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4年10月30日訊】在江蘇南京工業大學的校園裡,人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位身著飄逸漢服,雲鬢輕挽、長發及腰的女生,每天行走在校園裡,儘管時常引來圍觀,但她堅持穿漢服上下課,並在校園成立漢服社,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據大陸媒體報導,這位特立獨行的「漢服女生」來自南工大經管院,名叫王婷婷,從大二開始穿漢服上下課。
她的衣櫥裏面掛滿了各色各款的漢服,不下20件,這些大多是在網上買的。漢服的面料:有棉麻、提花綢、雪紡、真絲等,以飄逸為特色,她說一般買的都是一百元左右的,一身搭配起來,也就兩百元錢,最貴的一件嘛,也就380元。
這些漢服還有冬天穿的!天冷的時候,在裏面先穿上保暖內衣,然後穿一層交領上襦(漢服上衣的一種),再套一件毛呢繡花褙子(漢服外套的一種),下面再穿棉製長裙。
王婷婷告訴記者,小學時,她在語文書上偶然看到一張民族大合照,就一直思考:為什麼別的少數民族都有民族服飾,漢族穿的卻是中山裝?
直到大一快結束的時候在網上看到漢服時,王婷婷發現,一直追尋的問題終於有了答案:她萌發了復興漢服的想法,大二有次上英語口語課,老師講到外國服飾文化,同學們推薦她給大家講講漢服,於是她就穿著漢服來講課。
之後無論冬夏冷暖,還是颳風下雨,王婷婷都會身著不一樣的漢服,出現在課堂上。
不過穿著漢服走在校園裡、樓道里,各種訝異的目光還是讓人有點不舒服,但王婷婷最後還是選擇堅持 ,並創建了漢服社,如今漢服社已經有70多個成員。
王婷婷說:「我並不嚴格要求社員天天穿,但一到重陽、冬至、中秋等重要節日時,所有社員都必須穿著漢服來參加活動,以此來宣傳弘揚漢服文化。」
王婷婷的「漢服復興」在南工大校園裡捲起了一陣風,也引來一些非議,甚至有學生質疑:「太另類了,這是不是有點嘩眾取寵了?」
對此,王婷婷說,「大家對漢服的認識還停留在古裝劇里寬袍大袖,其實那是戲服。穿漢服也講究場合的,有它完整的體系,並不是瞎穿一氣。另外,我宣傳漢服是希望大家記得中國的傳統文化。像日韓節日里穿傳統服飾大家不訝異一樣,希望我們的民族也能在特定的場合大大方方地將漢服穿出去。」
對於有人質疑是「作秀」,王婷婷直言:「只穿漢服不學禮儀,容易使漢服變成一種娛樂作秀。現在穿漢服就要學習傳統禮儀,抱拳、作揖等等,禮儀中蘊含著謙遜禮讓孝順等傳統美德。」
過年時,她也會穿著漢服回家,向家裡的親戚朋友介紹漢服文化,家裡人很是支持。舍友也通過她的宣傳,不再對她的穿著感到詫異,認為這就像是一種融入生活中的愛好一樣。
漢服與中華傳統文化息息相關
「漢服」也稱為華夏衣冠,是中國漢民族的傳統服飾,從西周開始一直到明末,傳承長達3,700多年;「漢服」雖歷經各朝代輪換更替,卻始終以「交領右衽,袖松且長,隱扣系帶,上衣下裳」的服裝特點延續相傳。
漢服受佛家、道家體系影響,顯示各種社會階層,跟中國五千年文化和價值觀息息相關。在中華幾千年歷史的悠悠長河中,已經賦予了深厚的文化內涵, 服飾的搭配和相關的禮儀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展現古人「仁、義、禮、智、信」的道德內涵,男子穿上漢服表現出男有男相,溫文儒雅的風範。
女子著裝後展露出恭謙善良,溫柔婉約的儀態。近年來,漢服在大陸民間頗為流行,越來越多中國人選擇在畢業典禮或婚宴等重要場合穿著漢服,其中還有80後女教師著漢服上課的。
海外新唐人電視台多年來舉辦的「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一直在推廣漢服在國際社會上的認知,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並獲得西方主流社會及業界人士的高度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