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6年03月25日訊】同學之間是很美妙的緣分。我們相識在青春年少最美好的年華,一同念書成長。每每回憶起自己的青澀時光,必定會想到同學。
畢業後,大家天各一方,拖家帶口,想見一面很難。所以,經常通過聊天工具,在同學群里談天說地。多數時候,群里都是開玩笑的閑聊,但是那日不知怎麼,說起了一個很嚴肅的話題,佛學與信仰。
我一開始沒有加入,後來看到大家聊得熱火朝天,便忍不住發言參與討論。雖然有人看過佛經,得到一些皮毛的知識,但是我看到他們的思想並沒有發生真正的轉變。很多人依然是在無神論的前提下,把佛學當作哲學來探討。
聊天中,我指出這一點,若不打破無神論這樣的認知框框,是無法真正參透生死、因果。既然談到信仰,那自然是信為先,在信的前提下再去看生命中經歷過的曲折與苦難,肯定是另一番境界。
我與大家分享自己這些年來的經歷和認識上的改變,有不少同學表示贊同,更有同學說了很多讚美之詞,說我在同學中就是翹楚,思想的高度和深度也已非他們所能及,等等。我並沒有在意,同學一場,只是思想上的交流而已。
幾天之後,有一位同學突然發言,雖然隻字不提我的名字,卻是句句指向我那日的話。她強調同學中沒有高下之分,不應有區別心,不要妄自菲薄,每個人都是美好的,等等。這些話非常對,只是事出無因。大家在平等地交流,怎麼就有了高下之分,怎麼就有人妄自菲薄了呢?
後來我才明白,她是在為那日說讚美之詞的同學「鳴不平」,言外之意,我的一番言論讓許多人自愧不如,以致在同學中產生高下之分……當然,我知道,她的不滿與怨憤也有其他原因。我求學之路比她順,事業發展比她快,她就是看不慣我什麼風頭都搶了,讓別人感覺被比下去。
我猜,大家都看出那位同學是針對我,都聞到了火藥味,所以沒有人回應她的話,更有人岔開話題說其他。我原本也可以不理,樂得清凈,但我知道她生性敏感,如若不聞不理,她怕是會更加煩悶。不管那些話是針對誰,是以怎樣的情緒說出口,那些話本身是對的。於是,我回了她,承認她的話有道理,也祝福她。
同學群里的風波表面看就這樣平息下去了。但是我猜,也許有更多的風波是無形的,別人心裡的波動又怎會為我所知。
文/青松
(責編:李丹)
——本文經《紀元心語》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