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4年11月16日訊】新聞週刊(449)一年一度的「退伍軍人紀念日」,也叫「老兵節」。今年已經到了第96界,從戰爭到和平,人類走過了近一個世紀,自由的理念是世代相傳。
一、從戰爭到和平
1918年的11月11日清晨,協約國聯軍統帥和德國代表在法國巴黎簽署停戰協定(Armistice de 1918),結束了歷時4年、涉及19個國家、1800多萬人喪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這是人類文明史上首次世界性的戰爭。
有一首流行於那個年代的詩歌——《在法蘭德斯戰場》,描述了戰爭的慘烈。
此後,盛開在法蘭德斯戰場上那鮮紅的虞美人花就成為紀念陣亡將士的像徵,在老兵節佩戴在人們胸前。
無論戰爭是否能夠解決人類社會的危機,敵我雙方的犧牲都令人痛心,因為生命無價。人們最終還是渴望和平。
今年,在法國聖母洛雷託國家公墓(Nécropole nationale de Notre-Dame-de-Lorette),新落成一座環形紀念碑,上面鐫刻著58萬在加萊地區陣亡的各國將士的名字,不分國籍、種族、宗教,也不分敵我,僅以字母順序排列在一起,令人心生肅穆。
從戰爭到和平,整整走過了一個世紀。
二、華裔老兵功不可沒
在美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二戰、以及越南戰爭的各種美軍部隊中,都有華裔軍人的身影,他們為捍衛自由,立下赫赫戰功。
1919年出生的伍覺良,1942年應徵入伍,當時只有20多歲。
華裔二戰退伍軍人伍覺良:「爸爸第一次流眼淚,因為就是一個兒子嘛。」
伍覺良受過良好的教育,是當年不可多得的中英雙語人才,很快被派到部隊情報局工作。他運用語言和專業能力幫助美軍化解了一場誤會。那是在中國戰場,國民黨軍隊誤認為美國空軍轟炸了他們的飛機場,其實是日本飛機炸的。
華裔二戰退伍軍人伍覺良:「我統統翻譯過來給他們,以後就沒有發生過了。」
97歲高齡的鄺榮耀二戰期間效力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場與日本空軍作戰。當時,日本飛機對美軍艦艇採取自殺式攻擊,但美國軍艦很快裝備了新武器LSMR。
華裔二戰退伍軍人鄺榮耀:「一聽到飛機響,就知道日本飛機來了,我們要去打,就覺得好興奮。這個戰爭我們能打贏,就覺得很自豪,非常的自豪。」
66歲的譚煥瑜1969年3月應徵入伍,為了不讓父母擔心,沒有告訴他們自己要上越南戰場。
華裔越戰退伍軍人譚煥瑜:「我一點都沒有和家人講,我媽都不知道我去了越南。到了越南又回到美國,我才打電話給母親,媽,我回來了。」
73歲的伍沃欽曾參加越戰。如今,他依然信守著當年的承諾。
華裔越戰退伍軍人伍沃欽:「戰爭提醒我們自由不是免費得來的,很多軍人為國家獻身,為了保護我們,保護美國的憲法,不讓敵人入侵我們的國土。這是我的職責,我一直信守這個諾言。」
華裔軍人作戰中沉著冷靜,英勇無畏,名留青史。
美國海軍目前最先進的驅逐艦之一「鍾雲號」,就是以華裔海軍少將鍾雲(Gordon Paie’a Chung-Hoon)的名字命名的,紀念他在二戰中擊退日本「神風敢死隊」的卓越功勳。
三、自由理念薪火相傳
這首美國國歌《星條旗》,是每年老兵節的必唱曲目。今年恰好是這首歌誕生兩百年。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有越來越多的青年學生參加老兵節紀念活動。
在紐約時代廣場,由全美各地1000名高中生組成的樂隊,和Quantico海軍陸戰隊軍樂隊一起吹響樂曲,表達對老兵的敬意。
喬治亞州高中生 Emily Johnson:「今天我們到這裡來表達對老兵們的敬意,感謝他們對我們國家做出的貢獻,我們對此很感激。」
在美國加州貝克斯菲爾德市,許多初、高中學生都來參加今年的老兵節遊行。
愛國音樂家Larry Valladares:「這個遊行中蘊含著我們社區不同組織的孩子們的努力,我很支持他們,也鼓勵他們繼續這樣做。」
小朋友Jacob Tran:「這很棒,因為可以幫為保護我們而犧牲性命的軍人慶祝。」
為自由而戰,守衛和平的家園,這純樸的理念跨越世代,薪火相傳。
撰稿/易聞
剪輯/俊蘭
採訪/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