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進入發育期,身高長得很快,加上她打籃球運動服裝磨損很快,於是趁這個週末去幫她買些新的。來到美國著名的體育用品專賣連鎖店Dick’s Sporting Goods,耐吉(Nike)、愛迪達(Adidas)、North Face、Under Armor等各種品牌應有盡有,我們很快選了5件上衣2條褲子。
回到家,見女兒在翻商標,我打趣地說,「雖說都是什麼名牌,可保不住都是中國製造的」。沒想到女兒回答:「我記得你以前曾說過中國製造在美國市場的比率在減少,還真是呢,7件衣服中只有一條Nike褲子是中國製造的。」
我翻來看看,果然。曾幾何時,美國商場裡的這些體育名牌服裝和用品上貼著的幾乎都是「中國製造」的商標,而現如今卻已落到了這樣寥寥可數的程度,說明這些品牌已經完成了從中國的「大撤退」,在其他國家成功地「安營紮廠」了。
這種現象與今年夏天美國波士頓顧問公司(BCG)發表的〈全球製造業的經濟大挪移〉報告的結果十分吻合。該報告指出,若以全球出口總額排名前25的經濟體作比較,並以美國的製造成本為基準指數100,中國的製造成本指數高達96。也就是說,同樣一件產品若在美國製造的成本是1美元的話,在中國則需要0.96美元,顯示兩者的差距已大幅縮小。
報告認為中國的製造成本大幅提高有三個原因,一是薪資大幅提高,中國的時薪從2004年到2014年10年間的漲幅達187%;二是匯率,2004年至2014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攀升了35%;三是能源成本,中國工業用電成本從2004年每千瓦小時7美元漲到2014年的11美元;天然氣成本更從2004年每單位5.8美元漲到13.7美元,能源成本高的原因是稅費太多,例如每升汽油價格中有四成以上是向政府繳納的稅費。
與中國生產成本暴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按生產力調整過的製造業工資從2004年至今的增長幅度不到30%,雖時薪依舊高於中國,但比中國工人多出來的工資成本被美國更低的天然氣價格、價格低廉的棉花原料以及當地的稅收優惠和補貼所抵消,因此一些行業已經出現了產業鏈逆轉。不久前《紐約時報》中文網就曾報導過,中國的紡紗業成本已經比美國高出30%,導致中國紗廠反而前往美國設廠。
而更多生產商則轉移到生產成本更低的孟加拉、越南、印尼、泰國等處,耐吉、愛迪達顯然已在其中,另據公開報導,松下、日本大金、夏普、TDK均在推進製造基地回遷日本本土,富士康、歌樂、三星等世界知名企業也加快了撤離中國的步伐。顯然,「中國製造」正在經歷一場空前的危機,由此引發的製造業倒閉潮已不可避免,這裡既有技術趕不上時代、前期投入過多造成資金鏈斷裂的企業,也有無法忍受人力成本急劇上升出現歇業關門的企業,更有試圖轉型升級但是卻沒有成功的企業。
中國製造產業發展了這麼多年,大部分卻仍然停留在產業鏈的最低端,利潤微薄不說,產品技術也跟不上市場的發展。中國政府顯然已經認識到了危機所在,今年年中國務院發布的〈中國製造2025〉,就是根據當前全球製造業發展格局和中國經濟發展環境的變化而做出的政策調整,旨在宣導突出創新驅動,以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品質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但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製造業的發展所面臨的挑戰也愈加嚴峻,顯然要想化解目前危機的話出路只有一條,不能只當別人的「血汗工廠」或簡單模仿山寨,全面提升「中國製造」的內涵品牌和創新才是唯一的出路。
文章來源:作者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