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接受美媒專訪 爭辯台灣對中貿易

Facebook

【新唐人2015年05月11日訊】(新唐人記者李雨璇編譯報導)台灣總統馬英九上周五(5/8)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文章於紐約時間5月10日發表,文中導言寫道,馬英九主張與中國密切的貿易關係停滯一年多,部份原因是出自於學生運動。

馬英九也表示,「中國大陸是我們最大的貿易合作夥伴,所以減少與中國的貿易合作很明顯是不可能的。」

去年3月18日爆發的太陽花學運,被馬英九視為是中斷與中國合作貿易的主要原因之一,他認為這有損台灣的利益,而且也不確定何時才能再往前推進。

馬英九說,政府也在努力確保台灣不是太依賴中國大陸,台灣正試圖擴大其它海外市場的貿易,以及培養當地的高科技和服務業。

「當我接任總統後,我們已經逐步減少經濟上對中國大陸的依賴,通過我們多元化的出口來降低風險。」

馬英九陳述,自他2008年5月當選總統後,政府一直在擴大出口業務,特別是東南亞國家協會的國家,台灣主要出口到六大國家,分別是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和文萊。

但文章也指出,還是有許多人質疑馬英九對由中國貿易的政策,於是去年三月發生了學生領導的「太陽花運動」,學生抗議者佔領立法院;而在抗議活動之後,去年年底馬執政的國民黨在地方選舉中慘敗。

目前台灣超過一半的出口,從電腦到智慧型手機再到鞋子,幾乎都是在台灣之外的地方製造,最多的是在中國。批評者表示,雖然更多的貿易帶動國內生產總值(GDP),但未能降低青年的失業率,而且在過去十年,工資也沒有增漲。

富邦金控經濟研究中心主管羅瑋表示,「中國遊客確實(帶來一些經濟效益),他們逛夜市、購物,而且住在台灣本地開的飯店。但是與台灣企業外移後出現的失業率相比,職缺需求量仍然是下滑的。」

馬英九去年8月接見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學者訪團,也同樣表示過相同看法,他認為台灣在中國市場相對萎縮,對自身會相當不利。

不過,《南華早報》的報導指出,國民黨去年選舉的結果,「選民們所給的,不僅是一個教訓,而是一個嚴懲。」文章也分析,儘管馬英九認為與中國更密切的經濟關係會促進經濟增長,但大部份台灣民眾沒有感到受益,因為房價飆漲、薪水不漲,再加上一系列的食安問題也動搖民眾對馬政府執政的信心。

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風傳媒、南華早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