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父母為何著急送子女「逃離」大陸?(下)

Facebook

【新唐人2016年03月26日訊】(新唐人記者何雅婷綜合報導)2016年春暖花開時節,有專門辦理出國留學和移民事務的中介公司,在中國大陸的一家新媒體「留參謀」上,發表了一篇頗有特色的軟性廣告。這篇短文套用著名詩人徐志摩的名詩《再別康橋》,以北京霧霾的悄然到來為切入點,在介紹相關環保知識的同時,以「遠離塵埃」和學習國外的先進醫學與環境技術為由,招攬有心移民的中國人和打算送孩子出國留學的家長。

2014年11月23日,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14海外教育特別報告》顯示,中國大陸80%的富豪擬將子女送到國外留學。其中包括「高中及以下」、「本科及以上」 兩個不同的留學年齡段。而富豪們急著送孩子留學的主要原因,首先,認為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教育能對孩子的前途有更大幫助的佔21%;其次,為逃避國內的環境污染和有毒食品的毒害而決定送孩子出國的分別佔20%和19%。

隨後,中國大陸最大的門戶網站搜狐《新聞調查》發起一項名爲「中國九成億万富翁擬送子女出國留學,你怎麼看」的調查,結果發現2万多名投票網友中,有近7成的人表示理解富豪們的決定,12%的網友表示支持,而投反對票的僅佔7.28%。

針對富豪們為何競相送子女出國留洋的問題,前《中國青年報》「冰點」欄目主編李大同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曾表示,這種現象說明人民對中國大陸教育極大不滿,對政治體制絕望,對國家未來毫無信心。這種現象與人才流失、資本外逃是一脈相承的。

《2013中國留學白皮書》的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留學生人數在2011年總數基礎上增長了21.8%,佔全球總數的14%;2010—2011學年,赴美入讀私立高中的中國學生就比五年前激增100倍。

經濟學家汪丁丁在《長期霧霾的政治社會效應》一文中這樣寫道:「如果國內的生存環境持續惡化,勢必誘致中高收入群體(以及低收入但年輕的群體)移民海外——這一效應十分類似於持續戰爭誘致的移民潮。誰也無法阻攔,因為在馬斯洛需求層級當中,基本的安全感是最低需求。」

與此同時,有媒體報導稱,一項有關中國學生留學意向的最新調查顯示,「氣候環境」成為中國學生選擇留學國家時上升最快的考慮因素,有超過三成的受訪者表示會考察留學當地的氣候和環境是否適宜。

2013年5月中旬,《中國週刊》的「封面故事」刊登了調查報告《少年為何留洋去》。這篇文章表示,送孩子留學的家長在談及爲什麼作出這樣的選擇時,很多家長會把空氣污染、食品安全等環境問題列爲重要的原因,「一百個家長裏面至少有三十個會明確說出對中國環境的不滿。」

在很多準備讓孩子出國留學的家長中,流傳着這樣一個短信:「我不指望孩子能考上什麼名校,我只是希望他能像我小時候那樣——上、下學自己去,遇見陌生人不害怕,不用家長接送,汽車知道避讓行人,不用給老師送禮拍馬屁,有藍天也有白雲,喝上乾淨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氣,吃上安全的食品,就這麼簡單。」

然而,這些最基本的人生需求,在當今的中國大陸已變成了奢侈品。

回顧一下最近十幾年,在中國大陸發生的一系列有毒食品案例,確實令人感到觸目驚心:

2003年爆發的阜陽劣質奶粉、「皮革奶」事件;2004年的「頭髮醬油」事件;2005年的假雞蛋;2006年的蘇丹紅鴨蛋;2007年的「大便臭豆腐」;2008年的三鹿「三聚氰胺奶粉」、 「滑石粉黑心麵粉」和「甲醇假酒」;2009年的人造豬血和藥水荳芽;2010年的地溝油、假牛油、染色青豆、有毒白桃水果罐頭;2011年的瘦肉精、「染色雜糧饅頭」、毒海參、「污水毒饅頭」;2013年山東用硫磺熏制毒生薑、湖南的「鎘大米」等等。

有毒食品在中華大陸肆虐,來勢洶洶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這讓中國人長期淪陷於某種恐慌的心態之中。於是,到海外旅遊的中國遊客瘋搶外國乃至香港奶粉的咄咄怪事一再重演。

2015年11月27日,江南大學與中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聯合發佈了一個有關中國食品安全的分析報告。這一個報告顯示,2005年到2014年的十年間,中國全國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數量達到227386起,平均全國每天發生62.3起,處於高發期。尤其是2001年達到了歷史峰值,高達38513起。

報告顯示,食品安全問題75.5%是由人爲的因素所導致的。超過60%發生在生產、加工環節,包括不規範的使用添加劑,非法添加違禁物,造假,使用過期原料,無證、無照生產經營等等,肉類和蔬菜類則是最多發的領域。

於是,為了讓孩子逃離已遭到嚴重污染的生存環境和無處不在的有毒食品,越來越多的中國家長們痛下決心,甚至把尚未成年的孩子也送到異國他鄉接受教育。於是,出現了本文開頭所寫的那種以霧霾為利器招攬留學生的中介機構。

責任編輯:趙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