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6年02月17日訊】台灣出口連年數據再度衰退,來到連12黑,除了大環境不佳,產業結構毛利率低,導致獲利不佳更也是關鍵,有專家指出,近年興起利基產業一詞,成為帶動台灣出口、經濟成長動能主力。
財政部公布,國內1月數據,年減13%,依舊雙位數衰退,尤其電子零組件(-7.1%)、積體電路(-8%),減幅都超過7%,顯示出口衰退,與產品結構大有關係!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 吳孟道:「因為越來越缺乏這種所謂,你剛剛也提到一些,像是電子產品的這種創新哪,越來越沒有,這種所謂創新或附加價值比較高的這些產品出來,中間財基本上逐漸被大陸進口替代本身,慢慢的取代。」
不過景氣逆風,卻也有企業力爭上游,國內主攻海空物流的業者的捷迅,去年每股賺上2.83元;全年營收增長率達到13.54%,從興櫃市場,轉攻上櫃。就是因為,業者觀察風向球,如今帶動的主流產品,皆是所謂「利基產業」。
捷迅公司總經理 孫鋼銀:「就我在實務面的觀察,在未來幾年,剛剛所說的,中國大陸的電商電子商務的發展,雲端伺服器的需求,在一部分的產業,在未來的幾年,還是很有希望的。」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 吳孟道:「比如說像紡織,機能衣的部分,在台灣基本上都是主要的全球這些相關商品,像是Nike,像這些所謂Under Armour,這些主要的供應商。」
盤點國內利基產業:包括雲端伺服器、雲端儲存裝置,以及蘋果供應鏈相關產品、電競產業,已經取代過往毛利率較低的電子產品;傳統產業,包括化妝品、運動機能布料、高端紡織業,都有相對優異表現。
不景氣衝擊下,台灣不少企業以高附加價值,闖出生路,也成為產業趨勢風向球。
新唐人亞太電視 陳輝模 沈唯同 台灣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