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山動刀中宣部 習近平狠掐劉云山「嗓子」

Facebook

【新唐人2014年12月13日訊】(新唐人记者唐迪綜合報導)近日,中共中紀委官方網站通告稱,中紀委將首次向7個中共中央工作部門、人大機關及政協機關派駐紀檢組。鑒於今年以來習近平、王岐山在中共文宣系統動作頻頻,而外界關於劉雲山屢屢暗中摯肘習、王的反腐進程,設圈套「綁架」習近平的消息不斷,所以,這次王岐山的中紀委直接進駐劉雲山的中宣部後會否有「大動作」就成為外界特別關注的問題。

中紀委紀檢組將進駐中宣部等中共7大中樞機構

據中紀委官方網站的通告,將設置中紀委派駐機構的有關機構包括:中共中央辦公廳、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部、全國人大機關、國務院辦公廳、全國政協機關。據稱,這一舉動是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在12月審議通過的《關於加強中央紀委派駐機構建設的意見》做出的。

中紀委副書記、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專項小組副組長陳文清對外界透露稱,此前中央紀委監察部已在140多家中共中央一級的黨和國家機關中設置了52家派駐機構,但向上述「黨和國家治理體系的中樞機構」派駐紀檢組尚屬首次。

外界注意到,目前中共在各級機關已經設有本身的紀委編製,而在此現有體制下,再由中紀委直接派駐機構,意味著有關中央及國家機關內,同時存在著兩套紀委班子。對此,陳文清解釋說,派駐機構監督執紀問責的重點對象是駐在部門領導班子及中管幹部和司局級幹部。

據英國BBC報導,此次發布的《關於加強中央紀委派駐機構建設的意見》中著力為派駐機構樹立了權威:派駐機構負責人可以參加或列席駐在部門領導班子會議以及研究「三重一大」等事項的其他會議;經批准可查閱或複製駐在部門的有關文件、資料、財務賬目等材料;經批准可對駐在部門有關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材料進行查閱和調查核實;可針對駐在部門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的問題,向駐在部門提出書面意見和建議,駐在部門無正當理由的應當採納。此外,派駐機構負責人還可約談駐在部門管理的幹部。

今年以來,江澤民派系的前台人物,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劉雲山主管的宣傳口屢遭整肅,因此這次中紀委直接向包括中宣部在內的七大中共「中樞機構」直接派駐紀檢組的消息公開後,外界更多關心的是北京當局會否對中宣部來一個「大動作」。

劉雲山主管中共意識形態 屢屢摯肘習近平

中共十八大以來,習陣營高舉「反腐」大旗,清除了大批阻礙其「新政」的貪腐官員。尤其江澤民派系在軍、政兩界的兩大得力幹將周永康和徐才厚被拿下,不甘失敗的江派勢力的反撲立刻加劇。而江派前台代表劉雲山所掌控的中宣部多次封殺和有意曲解習近平的言論,甚至公開唱反調,試圖通過自己手中掌握的話語權來摯肘習、王,「綁架」習近平,使得雙方的搏擊頓趨激烈。

7月29日晚,北京當局突然宣布對周永康進行立案審查後,7月30日已被習近平整肅並撤換了社長和總編輯的中共黨媒《人民日報》發了一篇題為《打掉」大老虎」周永康,不是反腐句號》的評論文章,稱「反腐不會止步,調查周永康是階段性一步,絕不是句號。」文章還罕見針對周永康稱,「無論有多大的後台,都難逃黨紀國法懲處。」

当时大陸各大門戶網站紛紛轉載了此文,但幾個小時後,人民網的這篇文章很快被刪除,其他網站轉載的文章也被拿下。據大陸媒體人曝光材料顯示,這是中宣部下令刪除的。而「清查周永康,不是反腐敗句號」這句話,正是習近平在政治局會議上的原話。

8月4日《長白山日報》在頭版頭條報導了習近平6月26日的內部高層會議講話。透露習近平在政治局閉門會議中火藥味十足的警告:「有人說十八大后我們抓了30多個副部以上幹部,差不多了,可以收手了。這是一種錯誤認識,反腐不設名額,有多少抓多少。有人威脅說要我們走著瞧,我要正告他們,誰怕誰!—與腐敗作鬥爭,個人生死,個人毀譽,無所謂。」

8月5日,該文被很多國內網站轉載,但到了8月5日下午,該文同樣遭到了中宣部全面封殺。

11月11日,《華盛頓自由燈塔》透露,美國政府內部報告稱,今年夏天《長白山日報》網路版刊登習近平在6月26日政治局閉門會議講話文章竟然被中共自己的審查人員刪除,表明文章透露了敏感的內部信息,是中共領導層分裂的重要標誌。

習、王聯手清洗宣傳口爭奪話語權

今年以來,習近平聯手王岐山對劉雲山掌管的宣傳系統展開了一系列整肅:人民日報、新華社高層走馬換將,中共央視多人被抓,當下中共文化部、中共國際廣播電台作為中紀委2014年第三輪「專項巡視」的重點對象正處於被審查的過程中,而習近平力推的「新媒體」也正陸續登台。

今年2月27日,中共「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習近平成為組長,副組長為李克強和劉雲山。李克強還排在了劉雲山之前,海外輿論界立刻意識到,劉雲山的部份文宣權力已被剝奪。

3月份,中國出版集團3高官落馬,中共外宣辦、國務院新聞辦副主任李伍峰離奇墜樓;《新華社》遭點名,被曝各種人為阻力干擾巡視組;4月18日,外宣辦五局副局長高劍雲被雙規;4月28日《新華社》安徽分社副社長、總編輯宋斌晚被發現在其辦公室自殺身亡。

與此同時,4月26日至30日這五天內,「宣傳口」四名高層換人,中共喉舌《人民日報》的社長和總編輯一起被撤換。

據公開的資訊,4月26日,新華網發布消息,擔任黑龍江副省長的張建星近日調任《人民日報》社副社長,《人民日報》社編委委員閻曉明提任副總編輯,評論部主任盧新寧近日已任編委委員。

4月30日,《人民日報》社召開高層會議,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潘立剛宣布,張研農不再擔任《人民日報》社社長職務,楊振武任《人民日報》社社長,李寶善任《人民日報》社總編輯。

香港媒體披露,新上任的楊振武是習近平的親信,而李寶善是團派出身。

7月11日,長期由江澤民派系控制的《北京日報》發布了68人的任免名單,其中梅寧華不再擔任北京日報社黨組副書記、社長。梅寧華一直被認為是江派鐵杆人物。梅寧華今年60,此職位的正常退休年齡應是65歲。

7月16日,中共官媒報導了中共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的名單,其中任命慎海雄、于紹良為新華社副社長,彭樹傑為新華社副總編輯。

在這段時期,中共另一喉舌媒體央視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震蕩」:6月1日,最高檢通報央視財經頻道總監郭振璽涉嫌受賄已被檢察機關立案偵查;隨後財經頻道營運組財務總管王世傑以及女主持人歐陽智薇等人被帶走調查;7月11日央視當紅主持人芮成鋼在直播節目前突然被檢方帶走;而同一天被帶走的,還有財經頻道原副總監李勇、製片人錢曦。此後,央視女主播與中共高官的醜聞就接連不斷被曝光。

經歷了一輪大清洗後,央視的輿論導向明顯向習派陣營轉向。

8月18日,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強調「要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建成幾家擁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形成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

時事評論員夏小強當時即分析稱,習近平打出了所謂「新媒體」這張牌就是為了衝破劉雲山在意識形態內對自己的阻礙與摯肘,組建新的「筆杆子」系統,以便掌握話語權。

10月15日,習近平在北京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習近平在發言中列舉文藝創作存在的諸多問題,直言「文藝不要沾滿銅臭氣」,「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築」等語,對劉雲山分管文藝宣傳工作的否定意味十分明顯。由央視播出的現場畫面可見,劉雲山在會議過程中表情尷尬難看。

11月18日,中紀委召開會議,宣布將對包括文化部、國際廣播電台、中石化在內的13個單位進行專項巡視,大陸各大門戶網站相關報導的標題中,都十分默契地突出了劉雲山管轄的文化部和「石油幫」的中石化等部門將被巡視的訊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