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傳統文學的遭遇是社會的悲哀

Facebook

據說上海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本從這學期開始,刪除了舊版課本中的全部8首古詩:《登鸛雀樓》、《尋隱者不遇》、《憫農兩首(其二)》、《夜宿山寺》、《江雪》、《梅花》、《畫》、《草》。上海教委對此的解釋是要「減輕小學生的壓力」,很多家長並不贊同,認為這些難度不大的古詩詞是認識傳統文學的起步。當然,全部刪除也體現了上海教育當局對經典文化的態度。

其實不難看出「減輕壓力」只是官方借口罷了,這些膾炙人口的古詩,影響的是從古至今多少代的中國人,可是現在看來,古詩易讀易背卻不易講解。如果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孩子們就變成應試的工具,那倒好辦一些,會背誦和默寫就可以了,傳統文學總有一天要消失殆盡,只是還算有個過程。現在課本上沒有,連背誦和默寫都省去了,更不必講解,減輕的其實是教育工作者的壓力,換來的卻是我們旁觀者的傷感。

這八首古詩,表現的是怎樣的內容和思想?為什麼說不易講解?讓我們來一首一首讀一讀: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的這首五言絕句,僅二十個字展現出一幅恢宏壯麗的畫面,當然還蘊含了一層哲理,即站的更高才能看的更遠,視野根據自身所處位置而定,而所處位置則由自身意願決定。其實何止觀景,對一切未知領域的探索也是如此。所幸如今鸛雀樓還在,黃河大概是沒有那麼氣勢磅礴了,而隔著空氣污染遠望山景日色也不會太清晰吧!

《尋隱者不遇》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隱者自然是高人,否則詩人不會放下工作,離開繁華都市到偏遠的山野間去尋訪。蒼松白雲贊的是隱者的高潔風骨,尋而未遇不單單襯托詩人的失落,也表現隱者遠離世俗、採藥救人為生的心境太難於效仿和追隨。其實「尋隱者」象徵著一種渴望清凈脫俗的生活態度,這在詩人那個年代尚且來之不易,身處物慾橫流的社會整日浮躁奔忙的現代人更是不會去浪費那份時間了。

《憫農兩首》(其二)

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是筆者上學前會背誦的第一首古詩,樸實無華,言簡意賅,相信每個孩子只要會讀就能知其義,不必費力講解。正午的太陽曬在身上,農夫赤裸著上身,費力的在田間耕作,汗珠落下,滴進土裡……現在的孩子知道自己吃的糧食是怎麼來的嗎?他們還關心嗎?「憫農」的「憫」字就是憐惜,去可憐那些辛苦勞作的人,珍惜他們的勞動果實,這是傳統文化最基本的教育方向。換言之,關注生活疾苦的百姓,難道不是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開始嗎?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這首詩被從小學課本中刪去倒是不難預料,詩中表現的空靈玄妙相信現在的語文老師自己都不見得領悟的出,講解起來也是詞不達意吧。詩人站在高樓之上仰望夜空,自覺星辰觸手可及,心靈靜謐超凡之餘感到與仙境更加接近。然而,現在如果有學生問:李白也太天真了吧,天上哪有什麼人啊,那不是封建迷信思想嗎?即使我是老師恐怕也無言以對了,這種認識不是一天兩天形成,也難以三言兩語解釋得清。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五言絕句作于詩人被貶謫居期間,詩人借雪中獨坐垂釣的漁翁,寄託自己的清高姿態,「絕」、「滅」、「孤」、「獨」幾個字也抒發了官場失意時內心的落寞。然而字句間不難體會,詩人雖落寞卻並不傷懷,漁翁的平和超然正折射他本人的心態,即不流於世俗、不屈于困境。其實這種精神不是只有古人才需要,當今社會的現實中,為名為利、為無度的慾望活著,沒什麼失意之事都變得麻木不仁了,不隨波逐流太難,耐得住孤獨寂寞而堅守信念也太不容易了。

《梅花》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潔白如雪、不畏嚴寒,而梅花又勝於雪,長在牆角卻毫不自卑,還遠遠地散發著清香,正如堅強高潔之人格所具有的偉大魅力,詩人因政治上失意帶來的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梅花有著共通之處。詩的語句樸素自然又意味深遠,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迹卻更顯別緻。現在很多中小學生如記流水帳般的寫作文,還以為辭藻華麗、修辭豐富就是好文章,其實表達不到位是因為態度不端正、情感不真實,對比詩人寥寥幾字的詠梅詩,可見一斑。

《畫》

王 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這首畫作欣賞詩從描述來看,有山有水,有花有鳥,是典型的中國畫題材,而且畫得相當逼真、傳神。畫給詩上了色彩,而詩讓畫活了起來,無限遐想之後回到現實,會發現傳統的詩文畫作竟如此引人入勝!古人的一幅畫尚且美好逼真的彷彿是現實,想想現在滿大街張貼的「中國夢」宣傳畫,想想活在夢中的中國人,現實的生活卻還不如一幅畫來的美好了。

《草》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不管烈火怎樣無情地焚燒,只要春風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極為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詩人作此詩時年僅十六歲,本是以萋萋春草比喻對友人的滿腔惜別之情,而「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千古佳句卻不僅僅局限於表現原上草了。對自由的守望、對真理的追求、對信仰的堅持,等等等等,無論面臨怎樣的艱難困境或強制手段的打壓,仍然不屈不撓、無所畏懼地展現著自身價值,就如野火只能讓春草更顯生機,困境也不過使身處其中之人更理性而堅強。

詩讀完了,是不是真覺得有些傷感呢?多年來在中國大陸教學大綱中,向學生灌輸所謂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價值觀都放在首位。課本中枯燥卻無孔不入的「愛黨愛國」內容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文學理解甚至語言表達。也難怪,在中國這樣的社會,信仰缺失,道德淪喪,連人性都日漸泯滅了,何況傳統和文化?

這幾首古詩被從小學課本刪除,即使目前還不是全國統一行為,也畢竟是在當前制度下這些人敢想敢做的事,而傳統文化、傳統文學的遭遇還真不單單體現在幾首古詩上。我們知道,當今被譽為「世界第一秀」的《神韻》晚會,是真正表現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神傳文化的精美絕倫的演出,世界各地巡迴,場場爆滿,好評如潮,卻唯獨不能來中國。甚至在中國大陸公開談論或介紹演出情況都可能涉及人身安全,做成光碟的晚會節目免費送給人們,如果遭到舉報可能會被判刑幾年。

這究竟是誰的悲哀?你、我、還是整個社會?這悲哀是不是還要將來的子孫後代繼承?恐怕我們這些現在還知道悲哀的人,都要選擇沉默了!

相關文章