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力量超越藍綠 台民主轉型更成熟

Facebook

【新唐人2014年12月02日訊】這次台灣「九合一」選舉中,引人關注的是「公民力量」的異軍突起,被認為是打破政治意識形態對立、超越藍綠黨派之爭的新興力量,或將主導未來台灣的民主政治。

新任臺北市長柯文哲:「我會更加謹慎謙卑…..。」

無黨籍、無公共政治經驗。原臺大醫師柯文哲,高票當選臺北市長。

從選舉開跑,柯文哲就主打,重視「庶民、網民、公民」,新三民主義。

而公民力量,也的確用選票改寫歷史,讓臺北市長,首次跳出「藍綠對立」的老框框。

台灣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每4年一次。台灣民調專家分析,選民的結構,每一次都會改變大約20%。其中新加入的選民,約有10%;外遷或離世,約8-9%。因此選民總人數一樣,但內容,卻不一樣了,新世代,愈發成為主導力量。

口號:「退回服貿,捍衛民主!」

新世代,新力量。而這一世代,也正是台灣蜂起的公民運動,主導的群體。

從「反服貿」太陽花學運,50萬人上街;往前追,2013年,士官洪仲丘遭虐致死,25萬人抗議;再往前,大埔強拆案、核四議題、食安風暴。

不滿執政黨忽視民意,台灣新世代,迸發出不可忽視的公民力量。

馬英九:「這次選舉,人民傳達的聲音,我已經聽到了。」

執政黨國民黨的「期中考」大敗,馬英九週三也將請辭黨主席。副主席郝龍斌說,這是人民給國民黨的警惕,未來會更謙卑地聆聽新世代的聲音。

台灣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黃國昌說,這次選舉背後的深層意義,就是公民社會告訴政治人物:請學會對人民謙卑。

蔡英文:「我們要提醒全黨上下,應該要用誠惶誠恐如履薄冰的心情,來看待人民的托付。」

而在野的民進黨,大勝後,也直言謙卑心態。

蔡英文:「就要以這一次國民黨的失敗為警惕,一個政府如果不站在人民這一邊,人民會隨時把權力收回去。」

台灣的民主政治,在這次的九合一選舉中,更顯得成熟、獨立。

超越以往「藍綠對立」的公民力量,不斷茁壯,也讓台灣的民主社會,展現新的生命力。

新唐人記者林瀾紐約報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