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福還是禍? 3D 打印肌肉骨骼引爭議

Facebook

【新唐人2016年02月17日訊】(新唐人記者徐若水編譯報導)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上的最新報告顯示,科學家已經能利用3D打印技術製造定制且存活的身體部位,植入動物體內的3D打印骨骼、肌肉和軟骨的所有功能都顯示正常。科學家將這稱為再生醫學的顯著進步。但對人類究竟是禍是福,倫理學者則有不同的看法。

這項在美國實現的新技術被認為提供了用活體組織修復受損機體的希望,可望未來用人類個體細胞更換損壞的下巴、缺失的耳朵或心肌疤痕。這項技術目前最大的挑戰是保持細胞的存活,因為它們在超過0.2毫米厚的組織中就可能因缺少氧氣或營養死亡。

維克森林浸信會醫學中心製造出帶有微通道的塑膠組織構架,如同海綿一樣讓營養物質和氧氣滲入,可以在水性凝膠環境下成長。當構架被植入動物體中,塑膠成分會降解,並由細胞產生的天然蛋白質矩陣所取代。而血管和神經也會連上植入物。

首席研究員安東尼·阿塔拉教授說,組織現在可以定製化。雖然植入物與人體組織有相同的強度,研究人員仍需觀察其持久性。但阿塔拉教授表示,3D打印為醫藥開啟了新的大門。而生物可降解支架技術,之前已經被用於對患者的治療。研究人員的最終目標是直接在患者身上打印組織。

倫敦大學學院外科醫生馬丁·伯查爾教授表示,有關研究結果非常驚人,「印人體組織和器官並植入一直是個可行的願景,但我承認我沒想到會看到這麼快速的進展」。不過他也承認,在應用到人體前還有更多研究工作要做。但他預計實際外科操作會在10年內實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