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5年10月29日訊】紐約時報一篇關於美甲行業的報導,《指尖上的淚與痛》,在紐約掀起軒然大波。政府相繼出臺法案,對美甲行業進行整頓。很多業者認為記者Sara Nir在《紐約時報》的報導,歪曲事實,偏離職業道德操守,讓美甲行業陷於水深火熱之中。對於這個由媒體引發的事件,資深媒體人周勻之先生,談了他的看法。
資深媒體人周勻之:「紐約時報那位女記者,她本來是一位投稿人,她對紐約時報投的稿,紐約時報當時還沒有採用,但是她後來又重新整理過再向紐約時報投稿,紐約時報就給她一年的時間,專門去調查採訪這件事情,當然她也是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想去深入瞭解這件事情,但是主流媒體和主流社會,跟華人移民團體、跟移民來的這些人來比,文化背景、生活要求、經濟能力是有相當大的差異的。」
也因為有這樣的差異,很多業主和員工認為,紐約時報這篇報導的內容,不能代表美甲行業整體狀況。
資深媒體人周勻之:「只是一個人去做調查工作,限於她的知識、限於她的經歷、限於她對其他文化的瞭解,所以我們很多時候做一篇調查,往往不是一個人所能完成的,但是也不一定,比如說尼克松的水門案件就是兩個記者完成的,但是他們找了很多其他的旁證,找了很多資料,而且他們有內線資料供應,那紐約時報這位女記者是否能做到這一點,我們、至少我是不瞭解。」
美甲業主和員工,他們認為這種以偏蓋全的不實報導讓他們不能接受,在未來他們將考慮用法律手段解決。
資深媒體人周勻之:「美國有名的雜誌比如紐約時報也都被控告過,有的是在憲法保護言論自由的範圍下沒有處理,也有的被很重的處罰。」
周勻之先生順帶提到,紐約時報記者傑森•布萊爾(Jayson Blair),多年來在新聞報導中作假而被解僱的事件。當時,《紐約時報》的執行總編和常務總編雙雙引咎辭職。
資深媒體人周勻之:「有位男性的黑人記者,他捏造、製造一些假新聞,而且這些假新聞在沒有被發現的時候居然還得了獎,被認為是年輕有為的優秀人才,到後來這個事情造假久了終歸會被拆穿的。」
因此,周勻之先生認為,作為媒體,更要重視其社會責任。
資深媒體人周勻之:「這是憲法保護言論自由下給我們的一種權利,但是我們不能濫用這種權利,我們要想到我們在運用這種權利的時候,要盡到我們一份社會責任。」
通過這個事件,他認為華人平時更要積極關注和自身權益有關的事情。
新唐人記者陳曉天、唐誠紐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