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過交織 沙特國王阿卜杜拉的傳奇一生

Facebook

【新唐人2015年1月24日訊】(新唐人記者天一在線報導)沙特阿拉伯第六任國王阿卜杜拉(Abdullah bin Abdulaziz)因病日前逝世,享年90歲,他的王位將由其弟薩勒曼(Salman bin Abdulaziz)繼承。作爲全世界最富有的國王之一,阿卜杜拉的一生頗具傳奇。

1924年,阿卜杜拉出生於沙特首都利雅得(Riyadh),是首任沙特國王阿齊兹(Abdulaziz)的第十子。相對於宮廷生活,少年時的阿卜杜拉更喜歡在茫茫沙漠中揚鞭策馬、縱橫馳騁,而他也確實以這種貝多因人(Bedouin)的傳統爲榮。

成年後,阿卜杜拉相繼擔任沙特國民衛隊司令與第二副首相,在政治上逐漸成熟。1982年,阿齊兹國王的第八子法赫德(Fahd bin Abdulaziz)即位,阿卜杜拉被立爲王儲,并兼任第一副首相。等到1995年,法赫德國王患上中風,阿卜杜拉隨即開始攝政。

阿卜杜拉給西方外交官留下的最初印象是十分虔誠和保守,但在攝政之後,阿卜杜拉很快推行了一系列比較進步的政治和經濟改革,包括限制王室的鋪張浪費,推動地方的民主選舉,提升女性的政治地位,以及逐漸將沙特經濟私有化,以促使年輕人就業。

從這個角度來説,阿卜杜拉是一位相對有良知的改革家,他明白沙特和整個阿拉伯世界都在發生轉變,人們需要一個更加開放的社會和政府。但在另一方面,阿卜杜拉也不能完全抛棄嚴酷的沙里亞法(Sharia Law),或者得罪于伊斯蘭宗教領袖,因爲正是他們授予了沙特王室執政的權力與合法性。

因此,阿卜杜拉的改革僅是在沙里亞法的範圍内小心翼翼地進行,而當阿拉伯之春運動(Arab Spring)爆發時,阿卜杜拉也表現地極爲消極,他下達了嚴厲鎮壓的命令,全面限制沙特民衆的言論權和集會權,使許多民主自由人士感到失望。

在外交政策上,阿卜杜拉的立場也比較具有爭議。他與美國的關係時好時壞,他先是要求美國從沙特撤走海灣戰爭留下的所有駐軍,批評美國對以色列過於言聽計從,導致巴以和談次次崩盤。但在911事件發生之後,阿卜杜拉則主動斥資組織聯軍打擊基地組織。

除了反恐之外,阿卜杜拉的另一大目標是對抗什葉派國家伊朗。根據維基解密披露的密電,身爲遜尼人的阿卜杜拉曾多次勸説美國政府向伊朗發動攻擊。到最后美國當然沒有答應,但兩國在其它領域依然有許多可以加强合作的空間,比如石油進出口、打擊伊斯蘭國武裝(Islamic State)等。對於這些留給繼承者薩勒曼的難題,我們還將持續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