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30歲階段一定要做的7件事

Facebook

【新唐人2016年01月23日訊】人生匆匆,總在忙碌中度過。求學階段就是讀書,20幾歲就是出社會摸索,等到30幾歲時,重心就著重在職場上打拚升遷、尋求穩定感情關係或是組建家庭。拚拚搏搏中,常忘了偶爾停下來檢視一下自己的腳步。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在某些階段錯過了一些很重要的事。

若人生可以重來、可以再有一次30幾歲階段,許多人或許會有不同的選擇。本文擷取商業內幕網站從知名線上知識問答網Quora上整理的關於30幾歲階段常常忽略的7大要事,供大讀者參考。

做事要有目標

許多大學生普遍缺乏具體的職涯目標,生活過於安逸,天真以為凡事都能迎刃而解。這些人以這樣的生活態度到了30幾歲階段,即便是取得學位及財富,往往會發現對工作感到麻木,感覺在職場上渾渾噩噩、不再有意義。

設計師傑克‧施(Jack Sheu)就是一個例子。「我學會一件事:若你做事無目標,那麼試著在生活中找到熱情、然後去創造你的具體目標。」「我花了一年時間讓自己找到做事的目標,在此之前,我在職場激烈競爭中完全是脫節狀況。千萬要持續找自己具體的目標,在找到之前千萬別停下來,找到的當下你一定會知道的。」

不忘為未來累積財富

未來,或許離二十歲階段的你仍有點遙遠、有點模糊,或許你仍可以「自我摸索」等原因無節制地花費。但是,到了30幾歲階段,為未來累積財富基礎便是對自己負責的必要工作了。

一位不具名的發文者表示,當他薪資大增時,開銷也急速上升,把錢花在購買昂貴的汽車、摩托車、甚至是船等奢侈品上。享受奢侈品的當下,完全忘了為自己的未來留存一些財務基礎。如今回首當年,才深感那種大把花錢的危險。「若當年我不那麼大把花錢在那些奢侈品及享受上,而是有效投資這些錢,那麼因此累積的財富,已經可以讓我舒舒服服地退休享受人生了。」

重視與親人朋友間的關係

30歲階段由於正當事業衝刺之際,許多人會把大把時間及精力花在工作上。為了你的幸福,再忙也要抽出時間陪陪家人及與好友聯絡。這些都是你身邊最親密的人,保持良好的關係有助於你工作上更有效率、心靈上也更健康快樂,千萬別因忙碌而犧牲了與這些人的相處時間,最後得不償失。

快要40歲的微軟產品設計師邁克爾‧多利安‧巴赫認為,「不要只是埋首工作,記得撥空為自己生活製造些回憶,年紀越大就越難發展深刻有意義的關係,記得在年輕時就要開始維護與家人朋友間的關係。」

多花些時間與年紀漸增的父母相處

現年46歲,身兼企業家及博客的詹姆斯‧奧特切(James Altucher)有段令人難過的回憶,他說:「我34歲時,有次在與父親爭吵中掛了電話並且不再回父親的電話。六個月之後我的父親中風過世了。在父親過世之前,他曾寫電子郵件給我,但我從未回覆他。老爸,我真的很抱歉。」

我們往往容易忘記父母也是會老的。不要以為父母永遠會在那裡。

要重視自身健康

巴赫(Bach)認為,全力職場打拚的同時,往往容易犧牲自身的健康。「要健康!這是第一優先。千萬別到了30幾歲,發現自己反應越來越慢、身體越來越疲倦才後悔。」

不管是透過運動、適當的飲食或抑制惡習,千萬要盡己之力去維護自身健康,身心健康都要照顧好。

別以為一定要「完全準備好」才可以組家庭

許多人總在想何時是有孩子的「正確」時間。其實,永遠都不會有一個「正確」時間。但卻也反映了許多人總是考慮太多,總在等待所謂的「正確」時間,卻也因此讓「組建家庭」這個大事一拖再拖。綜合普遍經驗與想法,許多人認為30多歲階段,其實是決定有孩子與否的適當時機。

現年44歲的CEO教練艾莉森‧惠特邁爾(Alison Whitmire)表示,直到她成為母親後才發現,原來當初認為「自己還沒準備好當母親」這件事是多慮了。因為人總有第一次,沒有人對於第一次當母親是可以完全準備好的。

適時在生活中放鬆及找樂趣

生活中的放鬆與樂趣並非20幾歲的專利。巴赫(Bach)表示,他成年的上半生都在追逐金錢,這樣的結果只帶給他不快樂與憤世嫉俗。

記得與重要的另一半來個約會、帶小孩去旅行、與最好的朋友去音樂會。切記,若你身邊空無一人,賺再多錢也沒用,只是徒留金錢陪伴的無止盡孤獨。

——轉自《大紀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