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6年05月13日訊】(新唐人記者李倩倩報導)5月16日是中共發動「文化大革命」50週年的日子。十年文革給中華民族造成的災難又被稱為「十年浩劫」。它影響了當時每個中國人的命運,製造了不計其數的人間悲劇。
5月11日,英國BBC中文網發表題為《口述歷史:一個兵團戰士對文革的記憶》的文章,展現文革歷史背景下的個體的真實遭遇。「艾華,現居英國倫敦。1966年文革開始時,她還不到16歲,是高中一年級學生。軍人家庭出身的她,身處北京這個文革風暴發起之地。••• •••50年過去了,在BBC新廣電大樓,艾華向BBC中文網講述了那十年的經歷。」
據艾華回憶,文革開始時報紙上就宣布停課,大學也不招生了。年輕人都很高興,因為不用上課了,也沒有權威了。成天鬧革命,寫大字報,貼大字報。街道上有說誰出身不好,就上人家裡去抄家。她就是那個時候第一次知道股票這個詞。說誰家有股票,就是資本家。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這段毛澤東的話文革期間被廣為引用,成為施行暴力的依據。據統計,1966年8月,僅在北京,就有1770多人被紅衛兵和其他人打死。死者包括教師、學生、工人和房主。
當時16歲的艾華,面對社會上劇烈的變化,緊張、興奮又害怕。「在刑訊室我看到一個老太太,據說是地主婆,頭被剃成陰陽頭,顯得很臃腫,臉很胖,不知道是因為被打還是浮腫。她旁邊有個裝了水的桶,還讓她喝桶里的水,好像是沾過皮鞭的水。「後來刑訊室的那個老太太跳樓死了。她在地上躺著,身上蓋著大字報,有人在校門口攔了一輛平板車,把老太太扔在平板車上,拉到火葬場。
艾華回憶:「當時社會一片瘋狂,不允許你自己有想法。而且說要緊跟毛主席。學校里這些黑幫寫的詩,就愣從裡面找,看是不是有隱喻的、有攻擊大躍進的內容。那你就跟著寫大字報唄。」她的家族未能倖免,其伯父在農村,因為出身不好,文革時,被脖子掛上磨盤批鬥,後來就自殺了。再晚些的時候她父親被指為叛徒被隔離審查。
即使親人遭遇不幸,艾華說:「舅媽帶著我表弟每天吃飯前都要祝頌。每天早上起來,舅媽帶著我們站在毛主席像前面,手裡拿著紅寶書,說:祝福毛主席,萬壽無疆!萬壽無疆!然後再吃飯。有時候表弟犯錯誤了,舅媽就會說:跟毛主席彙報,檢討你的錯誤。」
艾華總結道:「我聽了太多這樣的事情:我們學校有個女生跳樓,我認識的同學爸爸自殺,有個女生父母一起雙雙自殺,這些都是我們當時那個年齡不應該發生和承受的事情。還有我見識了少年的狂熱可以到達什麼樣的地步。所以從此以後對任何群眾運動我都不喜歡,也不崇拜任何人。」
到了1968年,學制尚未恢復,工廠也不招工,紅衛兵分裂成幫派,經常發生武鬥。中共擔心文革初期曾經發揮巨大作用的年輕人會給城市的穩定造成威脅,於是決定將他們送到農村參加勞動。文革期間,共有一千六百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整整一代人失去了接受正常教育的機會。
據艾華回憶,實際上山下鄉最早在1967年就已經有政策了,到1968年開始。「整個國家當年沒有辦法安置這些人,工廠里也不工作,工人也沒有活干。為解決這個問題就號召上山下鄉。」
艾華當時去了東北的兵團,兵團的生活很苦,天氣特別冷,住在簡陋的磚房裡,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要吃飽比較難。早上起來要跑操,還要練槍、幹活。
作家呼籲反思文革
儘管官方對這場「浩劫」採取冷處理,但民間相繼出現不少聲音仍力主反思。有評論認為雖然中共在政治上否定了文革,但從來沒有認真地清理文革的因子。
知名作家閻連科近日表示,「必須面對文革黑歷史,以免歷史重演」。
他表示,對文革的探討,可以反映國家知識分子如何看待歷史。他認為,遲早要恢復討論文革,以理解這段時期的問題。
責任編輯: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