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抗日真相系列報導之一】被誣衊的蔣介石(中)

Facebook

【新唐人2015年08月31日訊】《抗日真相系列報導之一——污衊蔣介石》的上集中,我們為大家介紹了蔣介石的一生譭譽參半,評價兩極化——一面揹負了中共「不抗日」的罵名,另一面卻被眾多史學家譽為抗日戰爭領袖和民族英雄。那麼究竟歷史的真相是甚麼,讓我們共同揭曉。

提到抗日戰爭,就一定要了解「兩大事變」,也就是「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

九一八事變發生在1931年9月18號,是指日本關東軍與張學良統轄的中國東北軍爆發的一次軍事衝突,也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此後不到半年時間,日本陸續侵佔了東三省。

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是指1937年7月7號日軍侵略北平(今北京)蘆溝橋,蔣介石派兵北上,決心應戰,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所謂的蔣介石「不抗日」,一是說「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下令不抵抗,導致東北淪陷」﹔二是指「九一八事變到七七事變期間的幾年中,蔣介石只安內不攘外,積極反共、消極抗日」﹔三是說「蔣介石七七事變後,一直躲在重慶,直到抗日戰爭勝利才跳出來摘桃子」,這三種說法都是大陸歷史教科書和中共官方刊物上一貫採用的口徑。

由於受中共宣傳影響,蔣介石一生揹負著「不抗日」的罵名,直到2006年3月,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公開了蔣介石日記,人們才知道蔣介石拖延向「日本開戰」的苦衷,中國大陸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正面評價。

中國歷史學專家李元華:「其實並不是消極抗日,因為大家可能對那個時期的中國不了解。中國在中華民國成立之後有了一個十年的軍閥內戰,北邊有蘇俄的侵犯,國內又有共產黨建立的蘇維埃偽政權,國家一直在動盪中。實際上當時那種軍事對比應該是敵強我弱,所謂敵,就是日本的侵華,它不光從兵力的人數來講,從武器裝備來講,比當時的國民黨軍隊不知要好上多少倍,正面的打根本就是沒有方法的。」

史學家黃仁宇在《從大歷史讀「蔣介石日記」》一書中說,當時蔣介石「深知兩方的實力,如即此倉卒應戰,只有自取敗亡。」因此蔣的策略是,盡量避免全面抗日的爆發,以爭取時間組建更多師團,建造兵工企業,構築能夠對日作戰的國家能力。

據《抗日領袖蔣介石》一書記載,蔣介石早已洞察日本侵華的野心,因此在1927年就開始了暗中備戰,不僅從德國購買大量武器裝備,和兵工設備,還聘請德國軍事、經濟、醫療、鐵路管理、化工等領域的數十名專家組成的顧問團來華,建立軍校培訓軍官、整軍練兵、建設國防。

儘管如此,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時,中日雙方仍差距懸殊。

台灣大學政治學教授明居正:「蔣明白中國的實力是還遠不能跟日本對抗的,所以他厚植國力,他分別做了幾件事情:第一、他跟國內各個地方的軍閥去談判,去拉攏他們講好要抗日﹔第二、他進行幣制跟收稅制度的改革﹔第三、他進行兵役制度的改革。這樣他才會有政治上的同謀,基本上國家有一點點財力,才真正有軍事力量勉強跟日本對抗。」

書中還寫到,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加緊了備戰步伐,他原本構想組建80個德式精裝師,在1939年反攻東北,收復日軍佔領的失地,但因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只完成了30個師的兵力裝備,若干軍備建設還沒有完成。

儘管沒有達成預期目標,但蔣介石10年的積極備戰成果是顯著的,為抗戰打下了初步基礎,因此才能在抗日初期,頂住了日軍的猛烈進攻,並在其後展開了對日持久戰。

在下一集中,我們將為大家解析中共抹黑蔣介石的真實目的,揭秘所謂蔣介石「消極抗日,積極反共」背後不為人知的內幕。

採訪編輯/張天宇 後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