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從「一天死八次」說起

Facebook

橫店作為中國影視最著名的基地之一,這些年來,為熒屏貢獻了太多劇目。

簡單的理解,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都屬於精神食糧,當然,這精神食糧好不好,是一個嚴肅的問題。

昨天讀報看到一則報道不僅啞然。說的是在橫店一個群眾演員,專門飾演鬼子,這夥計也夠忙,最忙的時候每天要穿梭八個不同的劇組,分飾鬼子,而且最倒霉的是,最高記錄是「一天死八次」。

這聽起來是一個笑話,但是一打開電視機你會知道,這或許真不是個笑話。

針對抗日劇泛濫粗製濫造,新華社近日連發幾篇有分量的微博,其中有一句話我特別認同,大意就是:不能在民族的傷疤上縱情狂歡。

爛劇所以濫,固然與編導們低下的能力有關,看看那些情節離奇,劇情雷人,讓人啼笑皆非的「影視作品」你會懷疑我們很多的影視編導們智商,才情,組織能力,甚至編導能力是不是在專業的學校,到底學了什麼?

當然,這也一定與急功近利有關。試想一下道理也很簡單,投資人不會拿著自己的錢打水漂,如何短期內聚斂人氣,收回投資,甚至盆滿缽溢在他們看來才是王道,只要有收視率,只要能賺錢,什麼尊重歷史,什麼藝術升華哪都是扯淡不中用的。

當然,你也不能不承認,惡俗也會有市場,否則這世界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或者媒體,有如蒼蠅逐臭一樣,圍著種種惡俗翩翩起舞了。往大了說,這是奔著不流芳百世,起碼也要遺臭萬年的路子去。

在譴責了不良的影視編劇和投資人之後,我覺得最要譴責的就是廣電總局。面對惡評的洶湧民意,難道廣電總局會不知道「抗日雷劇,神劇」?因為所有能播上熒屏的片子,哪一部不是需要它們審查通過的?

如此說來,能審查通過那麼爛的片子,固然片子的編導們該譴責,最讓我感到不屑的就是廣電總局。

所以,看著它們一臉義正辭嚴的出來譴責《一起打鬼子》的時候,我就覺得忒滑稽。說句不好聽的,這有點賊喊捉賊的味道。片子是你審查通過的,因為惹起了反響,又忙不迭的出來「封殺處理」,你早幹什麼了?

說句不客氣的,你的審查機制就是一個笑話,你縱容了粗製濫造,你縱容了這些「在民族傷疤上的縱情狂歡」,不是嗎?

其實,我非常同情那個「一天死八次」的群眾演員,討生活真不容易,好好的一個人一天能被八路軍,游擊隊,人民群眾,國軍弟兄等乾死八次,這聽起來有點讓人毛骨悚然,說句迷信的話,這有點折陽壽。

我沒有做過詳細的統計,那就是一年我們的影視題材里,包括電影電視,會有多少抗日題材,但是,一個網友不玩笑的話我覺得可見一斑:打開電視,翻動頻道,十個台有七八個都在要麼抗日,要麼宮斗。

能把一個嚴肅的題材,弄成笑話或者讓人厭倦,這是一件很讓人無語的事情。

一場艱苦卓絕的戰爭,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歷史,被以如此的方式去詮釋演繹,除了是對歷史的不敬,更多的是我們到底該怎樣對待歷史。

所以,在譴責粗製濫造的同時,我覺得更應當把板子拍在廣電總局的「屁股」上。今天這一切,完全是它們一手造成的。這要麼是審查機制的問題,要麼是負責審查的人的問題。

當聽到演員葛天辯解褲襠藏彈用:歷史有過的時候。我深感我們所謂的電視藝術,我們所謂的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冷笑話。

給那個一天死八回的兄弟積攢點陽壽吧,讓他慢點死,死的體面或者合乎邏輯,死的尊重歷史,或者不是笑話。

2015年5月22日星期五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有節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