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一生幾乎都在困頓中度過,一身抱負卻找不到知音。不管是治國還是做人,都有著自己的東西,也許是太出名,也許是太偏激,而得不到重用。孔子一生收徒傳授學問,學生被重要者居多,然而孔子的一生卻是快樂的,不管居於任何的環境中,孔子都能坦然面對,這也許就是一種境界吧。
孔子在陳國、蔡國之聞處於困境,七天沒吃糧食,煮的野菜里也沒有米粒。宰予餓壞了,孔子在屋裡用瑟伴奏唱歌,顏回在外面擇野菜。子路跟子貢一起說道:「先生在魯國被逐,在衛國隱居,在宋國樹下習禮時被人伐倒樹,在陳國、蔡國遇到困境。要殺先生的人沒有罪,凌辱先生的人不受禁止,而先生歌聲從未中止過。君子竟是這樣沒有感到羞恥的事嗎?」
顏回無話回答,進屋把這些話告訴了孔子。孔子推開瑟,嘆息著說:「仲由和端木賜是小人啊!叫他們來,我告訴他們。」子路和王子貢進來了,子貢說:「像現在這種情況,可以說是困窘了。」孔子說:「這是什麼話呢?君子在道義上通達叫做通達,在道義上困窮叫做咀窮。現在我固守仁義的原則,因而遭受混亂世道的禍患,這正是我應該得到的處境,怎麼能叫困窮呢?反省自己,在原則上不感到內疚,面臨災難,不喪失自己的品德。嚴寒到來,霜雪降落以後,松柏不凋落,我因此而知道松柏生命力的旺盛。從前齊桓公因出奔莒國而萌生復國稱霸之心,晉文公因出亡曹國而萌生復國稱霸之心,越王勾踐因受會稽之恥而萌生復國稱霸之心。在陳國、蔡國遇到的困境,對我大慨是幸運吧!」
孔子威嚴地重薪拿起瑟彈起來,子路威武地拿著盾牌跳起舞米。子貢說;「我不知天的高遠,地的廣大啊!」古代得道的人,困窘時也高興,顯達時也高興,高興的不是困窘和顯達。如果自身得到了道,那麼困窘和顯達都是一樣的,就象寒暑風雨交替出現一樣。所以許由在穎水之北自得其樂,共伯在共首山逍遙迫遣自得。
孔子的境界,是他的弟子達不到的,也是我們今天的很多人很難想到的。這就是孔子的另一面,快樂自信慈悲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