東紫陽先生碑銘》中介紹說:「因遇諸真人,受赤丹陽精石景水母;故常吸飛根、吞日魂,密而修之。」且因「與紫陽神交」,李白是「飽饗素論,十得其九」。後來,李白還曾追隨元丹丘到嵩山歸隱了一段時間。

據說,在李白第一次來長安時,元丹丘通過向持盈法師(玉真公主)引薦李白,使其向玄宗推薦,加之賀知章等人的舉薦,玄宗才下詔召見李白。而李白在長安的生活能自此使玄宗「降輦步迎,如見綺皓。以七寶床賜食,御手調羹以飯之」,並「置於金鑾殿,出入翰林中。問以周政,潛草詔誥」。

● 吳筠道士與之相酬和

吳筠,唐代著名茅山道士。因其文辭傳頌京師,玄宗聞其名,遣使召見他,授之以待詔翰林。玄宗向他問道法和神仙修煉之事,吳筠答以「此野人之事,當以歲月功行求之,非人主之所宜適意」。玄宗十分器重他。

742年初,吳筠東遊到會稽(今杭州),隱居在剡中(今浙江剡縣),在此與李白相識,並與之相酬和。李白那首《鳳笙篇》中的「仙人十五愛吹笙,學得崑丘採鳳鳴」說的就是他。

在此隱居期間,李白在浙江天台山亦有過採藥、服丹的經歷,他寫道:「攀條摘朱實,服藥煉金骨。安得生羽毛?千春臥蓬闕。」「一餐咽瓊液,五內發金沙。舉手何所待?青龍白虎車。」

其後,玄宗再度召吳筠進京,他也向玄宗推薦了李白。自天寶中,李林甫、楊國忠用事,綱紀日紊,吳筠預知天下將亂,乃堅求返還嵩山,玄宗不許;在安祿山作亂後,再次請求還山,這次玄宗同意了。

正式成為道士

744年,李白離開長安後,開始浪跡天涯,並繼續求仙學道,採藥煉丹。他出門的行裝是仙藥滿囊,道書盈篋。44歲時,李白來到山東紫極宮,尊師高如貴,接受道籙,正式成為一名道士。他的《訪道安陵遇蓋寰為予造真籙臨別留贈》一詩記錄了這個過程。他先去安陵(河南鄢陵縣)找蓋寰道士,把道籙造好了,然後到濟南,由高如貴「尊師」在老子廟裡面正式授予。

從此,李白堅定地走在了修道成仙的路上,而且是全家修道。雖然他也期望建功報國,但「學道愛神仙」卻是其始終不變的,他留下了一百多首與仙道有關的詩歌。誠所謂「一鶴東飛過滄海,放心散漫知何在。仙人浩歌望我來,應攀玉樹長相待。堯舜之事不足驚,自餘囂囂直可輕。巨鰲莫載三山去,我欲蓬萊頂上行。」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張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