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5年03月15日訊】社區廣角鏡(388)提到陶瓷,很多民眾都會想到新北市的鶯歌陶瓷老街,當地最有代表性的陶瓷博物館,裡面的文物展記載著陶瓷技藝的演變史,幫助了解人類的陶瓷技術如何從簡陋的外表,進步到現今細膩、精美的藝術作品。
色澤繽紛,造型優雅的茶具組,看起來精美高貴,這是鶯歌陶瓷博物館裡展示的現代陶瓷品。
館內另一角,陳列著早期農業社會廚房裡常見的甕缸瓷器,這個名為「狗母鍋」的大砂鍋,就是專門用來燉煮食物的器具。
導覽員張博文:「他是直接把這種鍋放在火上面,就直接讓它去操作,所以它必須要很堅固。」
在農業社會,日常器具只講究堅實耐用,隨著工藝技術進步,也能在器皿上烙一些花紋圖示,增加美感或代表特殊意義。
張博文:「我們前人的智慧是很有的,會把魚做在盤子做在碗的底部,因為年年有餘。」
從簡陋、粗糙到細膩、精美,陶博館裡展示的,也是人類陶瓷技藝的進化史。
張博文:「史前的人應該都是素燒,因為沒有上色沒有上釉,可是明清之後的人類就懂的,我們可以上釉,就會有不同的光亮之美、顏色之美。」
陶瓷博物館秘書陳寶珍:「我們也開始推鶯歌燒這樣的一個品牌計劃,希望說鶯歌的陶瓷有它的一個特色,讓全世界的人來認識鶯歌燒。」
陶博館裡的文物、記錄歷史也展現鶯歌的陶瓷風華。
新唐人亞太電視胡淑霞、張年潔台灣新北市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