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5年06月26日訊】「媽媽,我是中國人還是德國人?」六歲的女兒一從學校回來就急急地衝到廚房,抬起臉認真地看著我,問出了這個問題。
我低頭瞅了瞅她:細長的杏仁眼,鼻樑在亞洲人中還算挺直,但和歐洲人比起來,那簡直就是小山丘見到了阿爾卑斯山。
「當然是中國人」,我心裡想著,嘴裡卻反問道:「你說呢?」「嗯⋯⋯」,女兒歪著頭想了想,非常肯定地說:「Deutsche(德國人)。」
這已經是兩年前的事情了,這兩年里,同樣的問題她又問過幾遍,每次我的回答都一樣:「你說呢?」而她的回答總是變來變去,一會兒是「德國人」,一會兒是「中國人」。
對於自己身份歸屬的問題,移民二代遲早會面對,這我早就想到了,沒有想到的是,它會來得這麼早。
我兒子比女兒大兩歲多,屬於特別懵懂的頑童,上三年級之前根本就沒有思考過中國人德國人的問題,反而是我自己,因為他的學校而產生了好奇心。
說兒子一二年級時上的那個學校是個民族大熔爐一點兒都不過份,學生家長來自50多個國家,他班上20多個同學裡,只有兩個德國人。
一次我問他的一個金髮碧眼德國同學,他覺得我兒子這個黑頭髮黑眼睛的亞洲孩子是不是德國孩子?他思考了一秒鐘,之後很肯定地說:「德國孩子。」
這個回答讓我相當詫異,我無論如何也無法把我的孩子和德國人劃等號。但也是從那時起,我知道了,目前在德國學校里老師教給孩子們的是:無論什麼膚色,也無論家裡父母長什麼樣子,說什麼話,在德國的所有孩子都是德國孩子。
但是在這個問題上,不同的人告訴我孩子的是不同的答案。孩子奶奶去年暑假來我們這裡時,不時對孩子們諄諄教導:你們的爸爸媽媽是中國人,你們說中文,那你們當然是中國人了。
我們的一位德國朋友,70多歲的Monika,也覺得我的孩子們「天經地義」的是中國孩子。這也很好理解,她當年上學的時候,二戰剛剛結束,那時候外國孩子鳳毛麟角,融入還是不融入是個別移民自己的事情,反正無論怎樣,對社會的影響都不大,也就沒有人關注。
但是現在不同了,移民融入不成功,已經影響到了德國社會秩序,比如某些國家來的移民輟學率高,犯罪率高。德國政府絞盡腦汁要讓移民融入德國社會,當然很重要的一步就是改變德國人腦子裡的固有想法:「移民是移民,我們是我們」。於是學校里的孩子學到的就是:我們和移民是一個大家庭。
也許下一代人長大了,他們真的會這麼想,因為小時候形成的看法通常會影響人一輩子。
但是我們這一代和上一代的德國人,觀念已經根深蒂固,從心理上接納黃皮膚或黑皮膚的「德國人」,似乎還有一段時間。當然足球場上除外。
前年我去美國遊玩,在一個城市遇到一名計程車司機,從孟加拉國去的,在美國已經呆了20多年,孩子都是在那裡出生的。他說著一口磕磕絆絆、半通不通的英文,卻一口一個「My country(我的國家)」,神態頗為自豪。這個「我的國家」是指美國。
一邊聊天,我一邊禁不住暗自慨嘆,不能不承認,美國確實有兩下子,這個國家可以讓一個英文都說不利落的人,完完全全地認同這個國家。而我的德文比這位孟加拉人的英文好了10倍,我都不可能把德國形容為「我的國家」。
如果我說「我的國家」,也沒有德國人認為我在說德國,而是在說中國,因為⋯⋯沒錯,因為幾乎沒有一個德國人會發自內心地承認,我是德國人。
即使他們看到我的德國護照,即使他們口頭上承認我是「紙面上的」德國人,但實質上,他們對我的感受依然是不一樣的,因為我的外表,也因為我說一口和他們不太一樣的德語,也許還因為我的某些思維方式。
「到底是哪國人」,這通常和護照的發行國無關,更重要的是內心的感受。如果有人問我是哪國人,我一般都會脫口而出:中國人。
但是我的孩子們呢?我很想知道,他們長大後,會如何看待自己。德國是他們出生成長的地方,如果把這裡當作他們的故鄉,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也許到時候德國會像現在的美國一樣,無論長的什麼樣,都是美國人。但也許德國本地人仍然是本地人,骨子裡並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到目前為止,我孩子的大部份人生是在德國度過的,他們的朋友們大部份說德語,在學校里學到的是「我們的總理默克爾」如何,從小學開始,他們就在投票選舉班代表。
長大後,如果他們去中國,開車時看到司機們橫衝直闖,是否會來一句德語的「國罵」?知道去「衙門」辦事時要適當地「意思意思」,他們是否會覺得匪夷所思?想上外文媒體網頁上看看世界上發生什麼時候時,卻發現網被封了,他們是否會憤憤不平?看著中國憲法上寫著「選舉權力」,卻看到所有的親戚中沒有任何一個人參加過國家主席或者議員(人大代表)的選舉,這裡指的是真正的那種選舉,他們是否會覺得這個國家假假的?
他們和我們不一樣,他們不是在那裡出生長大的,他們對那裡的山山水水沒有感情,我想,他們將更多地從理性方面去了解這個國家,那麼他們會對那個國家有認同感嗎?如果沒有認同感,他們又會覺得自己是中國人嗎?
孩子問我時,我給他們的回答將永遠是:你說呢?
在成長過程中,一直會有人告訴他們不同的想法,但是,這一切的答案需要孩子們自己去找到。
──轉自《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