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花筒:辭舊迎新 話說「新年」

Facebook

【新唐人2016年02月05日訊】今天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而下週一就是中國新年了,也是傳統12生肖中猴年的開始。來了解一下這個中國人最重要節日的來由。

中國新年,在華夏傳統曆法中也叫做「元旦」,是中國和世界各地華人四大傳統節日之首,在東亞地區的其他民族也都有過新年的習俗。

現在人把中國新年叫做春節,其實這個詞傳統上是指從立春到驚蟄的整個寅月。而新年則是傳統黃曆的正月初一,前一天被稱作「除夕」。

相傳堯舜時期已有新年慶祝活動﹔殷商時在這一天要祭天和祭祖﹔漢代形成正式的禮儀,並開始有爆竹﹔鞭炮和守歲的習俗則從魏晉開始﹔有記載的春聯始於五代時期的後蜀。

上古傳說,冬春之交野外會出來一種叫「年」也叫「夕」的野獸。這種野獸十分兇殘,會在半夜走家串戶吃人。人們為了躲避野獸,舉家圍坐在一起抵抗。野獸懼怕紅色、火光和巨響,因此家家戶戶會在門口貼春聯,人們還會燃起篝火、放爆竹、掛紅燈籠、舞龍、耍獅。

到午夜子時,全家老小圍著桌子吃年夜飯補充體力。因為這種食物在子時交接時吃了最能補充陽氣,所以叫做「餃子」。

到初一凌晨,全家都早早起床,問候老小是否平安,而這也是「拜年」的由來。傳統上人們會先拜祭天地和祖先,再由晚輩向長輩拜年,最後再拜訪街坊,互致平安。

中國還有過小年祭祀灶君的習俗,並有「官三、民四、僧道五」的說法,就是說家有秀才以上功名的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平民百姓二十四,寺廟二十五。

中國在文革期間曾取消新年假期,傳統習俗視為四舊被廢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